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秀
摘 要:教育教學的兩大主體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直接影響到教學的效果,特別是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良好的師生關系是非常關鍵的,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簡要論述小學語文教學中建構良好師生關系的有效策略,旨在為廣大同仁提供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關注細節;平等對話;評價系統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堂教學關乎整個教學的成功與否,因此,它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形勢下,在新課改與素質教育進一步實施的影響下,小學語文教學模式也得以改進,可以說,這是一種必然的發展趨勢。其中,教師在教學中注重良好師生關系的建構,能夠大大地提高教學質量,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需要注意的是,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關系的意義是非常明顯的。
一、教師應當關注細節
可以說,一切事物都存在于細節當中??匆粋€人,主要考查他的一些細節。當然,做任何的事情都應當立足于細節。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注意一系列的細節,并且實時地反饋,以使學生明確教師是關注他的,從而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對于教師而言,學生的眼睛是非常關鍵的,這是由于眼睛能夠體現人的內心世界,透過學生的眼神,教師就能夠清楚學生在思考什么。當然,學生也能夠透過教師的眼神,讀懂教師的意思。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更加擅長這方面的觀察。在教師提問學生,下面的學生積極主動地回答問題的時候,教師尤其應當注意,這是由于在有些時候倘若教師不給某一個學生回答問題的機會,那么就會打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時刻地關注學生,尤為關鍵的是,教師應當具備比較強的洞察能力,從而更好地理解每一個學生,為良好師生關系的建構奠定基礎。
二、師生之間進行平等的對話
新形勢下良好師生關系的建構,需要以師生個性的全面溝通作為前提條件。良好師生關系是師生之間互愛的必然結果,它要求教師和學生切實進行心靈上的交流和溝通。教師應當用自己的真情面對學生和愛護學生,一定要注重付出,對待學生一律平等,不可以厚此薄彼,特別是針對那一部分學困生來講,教師應當多多關懷和激勵他們,并且對他們充滿自信心,真正指導和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學習難題。只有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才能夠促進良好師生關系的建構。其中,師生交流和溝通的重要平臺就是平等對話,師生之間只有進行平等的對話,才可以實現教學課堂互動的意義。教師尊重學生的觀點,以使學生切實體會到一種親切與平等,從而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為良好師生關系的建構奠定基礎。在小學語文教學,特別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師生對教材文章的解讀,可能存在不相同的見解,這就要求教師和學生平等對話,從而在對話中加強交流和有所發現。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特點,對相同的文章可能有自己獨特的看法,這就需要教師以學生作為立足點,以學生作為視角看待問題,從而找
到解決問題的策略或者是方法,尤為關鍵的是加強了跟學生的
交流。
三、健全小學語文教和學的評價系統
1.注重評價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僅僅注重評價結果,也就是往往通過考試成績或者是分數的高低來進行評價。然而,學習屬于一個系統和完整的工程,不管是從學生的進步和成長、小學語文課程的特點以及良好師生關系的建構上來講,注重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是非常關鍵的。
(1)注重評價學生的學習習慣
一方面,重視評價學生的自學習慣。語文的自學要求學生形成課前的預習的習慣、應用工具書的習慣、質疑和復習的習慣,自主思考的習慣等,教師需要啟發學生形成良好的自學習慣;另一方面,重視評價學生對語言文字的學習興趣,這是因為學習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
(2)注重評價學生的參與熱情
一方面,注重學生的參與改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要求學生對教學知識進行合理的取舍以及編寫補充等。與此同時,重視語文活動課與常規課的統一,體現出活動課的優勢,以使學生能夠自主學習,而教師轉變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另一方面,注重調查反饋。教師以座談、問卷等一系列的方式,了解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情況,重視反饋和接受學生提出的意見,從而激發學生的主人翁觀念,將教與學聯系起來,進而主動和教師配合,好好學習。
2.重視激勵學生的課外學習
語文知識的學習,通常都是依托教材的,然而相同的教材在不同學生的手中,成就是有高下之分的,這是受不相同的課外學習所影響的。為此,教師務必啟發學生開展課外閱讀,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語文素養,實現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中良好師生關系的建構,需要教師不斷地關注學生,對待所有的學生一律公正和平等,加強跟學生的交流和溝通,并且注重教學評價。只有如此,才能夠使得小學語文教學課堂充滿生機。
參考文獻:
[1]朱量.淺談如何構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J].新課程:教師,2010(5).
[2]孫栩洋.課堂溝通:建立和諧師生關系的“心靈之橋”[J].成才之路,2010(13).
[3]蔡思燕.新時期師生溝通策略的研究與實踐[J].考試周刊,2010(51).
(作者單位 江西省廣豐縣洋口鎮小學)
編輯 代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