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士新 李冰
遼寧省民辦教育協會2013年教育科研立項課題 《高職報貨專業課程體系研究》LMJX13043 論文
【文章摘要】
國際商務單證是高職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它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實踐性和應用性,因此在教改中比單純的理論課程具有優勢。盡管經過幾年的教學改革,教學內容不斷豐富,但在教學的過程中,實踐的作用沒有完全發揮出來。本文將結合實際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從幾個方面來闡述高職國際商務單證課程教學改革,為課程的改革奠定相關基礎,也給其他課程做經驗借鑒。
【關鍵詞】
高職;國際商務單證;教學改革
1 開設國際商務單證課程的必要性
國際貿易涉及到不同國家,不同部門,不同人員的通力配合。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國際貿易公司分成兩種類型:
一是專業外貿公司,它在業務流程上的分工越來細,很多公司都設有專門的單證部,由專門的單證員進行單據的審核和繕制。在這類公司里,單證員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避免外貿公司由于單據審核疏忽和單據繕制技巧不足產生的風險,在外貿業務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二是一些中小型外貿公司以及出口型工廠,對外貿業務的分工則沒有十分明確的要求,它們采取由一個業務員負責一批貨的所有項目,包括談判、跟單、制單、交貨、結匯等等。這種模式下,繕制單據則成為外貿業務人員的一項必須具備的專業素質。
2 高職院校在商務單證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 教材的內容較陳舊,致使課程內容脫離實際
現在國際貿易隨著市場變化以及國家政策的變動,在不停地發生變化,國際貿易形式也在不停地發生變化,同時隨著新興的通訊手段和科學技術的發展,談判手段,結算方式等也都有了很大的改變。現在國際商務單證的教材雖然很多,但從總體來看.各院校所編寫的教材為了追求學科知識體系的邏輯嚴密性,過于偏重理論知識的介紹,缺乏實踐教學的內容。而且內容雷同,很多教材給人的感覺只是換了一下封面,調整一下目錄而已,里面的內容大同小異,脫離國際貿易實際。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如果只是按照教材內容安排講授則單證教學很難有質的突破,教出來的學生對外貿實際情況知之甚少,到了企業也不能將所學的東西運用到業務中,致使競爭力大打折扣。
2.2 授課教師缺乏實踐經驗
現在很多講授國際商務單證的教師是畢業后直接從事教學工作的,理論知識掌握的雖然很好,但卻缺乏從事國際商務單證工作的經歷。這就使得他們在講授單證課程中對于實踐的內容顯得力不從心,使得自己講授的課程偏向理論而忽略實踐。特別是在單證繕制方面,講授的教師都從來沒有見過或操作過就更不可能將其如何填寫、繕制以及應該注意的問題向學生講授明白。這種從書本到書本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缺乏實際操作能力,到了企業還要從頭學起,這樣是很難培養出社會需要的應用型人才的。
2.3 教學方法單一
國際商務單證是一個實操性相當強的課程,需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理論來指導實踐。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很多教師在講授國際商務單證課程中仍然遵循老的教學方法,如采用教師講授教材中的知識點,學生做筆記、做練習題的方式進行授課。這種照本宣科的方式,單調且乏味,很難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即使現在很多高校引入了多媒體,也只是將固定的黑板換成能變動的黑板而已。同時由于國際商務單證對操作性要求較高,很多內容僅僅靠教師通過多媒體進行講授,而沒有學生的實際模擬操作和真正接觸有關的操作場景是很難理解和掌握的。理論知識如果沒有通過實踐訓練來鞏固,會造成學生不知道自己學了什么,學了也不知道要用在哪里。因而現實中,我們看到學生只會死記硬背,而不能融會貫通,其單證的實際操作能力并沒有通過在校學習而獲得提高。
2.4 課程的考核方式不合理
在很多高職院校中,傳統的考核方式就是由教師根據課程標準和授課內容命題,在期末通過印制試卷,由學校統一安排時間讓學生做題,老師閱卷給出分數。這種考核方式看似合理但并不能真正反映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能力。尤其像國際商務單證這種操作性要求比較高的課程,這種單一的考核方式只是說明了學生對知識點的死記硬背能力,而無法反映出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因而,通過這種考核方式是無法推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改變學習觀念和學習態度,向應用型人才轉變的。
