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春喃
單片機這門課程是很多專業的核心課,如電氣自動化、應用電子技術等專業,都要學習。從多方面分析和探討單片機教學改革中遇到的幾個問題。自有單片機開始,我們便因其突出的性價比越來越關心和重視它。在實際生活中,我們更是應用的越來越廣泛。但也發現,學生在學習單片機這門課程的過程中,學習效率并不是很好,由此提出了教學過程中的幾個問題以及課程改革的實踐情況。
單片機教學改革實踐高職單片機目前在生產生活中應用的非常廣泛,即使是在就業的時候,此專業人才需求量也特別大,尤其是單片機應用系統設計、維護等崗位。所以,在我們一些專業,如自動化、計算機、機制等,都把這一專業當做重點課程來教。這門課程需要的不僅僅是理論,而且理論知識都需要死記硬背,很不好懂,但是如果與實踐相結合的話,學以致用,那才能學好這門課,而且這門課與其他學科也有很緊密的聯系,如電路、模擬電子、傳感器技術等。在教學過程中,堅決不能用生搬硬套課本知識的辦法來教學,必須要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單片機的特色改革,使學生真正掌握這門技術,并且成為真正的單片機技能型人才。
一、在單片機教學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以及存在的問題
我們看到了單片機在生產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那么在教學過程中是否能真正教會學生這些東西呢?一般來說,對于教師教授課程并不是什么問題,從CPU到I/O,從硬件到軟件,頭頭是道。但是一提到用它來開發新產品,就沒多少能動手的了。從我校近幾年畢業生的實際情況來看,的確是這樣。在一些電子類專業的畢業生在做畢業設計的時候,很多學生都選擇了這個課題,都想做單片機應用類的,如有關單片機的溫度控制、調速控制、數據采集系統等。
這些學生經過自己的一番努力,通過查資料,自己鉆研,也都完成了自己的畢業論文,而且也很優秀,但是真正能做出來實物的,幾乎就沒有幾個人。換一句話說,學生確實是掌握了這門專業的知識,但是同時又脫離了實際生產。這樣的學生又怎么能成為專業類人才?又怎么能在社會立足呢?
原始的單片機教材,編寫的都是單片機結構和各個模塊的功能。這樣的教材雖然非常詳細,也能讓學生學習到更全面的專業知識,但是對于我們的專科生來說,是有些不太合適的。分析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對于專科生來說,主要目的是就業,我們教授學生主要是技能的提高,所以只需重點教授學生有關單片機的應用即可,不需花費大量時間給學生建立完整的理論體系。
2.學生普遍的對抽象知識不感興趣,所以在給學生講課時,不應長篇大論的講授知識,應該結合學生的特點,一步一步,結合實際進行教學。
3.課本上的知識是傳統知識,是多年不曾改變的,甚至于有些內容已經嚴重脫離了實際,與當前實際生產不同,不利于學生掌握新知識,學習新電路。
由此,我們也看到了一些學校在教授學生時,重理論輕實踐的情況非常嚴重。從多年的教學經驗以及對此專業的長期研究,總結出了以下幾條原因:
首先,是教師教學觀念上的錯誤。一些教師認為,讓學生學習了專業知識,然后再上幾節實驗課,就算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了,也把這門學科當做與其他科目一樣進行教學,卻不知單片機的教學與其他完全不同,尤其需要注重實踐經驗的培養,完全不是通過幾節實驗課就能掌握單片機的。
其次,是學校設備的不足。一些學校能夠讓學生上幾節實驗課就已經很不容易了,更別說讓學生進行單片機的應用訓練以及嘗試生產開發產品。
最后,是師資的缺乏,不少教授單片機課程的教師,自己都沒有真正開發過此類產品,更別說教授學生學習此項技能,掌握相關能力了。
上面這些問題表現得特別突出,限制了學生在單片機實際應用能力的提高,而對于我們所教授的專科學生,重點即是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所以二者之間的矛盾表現的尤為突出,迫切需要我們思考并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二、教學改革的思考及實踐
教師在講課之初,應該認真把握好課程的難易程度以及教學方式,教師在教授過程中不要從頭到尾地一味講解理論知識,而應該從一開始先把單片機的開發流程呈現給學生,讓學生認真了解這一系統,并給同學觀看一些簡單的電路如燈管控制器,讓學生利用一些簡單的軟件進行程序操作,編譯調試等,并觀察實際效果。這樣一來,學生就會很容易的了解到開發應用的具體程序,并且產生了極大的學習興趣。還有利于這一課程的順利教學。因為單片機這門課程有很強的理論性、綜合性、實踐性、操作性等特點,所以傳統的那些教學方法、教學理論、教學安排都已經不再適用了,我們必須提出一些切實可行的改革方案。
首先,是教學內容的改革。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都是先傳授基本理論知識,等學生掌握了完整的知識體系,才會教授學生應用開發等內容,這樣就導致了學生僅是記住了一些枯燥的理論知識,并未掌握單片機的應用。所以,教師在教授課程的時候應盡量選擇一些項目式編寫的教材,這樣才能讓學生有機會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學習,將理論融于實際電路,也能更好掌握單片機的典型應用。
其次,是教學方法上的改革。在傳統的教學中,我們知道都是老師教,學生被動接受的情況,一點也不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也沒有給學生充分的思考空間。改革以后的課程安排中,教師應該用理論實踐一體化、項目式教學等具有現代特色的教學手段,以學生為主體,鍛煉學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索精神,在教學項目中貫穿枯燥的理論知識。
最后,是教學評價方法的改革。單片機這門課實踐性非常強,所以要求教師在評價學生學習情況時,不能單純地靠一張試卷來考核學生,還應該看到學生在平時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實踐能力和應用開發能力。
參考文獻:
[1]梁保恩.高職單片機原理與應用課程教學改革探析[J].廣西教育,2012,10(02):43-44
[2]張俊麗,聶縣志.對高職院校單片機教學的探討[J].現代企業教育,2010,13(10):23-24
[3]于莉.高職單片機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高教論壇,2010,12(11):54-5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