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微企業是國民經濟活動中的有機組成部分,在增加就業、推動經濟增長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目前地方商業銀行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過程中還存在著定位不明確、小微金融產品與服務不足等問題,因此,有針對性提出地方商業銀行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對策建議具有現實指導意義。
【關鍵詞】地方商業銀行 小微企業發展 對策建議
一、地方商業銀行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意義
(一)小微企業對推動經濟增長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來,中小微企業的發展已經成為財政增收、居民致富的重要源泉。據統計,我國中小企業創造的最終產品和服務價值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總量的60%,納稅占國家稅收總額的50%,中小微型企業完成了65%的發明專利和80%以上的新產品開發。小微企業與大中型企業互補、互動,構成了市場經濟體系的微觀基礎。可見,小微企業在推動經濟增長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成為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基礎。
(二)小微企業是提供新增就業崗位的主要渠道
發展實體經濟的一個重要目的是改善民生、促進就業,相對于大中型企業,小微企業創業及就業門檻低,主要分布在勞動密集型產業,具有很強的吸納就業能力,提供了我國近80%的城鎮就業崗位和90%的新增就業崗位,是保障民生和提高居民收入的重要力量。
(三)小微企業是企業家創業成長的重要平臺
所有成功企業家都有從小微企業逐步成長的經歷,小微企業為鍛煉經營管理人才、培養企業家精神提供了平臺。我國小微企業在創業、發展過程中不斷加強學習、管理和創新,一大批優秀企業家和技術管理人員不斷成長,成為我國實體經濟發展的人才支撐。
二、地方商業銀行支持小微企業發展所面臨的問題
(一)地方商業銀行地位不明確,自身經營目標不利于小微企業發展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地方商業銀行作為企業是市場的主體,追求自身的經濟效益,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這既是商業銀行自身的要求,也是市場經濟的要求。地方商業銀行從勞動成本上考慮,基于中小企業融資需求“短、小、頻、急”的特點,同樣一個億的貸款,如果貸給大企業的話可能一筆就完成了,可是貸給中小企業的話則需要很多筆,每筆的操作手續與大企業基本一樣,而付出的勞動成本要高出很多,所以商業銀行在選擇客戶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是大企業;地方商業銀行從經營風險上考慮,基于中小企業與大企業在經營透明度和擔保能力上的差別,相應的商業銀行做中小企業授信業務比大企業授信業務承擔的風險要大,追求的利潤也要高,但在實際業務中商業銀行往往缺乏有關中小企業客戶風險的足夠信息,大規模搜集這些信息又加大商業銀行的管理成本和監督成本,降低了商業銀行的經營利潤,使地方商業銀行承擔較高的風險卻獲得較低的利潤,地方商業銀行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和實現自身的經營目標,更愿意選擇與大企業合作,不愿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
(二)小微金融產品與服務不足
目前,地方商業銀行紛紛推出了自己面向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品牌,但總體來看,業內產品的客戶定位大多在具有一定規模的中小企業,真正面向以個體工商戶為代表的小微企業的金融產品與服務仍然不足,同時,地方商業銀行面向小微企業信貸業務無論是產品設計還是擔保措施等契約條件均顯單一,不能滿足不同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
(三)小微企業信貸產品缺乏推廣性
地方商業銀行目前開展的小微企業信貸產品缺乏推廣性。很多小微企業信用等級太低,達不到某些信貸產品的要求。而如果以抵押或擔保方式進行貸款無疑使得小微企業承擔了較高的借貸成本,再加上銀行對小微企業貸款實行的較高的貸款利率,如此之高的融資成本使得小微企業的生存發展更加舉步維艱。因此,這些產品不適應大部分小微企業的融資要求,只能在少數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中展開,無法達到批量銷售。而且信貸產品的營銷手段、營銷策略、篩選客戶流程等沒有納入一種科學系統、有層次、有聯動效應的營銷平臺中,不利于小微企業信貸產品銷售和推廣。
(四)信用評價體系不合理
許多地方商業銀行沒有建立科學的信用評估體系,無法對不同類型的客戶采取相應的評價方法。小微企業因其經營規模小,抵御風險能力弱,如果實施與大型企業同一信用評價標準,必然信用不足,形成信貸門檻,從而無法滿足小微企業“少、頻、急”的貸款需求。
