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麗紅
摘 要: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因為每個人都有個性的差別,所以教師要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教育。
關鍵詞:智力;了解學生;愛心
在我們實際教學中,我們會發現學習不好的學生不等于他們智力差,而恰恰說明他們不適應我們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教育方法所導致的。假如我們采取他們能接受的教育方法,那情景就不一樣了——使得他們一樣能成為好學生。
比如說,在我們實際教學當中,有哪些在學習、生活、進步方面存在偏差的學生,因為他們的行為不端,常常處在被老師冷落,忽視,甚至是歧視,致使他們破罐子破摔,真正成為了所謂的“差勁學生”。殊不知看起來這些學生最不值得愛的時候,恰恰就是他們最需要愛的關心的時候,有許多這樣的學生,在老師愛心的感召下,重新樹立了自信心,走出了低谷,一躍成為最優秀的學生。
誠然,我們做教師的要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就應該深入了解學生,找出學生自身出現問題的原因,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在現實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根據每個學生的個性差異,采取適合他們的教育方法。這叫“對癥下藥”,這樣做才能“藥到病除”啊!我們要對自己的學生負責,真心實意來做他們的朋友,放下教師的架子,主動接觸學生,了解他們的需求,對他們的學習、生活行為進行全面觀察,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學習和思想上出現的問題,讓學生感到教師的溫暖、關愛和友善。這樣會使學生產生積極向上的動力,產生一些所謂的正能量,使得所謂的差生變成好學生,激勵學生掀起比、學、趕、幫、超的學習競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我想一個好教師不僅要有淵博的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要為學生創設一個寬松愉快的學習氛圍。
還有,我們做教師的要真心去愛自己的學生。這個不可缺啊!我國古代的偉大教育家孟子就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要把學生當成像對自己孩子那樣看待,讓學生覺得你是他們最可愛的人,最信賴的人,你贏得了學生的心,你就贏得了教育的成功。學生就聽你的話,就會按照你說的去做,在你的愛心引領下,學生定會走向成功!
總之,愛心的力量是偉大的,它讓人感到熱愛、溫暖、美好。因材施教也離不了,因為它是一種信任、一種鞭策、一種尊重,更是一種能觸及靈魂、動人心魄的無形動力。
參考文獻:
張彥.因材施教,促進全面發展[J].教育界,2010(4).
(作者單位 吉林省梨樹縣白山鄉中心校)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