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潤霞
摘 要:在農村各學科教學中,英語教學由于受環境、社會等方面的原因,一直是一個軟肋。如何突破其條件的限制,使英語教育取得更進一步的發展,教師從多方面展開分析、論證,提出了一些提高農村英語教學水平的新措施。
關鍵詞:農村;教師;學習;英語教學
作為一名年輕的農村初中英語教師,在多年的英語教育教學中遇到了多方面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又是導致農村失學率高的主要原因。為了有效克服英語教育教學過程中的這些困難,進而提高農村初中英語教學質量,培養更多的有用之才,本人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和研究。
一、分析原因
農村的英語教育存在著很大的弊端,即使在《新課程標準》改革的新形勢下,農村的英語教學幾乎未見好轉。教育本身是由社會的關注、家庭環境的影響、學校的教育共同完成的,是和內因(學生主動學)、外因(教師教)分不開的。本人就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1)教師的教學能力有待提高。農村學校幾乎沒有專業英語教師,這些教師本身就教學水平較低,上課時缺乏藝術性、呆板無趣,滿堂灌的教學方法激不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有一部分教師教學方法陳舊、思想落后,認為把一堂課上完就算完成自己的任務,學不學或者會不會是學生自己的事。還有的教師霸道主義意識較強,從不注意學生給自己反饋的信息,導致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嚴重脫節。如備課只備教材,理論與實際嚴重脫節;上課時不會用有趣的活動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教學效果差時從不自查、不反思,只怨天尤人,把所有問題都推向學生或學校。有時學生考試成績不好時,教師還會打罵或挖苦諷刺學生,使部分學生對英語產生厭學或怕學的情節。
(2)學校能否重視英語學科教學。大多數農村學校嚴重缺乏教學資源,語音教室更是寥寥無幾,使英語教學成了“半瞎半聾”的過程。另外在農村,不但缺乏專業英語教師,而且現有的英語教師的素質普遍低下,幾乎沒能力勝任中小學英語教學,正所謂“槽里沒馬用驢頂替”。加之小學畢業考試中英語是參考科目,考好考不好都一樣,學校根本沒有重視英語學科的成績,導致學生在英語學習入門階段的基礎不但沒打好,更不會發音和拼讀國際音標,甚至對英語的學習抱著無所謂或者破罐子破摔的態度。
(3)家長不從實際出發而是期望值過高。農村的大部分家長不從自家孩子的實際出發而是期望值過高,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大大超過了子女的實際能力;有些家長對孩子關心備至,方法失當,使子女陷于溺愛之中;有些家長自身文化就很低,根本認識不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平時對孩子英語學習不聞不問、不束不管,而是放任自流,關鍵時則大打或大罵一頓或怨天尤人。
(4)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目的不明確。首先,農村大部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目的不明確,積極性不高,缺乏動力,而是在教師的要求下被動學習,因此部分學生會產生厭學情緒,甚至會導致學生不但不想學反而是厭學或放棄。有些學生知識面狹窄、見識短淺,根本認識不到英語作為一門國際語言的重要性,他們只認為英語學習是他們學習中的負擔、累贅,甚至是絆腳石,所以有意不努力學習英語。其次,英語畢竟是一門外國語言,加之農村的學生膽小害羞,在上課時只能被動式的接受而不敢主動地問或說,偶爾有些學生會說卻不敢用英語回答問題,唯恐教師批評又怕同學笑話,使英語學習成了被鞭撻式的痛苦歷程。
二、如何轉化教學策略和改進教學方法
鑒于以上原因和現狀,本人在英語教學中嘗試了以下一些教學策略及改進教學的方法。
(1)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農村學生大部分從小生活在農村,認為所學英語知識對自己將來無用,所以對英語學習重視不夠。另外,家長多數都是文化水平很低,連簡單的英語單詞都不懂、甚至不認識,所以在英語學習方面無法指導和教育自己的兒女。這一系列的客觀條件確實阻礙著農村學生英語的學習。面對實情,教師要承擔起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雙重責任,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英語學習觀,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2)教會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如何才能激發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首先,要給學生創造一個快樂的學習環境和氛圍,讓學生在具有英語語言的環境和氛圍中自我追求、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其次,在教室內設置英語手抄報、英文板報,室外開辦“英語角”及英語廣播,并鼓勵學生多看英文電影和英文歌等。
(3)從教學生學會知識到會怎樣學習。作為一名成功的教師,應該教會學生如何去學習知識的方法和途徑,而不是教學生知識。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是組織者、指導者和促進者,學生是主體,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學生能否學會英語,關鍵看教師能否讓主體發揮其作用。因此,教師要力求改變傳統的“醍醐灌頂”教學模式,“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
(4)全英文教學法。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要擺脫漢語的束縛,上課時全部用英文教課。這種教學改變了傳統教學方式,把英語問題用漢語思考并作答。其優點是幫助學生置身于英語教學環境,用英語思考問題,并可以用簡單的英語作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用最簡單的、學生能聽得懂的日常用語和學生交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用逐漸滲透的方式把學生帶入到全英式教學環境中來。
總之,農村英語教學現狀堪憂,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如何轉變農村初中英語教學落后的現狀已迫在眉睫。因此,從社會到學校、從教師到家長,都要對英語引起足夠的重視,從方法到策略上進行重大變革。我們相信,只要我們與時俱進,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一定能培養出更多的有用之才。
參考文獻:
[1]張威.淺談英語教師的素質[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12(8).
[2]張運霞.關鍵期假設與中國中學英語教育[J].瘋狂英語,2008(2).
(甘肅省通渭縣錦屏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