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國高職教育中大學英語作為一項基礎課程在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為此本文以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為出發點,總結歸納了當前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中的問題,并提出改革對策。
【關鍵詞】高職高專 英語 基礎課程 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4-0111-01
長期以來,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費時較多,收效較低”的現象長期存在,在傳統教學模式中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給予了重點強調,但是卻忽視了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簡單的說,對于英語知識的學習,學生只重視吸收,而疏于表達。這樣學生在今后參與社會競爭方面面臨諸多不便。高職高專院校的英語教學應確保人才英語交際能力能夠有大的提升,這是高職教育的基本特色,高職教育就是要培養實用型的高級人才,他們應當在經濟社會各領域能夠發揮自身的職業技術優勢,尤其要做到學有所用[1]。目前,我國高職高專的大學英語教學與國家要求還存在一定差距。面對新世紀世界經濟一體化趨勢,人才的英語水平對一個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存在重大影響。各國間經濟合作和文化交流的日益頻繁,企業參與世界市場的競爭等形式的需要都對人才的英語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為此高職高專應當在英語教學中下大功夫研究如何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一、當前高職高專大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的教育觀念不科學。結合高職教育的基本特色和英語教學的實際情況,高職英語教學中應當確保學生在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同時還應達到熟練的聽、說、讀、寫、譯的基本要求。在學習中能夠做借助詞典閱讀完整的翻譯有關英語業務資料,能夠在涉外交際中做到基本的口頭和書面交流。簡言之就是大學英語應當保證學生對英語這項交流工具的實際應用。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應當突出語言的實際應用,加強語言技能的培養。但是目前的情況卻不是這樣,受傳統英語教學和本科院校教學模式的影響,高職英語教學中仍然注重對純理論知識的教學和學習,學生的詞匯量大,語法知識掌握純屬,閱讀能力也不低,但是在交流中卻不能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意思,張不開嘴。造成這種顯現的最根本原因還在于教學理論出現了偏差。
2.學生的英語基礎參差不齊。近十幾年來,我國高職教育發展迅速,規模不斷擴大,院校基礎設施建設日新月異,為學生打造了一個寬松舒適的學習環境,但與此同時,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也放松了對學生考核和錄取標準的一降再降。這就造成了學生素質的層次不齊,而且他們的知識基礎也普遍較低。例如在英語能力方面,學生的層次不齊現象更是不容樂觀。高職新生普遍英語基礎薄弱,對各種語法知識的掌握一知半解,詞匯量無法滿足大學英語教學的基本要求,閱讀和聽力水平也明顯不足,這些問題是大學英語基礎課教學中不得不面對的難題。
3.應試教育思維對英語教學影響至深。應試教育思維下,無論是學生的學習還是教師的教學都為一個簡單的目標而進行,那就是成績。目前,在高職教學中也普遍開展了大學英語等級考試,而且將其作為學生畢業的重要內容。這一傾向造成了學生的學習只為取得理想的考試成績,而忽視了自身實際交際技能的培養。教師也將教學重點放在學生英語知識的學習上,而忽視了對他們的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這樣整個英語教學便偏離了職業教育的基本要求。
二、高職高專大學英語基礎課程改革的策略
針對以上總結的一些問題,高職教育英語教學中必須做出相應的改革策略,在教學中充分做到“以人為本”的教育目的。具體而言應當做到以下幾點:
1.改變教學中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英語教學中居于中心和主體地位的應當是學生。大學英語教學的設計和改革應當以學生的實際需求為中心,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且在這樣的基礎上還應當不斷加強教師對學生的服務能力。這種觀念的樹立是大學英語改革的基礎和前提。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學的開展都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師安排學生做什么學生便做什么。在這樣的模式中學生沒有充分的自主權,也沒有意識發現自身的不足,而且也沒有途徑發表自己的意見。為此高職英語教學應當首先轉變觀念,將學生設為英語教學的中心,教師應當下大力氣研究學生的特點和優勢,并且根據他們的情況因材施教,從而最終達到提升他們實際英語能力的最終效果。
2.不斷調整和完善現行的授課模式。當前高職高專的英語教學中主要采用大班制授課的模式。正如上文分析,這種授課模式存在自身難以克服的缺點,它不能確保教師深入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實際需求,根據學生的具體特點提供教學安排。為此應當調整和完善這種單一的授課模式,實行大、小班授課相補充的模式。大班教學中注重知識的傳授,而小班教學中則注重對學生的個別輔導,這樣學生才能在學習中向老師具體的請教那些一時難以消化的知識難點。
3.完善英語考試制度。應試教育思維是影響高職高專教學的一項重要因素,這在短時間內是難以變革的。但是,英語教學的現實狀況又決定了必須對這門基礎課程做出改革。因此,應當以完善英語考試制度的模式來緩和這種矛盾。既然學生會和老師都以順利用過考試為目標,那就應當將高職高專的英語考核標準更加具體的貫徹到考試制度當中去。簡單的說就是要增強考試中對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考核,這樣便可以牽引學生主動的學習和訓練自身的語言應用能力。
4.加大師資力量的建設投入。師資力量的不足已經成為影響高職高專英語教學順利開展的重要問題。在教師數量和教學資源無法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的情況下,高職高專院校應當加大在這些方面的投入,不斷擴大教師數量,提升教師質量,同時完善各種教學所需資源,以強有力的資金投入為英語基礎課程的改革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呂兆芳.高職高專大學英語教學現狀及其對策[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 2012(07)
作者簡介:
肖藝莘(1977.2-),女,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