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加程 蔡秀萍

【摘要】文章探討了高職教育中“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的發展及其教學方法的改革,并以實例研究說明了“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法在人才培養中取得的效果。
【關鍵詞】高職 三位一體 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G71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4-0026-02
近年來我國高職教育呈現出跨越發展態勢,在創新教育思想和現代教育潮流的影響下,各院校都在實施教育教學改革,努力構建符合高職教育特點的教學體系。高職學校已不是獨立于企業、社會之外的封閉式教育部門,而是大門向企業、社會敞開,學校與社會、企業形成了協作伙伴關系,在培養“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這一共同目標的統領下,實施“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已成趨勢[1]。施教者已不是傳統教育中的“教師”,從人力來源上看,有企業施教者,有社會施教者;從任職類型上看,有專任教師,有兼職教師,有客座教授;從教學分工上看,有主講教師,有實驗實訓輔導教師,實習實踐指導教師;即使在教師個體身上,正在發生由“單師型”向“雙師型”的轉變,所有這些,是教育主體的深層變化。作為教育客體的學生,其來源、成分、文化知識基礎、教育需求、教育消費水平、修學結業標準等都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隨著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高職院校的學生將無年齡、婚否、學制、入學門檻之限。至于教學場地場景早就具有了遷移性,課程課堂教學走向社會、融入企業,是“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的機制要求。因此,對推行“學校—企業—社會,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已成必然趨勢,其教學方法也在悄然變化。
1.“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中的教學方法
“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中的教學法選擇具有多樣性特征[2]。人們在長期的教學實踐活動中,積累了豐富的教學方法,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各級各類學校和廣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學改革實踐中催生出許多新的教學方法,加之國外先進教學方法的引入,使高職教育教學方法具有更大的選擇空間。
1.1 根據教學過程的任務,選擇適宜教學方法
圍繞教學過程任務所實施的教學方法,一般有這樣一些類型:傳授知識的方法;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鞏固知識、技巧的方法;教學生應用知識的方法;檢查學生知識、技能和技巧的方法。
1.2 根據學習刺激方式的差異,選擇適當教學方法
根據現代教育觀念,學生是教學主體,教師的主要作用在于想方設法刺激、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3, 4]。通常運用的教學方法有:呈現方法,如講授、演示等;實踐方法,通過操作活動進行學習;發現方法,通過情境引導學生發現結論等;強化方法,如行為矯正、程序教學等。
1.3 根據學生認知活動特點,選擇恰當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在一定教學理念支配下,運用某種教學手段而展開教學行為,物化為一定外部形態。常用的方法有:以語言傳遞信息為主的方法;以直接感知為主的方法;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方法;以欣賞為主的方法;以引導探究為主的方法。
1.4 依據師生共同活動的性質,選擇合適教學方法
根據教學過程中不同教學活動的性質,運用系統論對現行教育可用的教學方法大致有:師生認識活動方法系統,如講授法、談話法、演示法等;師生實踐活動方法系統,如練習法、實驗法、參觀法等;師生評鑒活動方法系統,如鼓勵法、陶冶法、欣賞法等;師生交往活動方法系統,如交往指導法、小組討論法、班級交流法等。
1.5 根據教學內容,選擇最佳教學方法
高職教育中,教學內容分為實踐教學、理論教學兩大部分,教學方法也隨之不同。理論教學方法,如講授法、演示法、程序教學法、引導提示法、實驗教學法、討論法等;實踐教學法,如練習法、案例法、模擬法、四步教學法等。在我國高職教育教學改革實際運行中,嘗試綜合選擇的探索,尤其是在“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中,因其開放性、動態性特點,對教學方法進行綜合性選擇,不失為明智之舉。
2.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的優點
“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講求教學方法的靈活性,但是這種“靈活性”不是無原則的隨意濫用,而必須完整體現高職教育“以市場為本位”的辦學理念,全面貫徹“以人為本”,即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摒棄大多數學生不滿意的教學方法[5]。
2.1 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學生獲取知識、提高素質、形成能力,關鍵在于其自身努力。好的教學在于啟發學生學以致用、知行結合,聰明的教師在于善于引導學生溫故而知新,一堂好課在于幫助學生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學會獲取知識。
