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英
摘 要:小學語文是一門極富情感、極具個性、極易激發想象和創新思維的學科,小學語文教育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科優勢,采用多種教學方式為學生創造創新實踐的機會,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創新能力;自主創新
一、更新觀念,改進教法,培養創造能力
小學語文教學能否實施創新教育,培養創新人才,首先要求教師有與時俱進的教學思想和教育理念。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活動中,教師不能拘泥于書本教材、傳統的教學框架,而應使學生成為活動的主體,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應以多種形式、多種方法來啟發、誘導,為每個學生撐起一片創新的天空。
二、創設教學情境,發展創新思維
課程標準中指出:“可利用情景模擬與角色扮演進行教學活動,這類活動是為了讓兒童獲得某些難以身臨其境去學習的體驗、經驗、知識等,而有目的地創設某種情景,令其經歷的仿真性演習活動。活動的關鍵是讓兒童獲得體驗,演技好壞并不重要。”為此,教師要善于創設問題情境,并引導學生圍繞問題多方位、多角度思考、討論,鼓勵學生敢于提出獨特見解,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三、課堂內外延伸,提供創新空間
學生在課堂上和課文中所學到的知識是十分有限的,課本以外的生活,是我們學習的廣闊天地,它是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源頭活水,作為教師應引導學生由課內延伸到博大的知識領域里,開闊視野,豐富知識。只有重視課內外結合,才能為學生的認知活動、語言活動、思維活動、情感活動提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豐富源泉。各種課外活動、第二課堂的科學、藝術小組或社會調查等等,都是培養與發展學生創造性的有效途徑,在這實踐活動中與人們的交流又是創造性認識產生的重要條件。
四、聯系實際,培養創新
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應把語文教學與現實實際結合起來,引導學生結合實際進行創造性學習。在語文教學中應重視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聯系實際情況,敢于創新,敢于打破成規的訓練。而所有的訓練,都必須與現實實際聯系起來,才能讓學生更容易接受。
要培養小學生的語文創新能力,首先要更新教師的教學觀、人才觀,要與時俱進,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需求;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索的學習方法,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要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不光要授之以魚,更要授之以漁,不光要給予黃金,更要授予點金術。
(作者單位 四川省儀隴縣檬埡鄉小學校)
?誗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