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琴
摘 要:學習最好的動機是對所學習的東西感興趣。教師可以通過提出問題、講述故事、實驗探究、應用多媒體等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引領學生興趣盎然地參與教學。
關鍵詞:興趣;問題;故事;實驗;多媒體
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學習最好的動機是對所學習的東西感興趣。如果我們能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就能引領學生興趣盎然地參與到教學中來。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呢?
一、通過提出問題,激發學習興趣
學生的學習興趣總是在一定情境中產生的,問題性的情境常常對學生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容易激發學生排疑解難,尋根究底的強烈愿望。例如:在講授“力”這一節時,由一則謎語引入新課:“它不是物,但它不能離開物體而單獨存在;它不孤獨,總是成雙成對出現,它不讓你看見,但你能覺察到它的作用效果。它是什么呢?它就是力。”通過猜謎語,既調動了學生的探究興趣,又使學生對力的性質有了初步的認識,一舉兩得。又如:在講授“動量定理”這一節時,展示兩個雞蛋從相同高度同時下落,一個落到水泥地板上,另一個落到海綿墊上,由學生觀察現象,引出問題:為什么落在水泥地上的雞蛋蛋花四濺,而落在海綿墊上的雞蛋完好無損呢?由此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調動起他們尋求原因的興趣。
二、通過講述故事,激發學習興趣
講故事形象生動,感染力強,在課堂上講故事,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學生的思維,增強學生的探究欲望。例如:在講授“行星的運動”這一節時,從托勒密的地心說開始講起,講到哥白尼的日心說再到開普勒對行星運動的研究,介紹科學家們為了尋求真理而走過的曲折歷程,使學生在聽故事的同時感悟到科學探索的喜怒哀樂,從而激發學生嘗試科學探究的興趣。又如:在講授“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這一節時,講述瑞士物理學家科拉頓的研究過程:1823年,科拉頓曾企圖用磁鐵在線圈中運動獲得電流。他把一個線圈與電流計連成一個閉合回路。為了使磁鐵不至于影響電流計中的小磁針,特意將電流計用長導線連后放在隔壁的房間里,他用磁棒在線圈中插入或拔出,然后一次又一次地跑到另一房間里去觀察電流計是否偏轉。由于感應電流的產生與存在是瞬時的暫態效應,他當然觀察不到指針的偏轉,發現電磁感應的機會也失之交臂。
三、通過實驗探究,激發學習興趣
當研究一個新的問題時,學生往往會有各種各樣的猜想,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因此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親手做實驗來證明自己的猜想正確與否,他們會產生極大的興趣。例如:在講授“摩擦力”這一節時,讓學生先猜想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相關因素:是接觸面積?接觸面的粗糙程度?還是壓力呢?和學生一起設計實驗,運用控制變量法,分別改變木塊在平板上滑動的接觸面積、壓力以及木塊與平板的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由學生觀察實驗,從而得到:滑動摩擦力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壓力有關,而與接觸面積無關。又如:在講授“電容器”這一節時,讓學生先猜想影響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的相關因素,再由學生分組設計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測。學生在討論和實驗過程中,不斷完善實驗方案,得以順利地完成了探究實驗,強化了個人成就感,喜悅之情難于言表。
四、通過應用多媒體,激發學習興趣
利用現代教學設備:電腦,投影機、實物投影等,將與教學有關的資料、文字、動畫、聲音、圖片、視頻等插入課件中,在授課過程中應用這些多媒體資料,可以調動學生積極參與,使課堂生動活潑,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例如:在講授“平拋運動”時,利用Flsh動畫可以放慢物體做平拋運動時在空中運動的過程,以彌補平拋運動演示器“看不清”物體運動情況的不足。又如:在講授“人造衛星”這一節時,用課件播放“神舟十號”發射的視頻動畫,全面介紹飛船發射、返回的全過程,使學生對衛星、飛船及火箭的知識有了全面的了解,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熱情,又培養了民族自豪感。
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的方法還有很多,但無論用哪一種方法,目的都是要激起學生對知識學習的熱情,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獲得物理知識,從而愛上物理。
參考文獻:
王學軍.淺談學習物理興趣的培養[J].旅游縱覽:行業版,2011(4).
(作者單位 新疆烏魯木齊市第十二中學)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