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敏
摘 要:教師應努力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應該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語言應用能力得到培養,進而為學生全面的發展打好基礎。
關鍵詞:辯論活動;復述活動;媒體輔助;應用能力
語文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語文的價值并不單單在于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語文知識技能去應對各種考試,更重要的是借助語文教學培養學生的素質水平、能力水平以及語言應用能力。但是,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們的語文課堂除了對“寫”方面進行教學和練習之外,其他的“聽說讀”基本上是不用時間進行教授,因為大多數教師都認為語文是母語,沒有必要花太多的時間。因此,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創建開放的課堂環境,要讓學生在掌握基本的語文知識的過程中,語文應用能力也得到大幅度提高。
一、組織辯論活動,提高學生語言組織能力
辯論活動在語文教學當中的組織,一方面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可以展現學生的個性,同時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對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教材中相關的內容,也可以從實際生活出發組織有效的辯論活動,進而使學生在激烈的辯論中逐漸提高表達能力。
例如:在教完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體會文本中字里行間所蘊含的那份濃濃的父愛,在結束這節課之后,我另外組織了一場以“父愛重要還是母愛重要”為主題的辯論會,讓學生自己選擇辯論方向,并引導學生組織自己的論點,進而使學生在激烈的討論中逐漸培養自己的語言組織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二、組織復述活動,鍛煉學生理解能力
復述能力是素質教育下能力培養的重要方面,然而,我們所說的復述能力并不是學生背課文,也不是讓學生用簡單的幾句話概述文本內容,因為這樣的兩種方式并不能真正地培養學生的復述能力和對文本的理解能力。所以,在授課的時候,教師可以選擇一些故事性較強的文本,鼓勵學生對文章進行概括,進而在鍛煉學生表達能力的同時,也對學生理解能力的提高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教學《智取生辰綱》時,我們都知道這篇文章是《水滸傳》第71回,故事性較強,而且大部分學生對這部分內容也有所了解,所以是可以保證復述活動順利進行的。所以,在學生閱讀文本的過程中,我引導學生思考了以下幾個問題:生辰綱是誰智取的?又是從誰手里取得的?用了什么方法取的生辰綱?三個簡單的問題有助于學生將本文的復述思路展示清楚,進而確保復述活動的高效進行,最終使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得到相應的提高。
三、借助多媒體技術,提高學生聽力能力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多媒體在課堂中的輔助作用越來越重要,不僅可以將枯燥的語文課堂形象化,幫助學生突破教材中的重難點內容,而且可以借助多媒體的音頻、視頻功能來鍛煉學生的聽力能力。所以,在授課的時候,我經常會借助多媒體的音頻功能來播放一些文章的錄音,如:在教學朱自清先生的《春》時,在導入課時,我便借助多媒體向學生播放了錄音,并引導學生將文章中的一些生詞跟著錄音標注出來,而且讀者甜美的嗓音、帶感情的朗讀還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內容,所以,學生的聽力能力也會隨之得到鍛煉和提高,進而為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之,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營造開放性的課堂氛圍,借助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努力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自由學習、自由表達,進而使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得到良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劉宗禮,劉強.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2012(13).
(作者單位 四川省內江第六中學)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