(五)信息反饋機制不夠完善
一些地方商業銀行的貸后檢查流于形式,客戶經理對企業所處環境及本身經營情況的重大不利變化反應不及時,貸款用途與抵押資產監管不到位,“重貸輕管”,使得貸后檢查未能達到預期的風險控制目的。同時,現階段地方商業銀行大多沒有建立完善的自動化信息管理系統,手工記錄與主觀判斷較多,不注重對小微企業貸款數據積累與信息管理,較難對不良資產進行風險預警與信息反饋,事前防范不足,增大信貸風險成本。
三、地方商業銀行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地方商業銀行應明確市場定位,把小微企業作為主要客戶
地方商業銀行應認真貫徹落實2009年發布的《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小微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加大對小微企業的資金政策扶持。從國外商業銀行目標客戶的劃分來看,中小商業銀行的目標客戶群是中小型企業和社區居民,大型商業銀行的目標客戶群則是大中型企業。由于市場定位明確,盡管可能存在重疊之處,但彼此在對方領域都不會形成比較優勢,因此不存在激烈的沖突。地方商業銀行首先應明確市場定位及戰略規劃,在小微企業領域形成領先的優勢地位,堅定不移地把發展小微企業金融業務作為自身發展的戰略目標,認真貫徹有保有壓的信貸政策,積極推進“綠色信貸”,對小微企業及其資金需求進行合理的分類和科學的投放,保證信貸資金真正用于解決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有利于擴大內需的小微企業的資金需求。其次,在日常營銷過程中,地方商業銀行應充分發揮本地化優勢,積累省內小微企業的“軟信息”,在企業真正提出融資需求時,能及時掌握企業信息,作出貸與不貸的決策。同時綜合考慮管理成本、利率、費率等因素,盡可能降低管理成本,進而提高資本收益率。第三,地方商業銀行應當在完善制度的基礎上,積極主動地去為中小企業服務,增加中小企業活力。
(二)加快產品創新,滿足小微企業客戶多元的金融需求
為了更好地根植地方,服務地方實體經濟,地方商業銀行應深入研究當地經濟發展特色,細分市場與客戶群體,研發基于供應鏈、產業鏈、地方產業集群等特征的批量拓展型金融產品,開發符合小微企業需求特點的專屬產品,不斷充實小微企業產品體系。并積極采用大宗商品、存貨、應收賬款、知識產權、保險權益、林權、生鮮貨品、經營權等擔保方式,破解小微企業擔保難或押品不足的“瓶頸”。
對于高新科技產業和電子商務領域小微企業的經營特點,地方商業銀行可以充分考慮企業經營記錄和未來成長空間,量身定制金融產品服務方案。比如中國銀行就與重慶渝臺信用擔保有限公司合作,研發推出了適合于IT行業配套的中小微型企業專屬融資產品——“中渝臺達”,為重慶市IT配套企業提供全方位、多領域的綜合金融服務。又如中行利用多元化服務平臺推出的“中銀創業通寶”、“中銀助業通寶”、“中銀展業通寶”3個產品系列,可以適應小微企業的經營特征與金融需求,并提供差異化金融服務,成為當地大批小微企業發展壯大的忠實金融伙伴。
(三)增強地方商業銀行對小微企業信貸產品的推廣性
為了更好地服務于小微企業,地方商業銀行在創新適合的信貸技術同時,也要推出大眾化的小微企業信貸業務品種,降低小微企業信貸的難度,減少小微企業信貸的成本,加強產品的推廣性。首先,這要根據本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和小微企業市場結構,具體開發針對不同產業、不同行業、不同商業圈、不同市場的金融服務與貸款業務品種,為不同類型的小微企業量身打造合適的信貸產品。其次,要將地方商業銀行對小微企業的營銷手段、營銷策略、篩選客戶流程等都納入一種科學的、有層次的、有聯動效應的營銷平臺中,進一步加強對地方商業銀行創新產品的推廣。
(四)構建內部信用評級體系
由于信息不對稱問題和監控成本高,小微企業信用評級在商業銀行管理中發展較緩慢,目前地方商業銀行的信用評級主要是針對大中型企業,而小微企業經營特點、發展路徑、風險表現形式與大中型企業不同,因此地方商業銀行要建立一套適用于小微企業的信用評級體系,來客觀地評價小微企業信貸風險,而不是僅在“門檻”方面進行控制。
(五)建立小微企業流程控制系統
通過提高信息科技水平,有效防止小微企業調查、審查、審批、放款等各環節的逆程序操作,確保一家客戶的貸款只進入此客戶的賬戶;通過信貸授權和審批控制,實現“筆筆清”貸款機制的實現和執行;通過貸款集中度和限額控制,防止同一客戶和同一集團客戶在不同機構進行多頭貸款,有效控制貸款集中度風險。
參考文獻
[1]徐東偉,王占軍.關于商業銀行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的對策探討[J].對外經貿,2011.
[2]陶永勇.地方商業銀行發展與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探討[J].理論與改革,2011,(02).
作者簡介:劉艷梅(1966-),女,新疆五家渠市人,任職于石河子大學商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金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