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韜 孫晨榕
【摘要】營運資金管理是企業生產運營中資金管理的基礎,營運資金管理也是公司理財永恒的話題,因此營運資金是否存在有風險,風險是否能被有效的控制已經成為現代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因素。本文在闡述了營運資金有可能存在的若干風險的基礎上,深度剖析了能夠產生這些風險的原因,并在此基礎上針對性地提出了應對這些風險的控制策略。
【關鍵詞】營運資金 風險成因 風險控制
一、界定營運資金的風險
營運資金風險是指由于因營運資金(即一個企業投放在流動資產上的資金,具體包括現金、有價證券、應收賬款、存貨等占用的資金)的缺乏而對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所造成負面影響,導致經濟損失的可能性。現代企業面臨的最主要的財務風險便是營運資金風險,其可以分為以下幾種表現形式:
(一)貨幣資金風險
貨幣資金是企業中變現能力及流動性最強的資產。對于企業而言,保持一個最佳的現金持有量是必需的。貨幣資金的短缺會造成流動性的風險,而若是持有的貨幣資金過多,又會造成資金機會成本過高的風險、資金使用效率不足等會引發企業財務危機的各種風險。
(二)存貨周轉風險
存貨是企業重要的一項流動資產,它占用了企業大部分的流動資金。存貨的缺乏將導致企業無法正常組織生產和銷售活動,而積壓過多存貨又會占用企業大量資金,使企業承擔大額的儲存成本、訂貨成本,管理成本,從而使得營運資金尤其是存貨的周轉速度降低,使得營運資金的風險進一步加大。
(三)應收賬款風險
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為了擴大銷售、增強市場競爭力、減少存貨而采用賒銷的方式來促進銷售。應收賬款的形成,其實質就是一種賒銷,應收賬款的風險就是賒銷所帶來的。企業形成大量的賒銷,運用流動資金為客戶墊資,造成款項收回額度的不確定,即形成壞賬風險;或超過預期還不能確認回收金額,即有可能形成拖欠風險。
二、企業營運資金風險形成的原因分析
(一)企業經營的客觀原因
1.現金周轉速度減慢。現金周轉速度(即現金周轉速率)可以直接影響營運資金的數額。現金周轉速度越快,營運資金的利用效率就越高;反之,現金周轉速度越慢,營運資金的利用效率就越低,會增加對營運資金的需求,此時若企業的儲備資金不足,或不能及時的借入資金,就會使得營運資金的規模無法滿足企業正常運營的需要,造成營運資金的缺乏,從而導致風險的產生。
2.擴大銷售規模。由于生產經營的需要,企業會不斷擴大銷售規模,此舉在給企業帶來更多盈利同時,也需要更多的營運資金,若在企業擴大銷售規模的同時,企業營運資金的供給跟不上,便會使企業面臨營運資金不足的問題。因為銷售規模的進一步擴大,企業需要滿足其規模的營運資金,如果不能保證足量的營運資金,則有可能使得企業超負荷運營,從而導致營運資金風險的產生。
(二)企業管理方面的主觀原因
1.營運資金管理不科學。企業營運資金管理混亂,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例如由于企業風險意識與現實觀念有一定的差距,造成應收賬款監管不嚴,貸款長期掛著不沖銷,既不發催收又不計提壞賬準備,導致資金回收困難;缺少科學合理的存貨管理辦法,導致存貨管理混亂,存貨積壓過多,沒有定期監督檢查,造成資金的大量占用,形成過高的資金成本。
2.企業盲目追求高資金利潤率。現代企業多追求快速的發展,傾向于將企業進一步做大做強,致力于追求高資金利潤率,尤其是看到行業資金利潤率高于社會平均投資報酬率時,容易產生不夠理性的投資行為,會造成長期投資擠占營運資金,將大量資金投資于長期項目,而造成營運資金的短缺,從而大大減弱了資產的流動性。
3.職能部門缺乏協調。企業內部各職能部門必須做到協調一致,才能夠避免營運資金的風險。不論是財務部門,管理部門還是統計核算部門必須保證信息傳遞的一致性。否則,部門之間信息不暢,行動決策不一致,也會導致營運資金風險的產生。
三、營運資金風險控制策略
(一)加強營運資金的日常管理
1.強化貨幣資金風險管理。首先要重視貨幣資金的安全管理,要建立良好的內部控制機制,降低貨幣資金被私自挪用、非法侵吞、詐騙的風險;其次,應按照公司的經營管理范圍和現金管理特點,確定最佳現金持有量,加強對現金的短缺成本和置存成本的控制,提高現金預算,采取多渠道融資,盡可能的保持財務彈性。
2.加強存貨資金管理,加強對存貨資金的規模和周轉速度的控制。重點控制存貨置存成本,避免因存貨占用大量資金而帶來營運資金壓力。控制存貨資金的有效方法主要包括:一是采用經濟訂貨批量模型,確定存貨成本最低時的采購批量,編制存貨資金計劃,以便合理確定存貨資金的占用數量。二是采用ABC分析法加強存貨資金歸口分級控制。對存貨各項目按種類、品種、規格分主次重點進行控制。
3.加強應收賬款的管理。首先,在賒銷形成前,就要對客戶有盡可能詳細的評級,利用5C評估法進行定性分析,建立客戶的評級體系,以降低信用風險。其次,對于已經形成的應收賬款,要進行賬齡分析,提取合理的壞賬準備,還要加強企業應收賬款的收款工作,以降低企業應收賬款風險。
(二)制定長遠的投融資戰略規劃,并據以協調各部門工作
企業的投資、融資以及營運資金的管理應當依據企業的長期目標來開展。應制定企業遠期的經營戰略及投融資戰略,并分階段實施,做到有的放矢,使企業能夠長期保持最佳資金持有量,進而做到企業內部各職能部門之間協調統一有序進行工作。
(三)建立企業營運資金風險預警系統
營運資金風險預警系統是以企業信息化為基礎,并以企業會計報表、經營規劃及其他相關財務資料為依據,利用基本財務原理,采用建立數學模型、概率與數理統計等方法進行預報警示。建立營運資金風險預警系統,為企業管理營運資金風險提供了控制工具和量化分析參考,也為企業風險管理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法。建立企業風險預警系統,為企業建立營運資金風險管理長效機制提供了工具,一旦預警,企業便可對現有經營管理進行合理調整,將風險降低至企業可接受的范圍之內,防患于未然;同時,也為從宏觀方面衡量一個行業的營運資金風險提供了統一口徑的定量標準,為制定化解風險的經濟政策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郭志剛,劉紅心.化解營運資金風險五招[J].經營與管理, 2006,(6).
[2]張英.營運資金風險分析與控制[J].科技信息,2009,(3).
[3]羅福凱,車艷華.公司營運資本日常管理的改進[J].財會通訊,2006(7)
[4]賀紅恩.營運資金管理的風險及對策[J].財務與審計,2011,(3) .
[5]楊小舟.中國企業的財務風險管理[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0.
作者簡介:王韜,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人文社會科學系,講師;孫晨榕,英達熱再生有限公司區域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