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敢
摘 要:“高級維修電工實訓”是機電專業必設課程,培養高級電工所需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本課程特點是理實一體,知識難度高,技能要求嚴格,學習有一定難度。
關鍵詞:維修電工;優化結構;反饋分組;興趣引導
一、優化知識結構
高級維修電工課程的內容比較多。高級維修電工的知識內容大概分為:三菱PLC編程,硬件電路的連接,變頻器的使用,銑床和磨床的排故。在講授知識的過程中,發現學生按部就班,教什么就學什么。對高級維修電工沒有一個全面的認知。所以,對整個知識結構做了一個優化。
1.將知識分成三個部分,三個部分之間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制約。三個部分為PLC控制電機運轉,變頻器調速電機控制,機床排故訓練;
2.每個部分之間,由淺入深,讓學生慢慢進入狀態;
3.三個部分學習后,將知識綜合起來,考查學生的整體思維和能力。
實踐表明,第一個部分PLC控制電動機的運行,這部分知識難度較大。首先從電動機的手動控制,再轉化為自動控制。如:學生在接完三相異步電動機點動控制線路,調試結束后,迅速轉入PLC控制。第一步將控制電路改造成由PLC控制。PLC基礎指令的編寫,程序的下載。整個過程需要老師耐心地指導,學生第一次不明白,那就進行第二次實驗。直到建立起一個清晰的系統概念。在整個實訓過程中注重各個知識脈絡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構建整體清晰的知識脈絡。
二、探索新穎的教學方法
新穎的教學方法不僅使學生迅速地掌握知識,更讓老師的教學過程更加輕松和愉快。
1.興趣教學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雖然知識點非常難學,但是有一些同學對編程和調試電路產生了興趣。有一次,學生問:老師,我能不按您的思路編寫程序,嘗試一下用自己的想法編寫。教師同意了,結果他在實驗室編程,忘了什么時候下課。第二天,學生真的編寫出了一套程序,而且能夠實現整個功能。程序的結構不是很完美,所以我接著和他一起探討程序優化的問題。他很開心。就是這種興趣的帶領,整個班級的學習氛圍非常好。即使沒有興趣的同學,也帶動著完成了基本的學習任務。這些學生畢業之后,受到了很多企業的歡迎。
2.時時反饋教學方法
在一開始的實訓中,發現由于部分學生的誤操作,導致設備的嚴重損壞。不僅浪費了資源,也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學中發現,何不將這些誤操作記錄下來,通過拍照或者拍攝視頻來記錄。也可以拍攝一些非常規范的操作習慣。在本課程總結的時候與學生一起回顧記錄下來的誤操作和規范操作,這時發生過這些情況的學生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加以改正。沒有發生過錯誤的學生也認識到了誤操作的嚴重性。
下一批學生來實訓的時候,動手實踐之前,將之前收集的誤操作視頻和照片一一直觀地展示在他們面前。學生很有感觸,并在操作的時候更加規范自己的操作習慣。這個方法有了非常好的效果,新一批學生誤操作的發生的幾率大大降低了,而且設備的損壞率也大大地降低了。這樣不僅提高了教學成果,也節省了學校維修工作組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3.互動教學方法
互動就是老師和學生一起探討知識、一起解決難題。實訓中,經常會出現很多的故障。這個同學的三相電機缺相,另一個同學三相電機不運轉,還有的同學的程序下載不了。每次出現問題的時候,很多同學之前就是不斷地叫老師,這個不行了,那個不好了。一節課下來,老師暈乎乎的。
后來發現,當學生出現問題的時候,不需要立刻幫忙解決。讓他和當場實驗的同學一起先解決,期間可以向老師咨詢意見和解決方案。通過這樣的引導,學生自己發現了問題,并解決了問題,對于他們來說這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這也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老師和學生在不斷地交流互動中,學生學會了電路的檢測方法和故障分析方法。學生的自學能力才是一種真正的能力。交流互動中,更加拉近老師和學生的距離,將學習變成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三、學生學習方法的引導
學生的學習方法也十分重要。好的學習方法不僅能很有效率地完成學習任務,也能讓學習過程充滿樂趣。
1.建立學習小組
建立學習小組,即讓學生在小組中能夠互幫互助,一起完成學習任務。分組的時候注意學生之間的搭配,盡量在每個小組里安排一個學習比較好,能夠起帶頭作用的學生。并且在考核的時候,將小組的平均分作為考核的一項指標。這樣小組內的組員會互相幫助和互相督促,一起完成學習任務。
2.學生充分利用網上資源
現在學校和家庭中,電腦已經非常普及。學生的生活也與互聯網密切相關。在課程中設定一些思考題,讓學生用網絡資源來完成作業,并且分組對比,看哪一組分析得最準確。這種作業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充分利用網上資源進行學習。
在校園網建立一個適合學生進行網絡學習的高級維修電工教學系統。學生上網可與教師進行實時性、交互性答疑。系統也可提供自動答疑服務,或通過電子郵件同教師進行交流和討論。
總之,高級維修電工實訓是一項非常具有挑戰的教學實踐活動,對師生雙方面都是一個挑戰,但更是一個機遇。筆者認為,“以人為本”“提高教學效率”應是師生共同的目標。高級維修電工實訓課程應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引導學習方法,堅持物為人用,著力培養學生終身受用的電工學素養、工程意識與創新精神。
參考文獻:
[1]孫克禮.丁勝電工技能實訓教學之我見[J].中國科技信息,2008(12).
[2]茅小海.以任務為引領的維修電工實訓理實一體化教學[J].職業,2011(2).
(作者單位 江蘇省昆山第一中等專業學校)
編輯 代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