3 推動高職院校國際商務單證教學工作的幾點建議
針對目前高職院校在國際商務單證教學上的一些問題,筆者認為,加強單證教學和單證實際工作的結合是一條有效的解決途徑。單證教學單證工作受到多方面的影響,而學校要做的就是培養能適應多變的單證工作的外貿人才,因此,單證的教學必須具備自己的特點,將從事單證工作所需要的素質滲透在專業教學當中。
3.1 以理論為依托,注重基礎知識的培養
單證工作只是國際貿易的組成部分之一,無論從事哪個環節都需要對整個交易過程式及它蘊含的道理有所了解。在教學中,我們要通過外貿企業及網絡時時跟蹤國際市場情況,了解國際結算方式及其規則的變化,把不同時期的最新國際結算規則、單據種類、制單內容、制單方法與我們多年積累下來的教學經驗、企業制單經驗結合起來,融入到課程教學當中。讓學生對整個環節都有所了解,將貿易的整個框架和基礎理論灌述下去。讓學生在學習期間,就掌握好這些結合在單據背后的基本理論,這樣才能做出完美的單據,成為合格的單證員。
3.2 注重實踐教學,創建實操環境
國際商務單證是一項實用技能,紙上談兵是不夠的,還必須讓學生們去實踐,將所學到的知識運用起來。在國際商務單證教學中運用學做合一的“項目教學法”。在既有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下,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在實操訓練中,由教師首先介紹項目概要,提出任務要求,引導學生分析任務目標、任務路徑,制訂實施計劃,再由教師介紹完成任務的知識準備,如制單要領、相關的國際慣例等知識,然后分小組進行各種真實業務背景下的操作和訓練,教師負責指導、答疑、評價、測試等,項目完成后學生能夠牢固掌握相應單證的制作與使用技巧。這種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教學與現實的脫節。不僅培養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還使得學生對原本模糊的專業知識有了搞清楚的動力,讓他們自發自覺地主動學習,促使其運用所獲得的系統化知識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增強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這對于報貨專業來講,這是非常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和提高手段。
3.3 在教學手段上,大膽嘗試新的教學手段
在多媒體教學的基礎上開展軟件教學、網絡教學,建立精品課網站,教師可以登陸網址,可上傳習題、修改作業、在線答疑。在重視手工制單的基礎上,還要注意使用電腦制單和EDI教學軟件;在進行大量課內項目實驗基礎上,把手工制單、電腦制單與國際貿易業務流程結合起來, 利用相關國際貿易綜合實訓平臺進行專業綜合實訓,使學生在整個國際貿易業務中體驗單證的作用、單證的制作及單證之間的關系。
3.4 培養學生注意時事,了解相關政策的意識
國際貿易業務受國際關系,國家、國際政策多方面的影響,因此,對于相關從業人員而言,了解國際形勢的變化,本國外貿政策的變化,及相關國際金融政策等都是必不可少的。這些信息或直接或間接地都會在國際商務單據上得以體現。因此,在課余時間,讓學生通過Internet及時了解國內外的國際貿易的發展動態,養成時時關注時事的習慣,對國家政策形成自己的看法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胸懷天下,洞察世事,同時又謹慎靈活,才能成為一名出色的國際貿易單證員。
【參考文獻】
[1]王海歐.互動教學法在國際貿易實務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J].河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4).
[2]張鳳珍.淺談高職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教學定位[J].遼寧高職學報.2004(4).
[3]廖萬紅.《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教學模式探討[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4(12).
[4]張一峰.“實務類”課程案例教學法的幾點體會[J].云南財貿學院學報.2004(6).
[5]戴士弘,畢蓉選編.高職教改課程教學設計案例集[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年11月第一版.
[6]王義明.高職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J]廣東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06,(4):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