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生
為了更能說明比值評價方法,我們將通過文字敘述、圖例和軟件演示三個方面來闡述,重點談方法,具體實驗操作、軟件使用以及配套的成績模板、分析等。當然,這種評價不是單一評價文化課成績,而是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可評價德智體美各個方面,能量化的均可使用。
一、目的
為了促進學校教師的不斷發展,逐步建立起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評價以“發展性”理念為指導,力求實現從“管理人就是制約人”到“管理人就是發展人”的觀念轉變。本評價方式強調幫助教師對自己教育行為進行分析和反思。幫助教師認真思考學生及有關人員的評議和對自己的評價,并通過與學生的交流,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突出評價的激勵和調控功能,激發教師不斷進步和實現自我超越。
二、比值的含義:一個數量與一個數量的比
“比值”是指學生每次考試成績,把班級或年級前三名的學生成績的平均分比值確定為“1”,其他學生則以自己的成績除以班級前三名的學生成績的平均分成績所得商,即該生的比值。這種評價方法能引導老師和學生更加注重自我評價。而且,這種評價方法的使用,淡化了名次的效應,使學生不用沉浸在與別人比的陰影下,而是把主要的精力用在自己的學習成績的審視上,成為學生追求的目標。
三、評價理念
成功教育理論之“做最好的自己”。激發師生的無限潛能,讓每一個老師和學生抬起頭來,走向成功、成才之路。不必為過去的無知失望,也不必為昨日的落后彷徨,每天進步一點點,日積月累,誰都能創造奇跡。讓“我不是最好的,但我可以是進步最快的”思想,成為學生發展的原動力。
四、評價原則
1.評價必須公正,能經得起教師和學生的質疑;既然是評價就要經得起老師的驗證,如果一種評價自己做出來,自己明知道他漏洞百出,信度不夠,其價值可想而知。
2.符合新課改理念,把促進教師和學生發展,作為評價的主旨;
3.符合現時代學生家長的思維或是貼近他們現在對教師和學生評價的認知。
需要說明:評價要具有時代性。評價再好,如果與老師和家長的現實評價的認知距離過大,那成功率不會太大的,即使成功,效果也不一定會好。所以,我們要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才能有理由去實施。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左旗教師進修
學校)
編輯 代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