培養高素質、高技能的應用型人才是高職教育的目的。本文探討了國際貿易實務專業“能力本位”基礎上的課程體系改革的目標和原則,并就設置相應的課程體系提出了構想。
高職國際貿易實務專業能力本位課程體系一、引言
高職教育是以培養職業能力為主線,并以此設計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教學計劃及培養方案,強調培養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和綜合職業能力,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而課程是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的載體,課程體系是否合理直接關系到人才培養的質量。
二、高職課程體系改革的目標
課程體系改革的目標是改變傳統的“學科本位”課程觀,在“能力本位”課程觀的基礎上,形成一種“多元整合”的課程觀。課程改革的目標是:
1.突出專業課程的就業導向性,以專業職業能力作為配置課程的基礎,使學生獲得的知識、技能真正滿足職業崗位的需求。
2.注重知識和技能的結合。基礎理論以必需、夠用為度,以掌握概念、強化應用為重點;專業知識強調崗位針對性和實用性;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和技能的能力。
3.強化學生職業能力訓練,綜合開發學生的職業能力。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自學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團隊合作意識和其他職業素養。
4.增強課程的靈活性,形成模塊化、彈性化的課程體系,適應行業和社會對應用型人才規格多變的需求。
三、高職國際貿易實務專業能力培養模塊及課程體系改革要點
按照“能力本位”的高職培養模式要求,將學歷教育、崗位職業技能培養與職業認證三者有機結合起來,構筑了高職國際貿易實務專業模塊式課程體系。
1.基礎能力模塊及課程設置
該模塊以素質教育為主,主要目的是養成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職業道德,分為思想素質小模塊和人文素質小模塊兩部分。
思想素質小模塊主要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正確的人生觀,使學生具備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品質。主要課程為:思想道德修養、毛澤東思想與鄧小平理論、形式與政策等。
人文素質小模塊主要使學生具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和素養,具有較好的數學基礎和思維能力,能進行定量分析,能較為熟練地運用辦公軟件,并具有良好身體素質。主要課程為:經濟數學、統計學、大學體育、計算機應用基礎等。
2.職業能力模塊及課程設置
該模塊以基礎職業能力培養為主,兼顧崗位專業能力的培養,主要包括市場調研能力小模塊、銷售業務能力小模塊、公共關系能力小模塊、經營管理能力小模塊、英語應用能力小模塊。
市場調研能力小模塊幫助使學生掌握市場調查的一般程序和基本技能,主要課程為:統計學原理等。
銷售業務能力小模塊培養學生基本的國際市場開發與維護能力、處理市場業務中突發事件等的能力,主要課程為:市場營銷、商務談判、電子商務概論等。
公共關系能力小模塊主要培養學生公共關系活動策劃能力、一般的溝通能力與技巧、團隊協作精神與能力、公關危機處理的能力,主要課程為:商務禮儀、管理學原理等。
經營管理能力小模塊幫助使學生掌握企業管理的一些基本原理,并能對企業實際管理狀況進行分析,主要課程為:經濟學原理、管理學原理、國際金融、商業銀行信貸業務等。
英語應用能力小模塊培養學生較強的本專業英語聽、說、讀、寫等應用的能力,主要課程為:大學英語、商務英語、外貿函電、商貿英語口語等。
3.專業技能模塊及課程設置
該模塊以職業專業能力的培養為主,主要目標是使學生能順利通過本專業相關的報關員、單證員、外貿會計、跟單員、貨代員、外貿業務員等的資格認證考試,做到“雙證融合”,同時為學生“零距離”就業打下基礎。主要包括單證業務能力小模塊、貨代業務能力小模塊、外貿會計能力小模塊、外貿業務能力小模塊。
單證業務能力小模塊幫助學生熟練掌握單證員資格認證考試的相關內容,能勝任企業對單證員工作崗位的要求,同時為學生通過單證員資格認證考試打下基礎。主要課程為:國際貿易實務、國際貿易單證實務及實訓等。
貨代業務能力小模塊幫助學生熟練掌握貨代員資格認證考試的相關內容,能滿足企業對貨代員工作崗位的要求,同時為學生通過貨代員資格認證考試打下牢固基礎。主要課程為:國際貿易實務、國際貨運實務等。
外貿會計能力小模塊幫助學生掌握外貿會計資格認證考試的相關內容,能在國際貿易企業中以提高經濟效益為目標,采用復幣記賬法,運用一系列專門方法對企業的國際貿易業務進行核算、分析、預測和控制的工作。主要課程為:國際貿易實務、基礎會計學等。
外貿業務能力小模塊幫助學生熟練掌握外貿業務員資格認證考試的相關內容,能基本滿足企業對外貿業務員工作崗位的要求,同時為學生通過外貿業務員資格認證考試打下牢固基礎。主要課程有:國際貿易原理、國際貿易實務、國際商務談判、國際商法實務、國際結算實務等。
4.綜合能力模塊及課程設置
該模塊以職業綜合能力的培養為主,通過實驗室實訓、企業實訓、畢業實習等形式培養學生創新、自主學習、團隊合作、嚴謹認真等職業綜合能力,為“零距離”上崗打下堅實基礎。主要包括模擬崗位實訓小模塊、畢業實習小模塊。
模擬崗位實訓小模塊主要通過利用模擬軟件使學生熟悉相關崗位(群)的操作流程與技能,進一步為其順利走向工作崗位鋪平道路。包括的課程主要為:進出口貿易綜合實訓、單證實訓、企業沙盤模擬等。
畢業實習小模塊通過學生在真實的職業環境中完成上崗前的訓練,最終形成學生“零距離”就業的能力。包括的課程主要為:就業指導、畢業實習、就業實踐、畢業設計等。
四、結束語
要保證高素質、高技能的應用型人才質量,就必須從教學的根本——課程建設抓起。這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教學一線的教師提高思想認識,重視課程建設,也需要學校相關部門的全力支持,對積極參與課程建設取得成效的教師給予物質和精神方面的獎勵。
參考文獻:
[1]朱江宏.中職國際商務專業“課證”融合的綜合化模塊課程體系之實踐.職業教育研究,2010,(04).
[2]石偉平.我國職業教育課程改革中的問題與思考.職業技術教育,2005,(31).
[3]宋蔚.高職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實踐教學內容體系研究.科教導刊,2012,(08).
[4]席慶高.淺談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模塊式教學法.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0,(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