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珂 汪飛燕
【摘要】高職院校開設連鎖經營與管理專業是基于龐大的市場需求所設立的。截止2014年6月止,國內連鎖體系已經達6500多個,已經遠超美國,位居世界第一。《商務談判》作為連鎖經營與管理專業的一門重要課程,教學改革一直是該項課程研究的重要課題。傳統的《商務談判》一直以理論概述為主,本人從實踐出發,嘗試提出連鎖經營與管理專業《商務談判》課程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闡述了實施該課程教學改革的建議,并探索性提出該專業師資力量培養的建設性意見。希望全文研究,有助于進一步提高《商務談判》課程的實效性。
【關鍵詞】高職 連鎖經營與管理 商務談判 案例教學
連鎖經營行業在國內發展很快,特別是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我國連鎖經營店呈每年30%的速度遞增。截止2014年6月止,國內連鎖體系已經達6500多個,已經遠超美國,位居世界第一。按照我國官方數據顯示,正是由于連鎖行業發展太快,人才需求量也在成倍增長,就目前來說,至少需要100萬。而《商務談判》課程作為連鎖經營與管理專業一門核心課程,對該專業學生的培養起著很重要的意義。傳統的《商務談判》一直以理論概述為主,當前已經是信息化時代,基于此,本人從實踐出發,嘗試提出連鎖經營與管理專業《商務談判》課程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闡述了實施該課程教學改革的建議,并探索性提出該專業師資力量培養的建設性意見。希望全文研究,有助于進一步提高《商務談判》課程的實效性。
一、目前連鎖經營與管理專業《商務談判》課程教學存在問題
(一)連鎖經營與管理專業《商務談判》課程教學定位不清
在商務談判理論這塊,歐美等發達國家起步較早,形成了比較完善的框架,我國學者對商務談判理論的研究還主要是學習借鑒和創造發展。當前,《商務談判》課程已經成為連鎖經營與管理專業一門專業必修課,可真正符合當前社會實際的實踐性內容并不多,這讓學生對于《商務談判》一方面缺乏興趣,二也未能提升學生綜合性的素質。作為一門實踐應用型學科,課程教學定位應該更多凸顯實用價值,可是理論重,案例少的教學定位,容易造成與實際脫軌,形成一書空文。
(二)連鎖經營與管理專業《商務談判》課程教學無統一標準
市場競爭,特別是連鎖經營行業的競爭是差異化競爭,可是現在連鎖經營行業同質化現象越來越重。從這一點可以說明當前《商務談判》課程教學理論觀點支撐的傾向度不夠。缺乏統一的教學標準,不同的教研學者從不同的研究角度,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編撰的教材內容不一,標準差異性大,這樣一來加大了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難度,特別是不同的教研學者對于課程性質、大綱和教材編寫都存在不同的看法和觀念上的差異性,有時可見這本教材的理論見解就與另一本角度和看法不一樣,這樣一來就減緩了教育工作者整體教學水平的提升。
(三)連鎖經營與管理專業《商務談判》課程教學體系不完整
連鎖經營與管理專業《商務談判》課程教學中,教學方式單一,針對連鎖經營與管理專業特定崗位需求的教學內容幾乎沒有,導致實踐性教學環節的課時安排很少,教學效果偏低。這對于連鎖經營與管理專業能力提升的高職學生來說并不合適。作為《商務談判》一門應用型很強的學科,本人認為應該融入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如案例教學、任務教學、項目教學等等來提高課程教學實效,這種沒有與專業相契合的教學體系顯然并不完整。
二、目前連鎖經營與管理專業《商務談判》課程教學改革建議
(一)確立連鎖經營與管理專業《商務談判》實踐教學的定位
連鎖經營與管理專業《商務談判》課程教學定位應該是以該專業學生實際從事連鎖經營行業當中所具體用到的知識、技能等進行定位。打破傳統的封閉式理論性為主,更多傾向開放式的應用型的原則進行實踐教學。即《商務談判》實驗課則是通過融入連鎖經營企業實訓演練,模擬連鎖經營企業在商務談判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并進行針對性的解決,鍛煉在連鎖經營行業內商務談判能力,為畢業后走向該行業某個崗位打下夯實的基礎。
(二)定期學術交流完善《商務談判》課程教學標準
每年各所高職院校,特別是開設連鎖經營與管理專業《商務談判》課程的學校和教材的研發機構展開學術交流,統一教學標準,擬定具體教學方案,將教材標準定位更多向“解決問題”上面傾斜,教研機構在學術交通期間收集專業老師建議,統一教材理論,教學方案。
(三)完善連鎖經營與管理專業《商務談判》課程教學體系
