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
摘 要:英語聽、說教學既是初中英語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評價英語教學質量的關鍵性指標。結合教學實踐經驗,就農村初中生英語聽說能力的培養之道進行了總結與歸納,旨在于促進農村初中學生英語口語水平及聽說能力的顯著進步與改善。
關鍵詞:農村初中;英語聽說能力;趣味課堂活動;尊重學生主體
英語聽、說教學既是初中英語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評價英語教學質量的關鍵性指標。可是,農村初中學生的英語聽、說水平現狀不容樂觀,這就要求農村的初中英語教育工作者必須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提供給學生多聽多說、聽說結合的良好機會與發展機遇。以此,全面而綜合地發展與培養初中學生的實際英語聽說能力。在多年教學過程中,筆者針對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培養之道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與實踐,并收獲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現將個人的做法與經驗總結公布如下,旨在于促進農村初中學生英語口語水平及聽說能力的顯著進步與改善。
一、創設趣味課堂活動,發展學生的英語聽說水平
1.游戲猜謎
受年齡因素的制約,初中階段的學生認知思維尚未真正發展成熟,因此,這一時期的學生大多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及探索欲望。我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就會經常有意識、有目的地利用學生的這一主觀心理學習特征,通過游戲猜謎的活動方式調動起他們對新知識、新內容的學習興趣及求知欲望。如,在教學be going to一般將來時這一英語基本時態時,我就向學生提出了“What am I going to do in the afternoon? ”這一問題,并鼓勵學生對我今天下午可能進行的活動進行大膽而合理的猜測。“Are you going to go swimming?”“Are you going to take a trip around the school? ”“ I think you are going to have a rest in the afternoon.”……針對這一問題,學生熱情參與、積極回答。如此,一來幫助他們實現了對于“be going to”這一英語時態知識點的更好認識與理解;二來借助游戲猜謎這一課堂活動,又促使學生真正做到了積極發言與表達,有利于他們自身英語口語水平及聽說能力的發展與進步。
2.課堂小故事
故事同樣是初中學生英語學習過程中喜聞樂見的常見活動形式之一。將教學內容與課堂故事充分融合,一來滿足了學生對于故事“寓樂于教”這一學習方式的需求;二來更促使他們在聆聽故事或者復述故事的過程中逐漸掌握一定的英語聽說技巧,著重發展自身的口語實際水平,而這對他們英語聽說能力的發展來說將起到積極的促進、推動作用。
如,白雪公主的故事眾人皆知。因此,我鼓勵學生在這一童話故事原有結局的基礎上,大膽發揮想象力與創造力,為這一故事續編一個與眾不同的故事結尾,并能以英語的形式在全班學生面前進行復述或者闡釋。這樣一來就充分誘發了學生的參與興趣及創作熱情,復述故事的學生講得活靈活現、有聲有色,聽故事的學生也都聽得認認真真、津津有味。如此狀態之下,借助課堂故事這一活動形式,切實提高農村初中學生的英語實際聽、說水平又有何難呢?
二、尊重學生主體,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
新課標實施以來,先進而優秀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等層出不窮,為初中英語教育教學注入了新鮮的活力與積極因素。這其中,尊重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越來越受到教育界的廣泛關注與認可,而這一理念的實施與普及,無疑對學生英語聽說能力及綜合素質的提升有著明顯而積極的促進作用。
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將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落實到日常教學實踐之中。首先,要培養學生認真傾聽教師英語發音的良好習慣,引導他們看清口型、發音位置等;其次,還要多聽英語材料錄音,總結與掌握英語中的語速、語調、輕重、爆破、略讀、停頓等內容,促使學生在形成良好傾聽習慣的同時,著實提高自身的英語輸入與輸出技能,進而實現英語綜合素質的提升與完善。
總之,提高農村初中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師日常教學過程中的長期探索與實踐,并結合農村學生的學習特征與需求,施以科學的教學方式及手段。唯有如此,方能為學生營造一個多聽多說的良好英語氛圍,也才能促使他們逐漸克服重重困難養成良好的聽、說表達習慣,進而真正實現英語口語技能及聽、說水平的大幅度提高與發展。
以上僅為我個人的粗淺認識與看法,希望大方之家能不吝賜教,給予我更多的建議與幫助,從而促使我教育教學的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何新華.淺談農村初中生英語聽說能力的培養[J].中學教學參考,2010(6).
[2]余祥斌.運用多種策略提高農村初中學生英語聽說能力[J].科學咨詢,2013(1).
[3]陳改娣.培養農村初中生英語聽說的良好習慣[J].考試周刊,2012(8).
(作者單位 重慶市第105中學校)
編輯 王亞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