2.2 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對于創新能力的培養有一些具體要求。首先,這一人才培養模式圍繞產、學、研結合,把學校教學科研與企業生產及產品創新、社會各行各業的理論創見與技術開發,通過現代信息技術處理,有機融入教學過程,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其次,這一人才培養模式要求學生直接參與學校的教科研活動、企業的新產品開發和新技術運用、社會的各種創造與發明活動。企業在生產和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技術革新、工藝改造、產品更新等問題既為高職院校提供了教科研課題,也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提供了實踐機會。教學必須緊緊圍繞革新技術、改進工藝及其操作過程,緊緊圍繞社會、企業提高生產力水平的要求,使學生在“知識、素質、能力協調發展”的過程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服務創新的探索者。
2.3 有利于挖掘學生的個性和潛能
推行“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的高職教育,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一種個性教育、潛能教育。在教學改革實踐過程中逐步形成了“實基礎、強能力、寬口徑”的人才培養規格,通過增開選修課、講座課、就業指導課、創業與創新教育課等,推動教學方法改革。在教學評價上實現了由重教學結果向重教學過程的轉變,在尊重教師教學方法個性的同時,高度關注學生學法的個性及專長發展趨向,積極支持學生的專業社團活動。
3.“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法實例研究
本研究以本院應用化工技術專業的“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組織實施教學法,采取“理論—實踐—再理論—再實踐”的循環教學,做到“學中做,做中學”。將知識傳授與能力訓練目標同步實現;教師具有多元性,即主講教師、輔導教師同堂執教;教學內容具有綜合性,即理論課、實踐課融合在一起;教學手段具有多樣性,試用講授法、演示法、練習法、程序教學法、引導提示法、案例法、模擬法討論法等。
經過實踐,“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法在本院專業人才培養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培養了一批動手能力強的高技術職業技能人才,在教學方法上取得了以下幾個方面的突破。
3.1 改革了傳統教育思想
首先,在改革教育思想方面實現了三個轉變:由封閉辦學向開門辦學的轉變,由教師為主體向以學生為主體的轉變,由重理論、重學科、重理工向重實踐、重專業、重文理相通的轉變,提高了包括知識、能力、人文綜合素質三個方面在內的高職教育教學質量。
其次,在“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中,學校的課堂教學、企業的實習實訓教學、社會的實踐教學與崗位實操訓練均處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實踐訓練類教學也進行了教學方法的選擇、運用和改革,并改變其教學觀念和指導思想,將理論和實踐更加有效地融合。
3.2 開展了校企深度合作
我院與江蘇安邦電化有限公司等50多家大型企業簽訂實訓、實習基地合作協議,開展了校企互聘,合作開發教材,共同制定專業培養方案等項目。企業技術員進課堂講學,教師進企業學習鍛煉,學生進企業接收現場教學等都有效提高了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有效性。
3.3教學方法可以有機結合、靈活運用
在“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中,教學活動、教學場地具有流動性;教學目標具有多重性,即知識傳授與能力訓練目標同步實現;教師具有多元性,即主講教師、輔導教師同堂執教;教學內容具有綜合性,即理論課、實踐課融合在一起;教學手段具有多樣性;執教者個人因素的差異也可能導致教學方法的選用意念具有很多不穩定因素。針對這些情況,我們施行了三種做法:一是一人總籌,分工合作,即形成教學方法綜合運用的主心骨和眾星拱月的團隊。二是一法為主,多法相助。三是揚長避短,綜合運用。
4.效果
“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在我院實施以來,在學生培養工作上取得了明顯成效。
4.1 推動了“雙證書”制的實施
學生通過正常的教學獲得的技能能夠符合國家職業標準,不需要額外培訓,直接參加相應職業工種的職業資格鑒定考試。目前我院所有專業的學生,均參加與專業課程相對應的職業資格鑒定考試,學生參加職業技能鑒定覆蓋率達到了100%,大部分學生還能在畢業前獲得兩項以上專業技能證書。
4.2 提高了學生的專業技能
學生真正掌握了扎實的專業技能,實習生和畢業生均受到了用人單位的歡迎和好評, 學生一次性就業率達到了95%以上。
4.3 起到示范作用
我院開展的“三位一體”的培養高技能人才的教學實踐,發揮了積極的示范帶頭作用,帶動了我院高職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友青,胡曉斌,何興楚.高職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湖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6(2): 5-7.
[2]何興楚. 論高職院校教學方法改革[J]. 湖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4, 7(3):8-12.
[3]丁青,況世華,劉偉.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在高職創新教育中的作用探討[J].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24(6):39-41.
[4]胡曉華.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在高職教育中的應用[J].西安歐亞學院學報,2010,8(3):54-57.
[5]李慶,謝紅勇,陳靜等.創建有特色的”三位一體”高職技能教學模式[J].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08,21(5):112-115.
作者簡介:
袁加程(1966-),男,漢族,江蘇淮安人,教授,碩士,從事有機合成與化學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