結合連鎖經營與管理專業要求,在課程內容選取上建議更多結合連鎖經營行業商務談判實際,引入連鎖經營企業合作,讓學生在學習《商務談判》課程中及時將理論應用于實踐,進一步提升其專業技能水平。在教學設計上,打破傳統單一教學機制,以生為本,采取多種教學方式相結合,吸引學生帶任務、帶問題去進行思考、實踐,以提高學生學習質效。在教學考核上,不再以單一期末試卷考核為主,將之分為理論考試與實踐考試兩部分。理論考試期末進行,實踐考試則是通過展開與連鎖經營企業合作,以課余實習方式,讓企業進行打分。取理論考試成績和實踐考試成績的平均分作為總成績。
三、加強連鎖經營與管理專業《商務談判》課程教學師資力量建議
在研究過程中,我還發現高職院校針對《商務談判》的師資隊伍參差不齊,特別是現代社會對該專業的學生培養提出更高的要求,這樣直接對應的就是對所教專業的教師提出更高要求。只有進一步加強對該專業課程師資力量的培養和建設,才是保障該專業學生培養質量的基礎。為此,本人提出以下建議:
(一)展開校企合作,強化對專業老師進行實踐培訓
作為連鎖經營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通過校企合作形式,讓企業人員對《商務談判》專業課程老師進行實踐能力的培訓,讓老師利用寒暑假與學生一起通過頂崗掛職形式了解學生對《商務談判》的困惑,并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通過與企業一起進行合作研發,定期展開社會調研等形式強化實踐技能,提高教學的專業素質。
(二)招賢納才,做好復合型教師的引進工作
積極向社會招聘有教師證和其他職業證的“雙師型”人才,并將這些人才納入學校智庫,用于擔當《商務談判》的實踐課指導老師。并定期組織他們在校內與其他同專業老師進行“點對面”培訓,即以一個復合型老師帶一幫專業型老師的模式,進一步提升學校連鎖經營與管理專業師資隊伍水平。
(三)技能比武,多元方式師生互動提升教學水平
每年定期與所在城市高職院校連鎖經營與管理專業老師進行技能比武。形式多種多樣,可以有教學比賽、商務談判實戰演練、辯論賽……等等。活動中,必須讓所教學生與老師一起參與,既培養了師生關系,也進一步提升了老師教學水平。同時邀請合作企業領導當評委,獲得優勝的隊伍,老師給予獎勵,學生可以作為合作企業后備人才,能實現畢業即就業。除此之外,還可以在活動結束后,與合作企業舉行茶話會、研討會,調研該專業對人才能力、素質的需求,探討更加合理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連鎖經營與管理專業《商務談判》課程教學改革就重在一個“實”字。所以高職院校在展開該專業《商務談判》課程教學時,就必須做到“實來實去”。教學改革定位要實,教材內容要實,教學方法要實,精講多實,少說多踐,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學到能力,教師才能真正教到實效。
參考文獻
[1]張卓遠.連鎖經營管理專業項目教學法初探[J].北方經貿,2010(11).
[2]尹衛華.應用型連鎖經營管理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中國商貿,2010(20).
[3]徐助勝.連鎖經營管理專業實踐技能培養途徑探討[J].企業家天地,2010(10).
[4]姚水瓊.分層遞進式高職連鎖經營管理人才培養模式構建[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0(09).
[5]寇長華.連鎖經營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研究[J].北京財貿職業學院學報,2010(03).
[6]寇長華.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理貨業務訓練》課程開發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0(16).
[7]黃維兵,邱萍,宗平.餐飲連鎖經營人才培養環境研究[J].全國商情(經濟理論研究),2009(06).
[8]岑麗陽.連鎖經營管理專業能力結構和實踐技能培養方式探討[J].商訊商業經濟文薈,2006(04).
[9]李瑞華,李云暢.專業建設是提高連鎖經營管理人才素質的重要途徑[J].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綜合版),2006(02).
基金項目:2014安徽省教育廳振興計劃重大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提升“職業遷移力”視角下高職院校連鎖經營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與質量評價體系研究》,2014zdjy173;2012年安徽省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商務談判》,2012gxk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