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月
【摘要】高校創業教育是一種開發和提高大學生創業基本素質,培養具有開創個性和能力的現代化建設人才教育。完善的創業教育體系是高校創業教育發揮功能的關鍵。目前,吉林省高校創業教育仍處于起步階段,存在著一些不足,制約著吉林省高校創業教育的進一步發展。為了迎接創業人才培養的挑戰,進一步發展高校創業教育,必須克服吉林省創業教育中的不足,構建完善高校創業教育體系。
【關鍵詞】創業教育 教育體系 構建
一、吉林省高校創業教育的現狀
我國的創業教育起步較晚,自清華大學1998年開設創業教育課程以來,僅有十幾年的時間。在這十幾年間,我國各大高校陸續開展了有關創業教育的課程。吉林省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之一,為了響應我國出臺的“創業帶動就業”政策的號召,2001年省內少數大學開始關注并研究創業教育問題,2004年開始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中正是立項研究高等學校創業教育問題,自此,吉林省各大高校開始在課程設計中加入創業教育課程。調查發現,2013年吉林省的畢業生大約有16.8萬人,就業率82.77%,自主創業的比例在0.5%左右,明顯比全國高校自主創業比例2%低。雖然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吉林省各大高校也開展了一些教育實踐活動,部分高校建立了大學生創業園、創業模擬基地等,高校創業教育采取的形式主要有組織講座、創業實踐、開展創業課程、進行設計大賽等。①雖然高校采取了不同的形式開展創業教育,但是從整體來看,吉林省高校創業教育發展較慢、發展也不平衡,還沒有形成成熟的教育體系,構建和完善吉林省高校創業教育體系具有重大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二、吉林省高校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高校學生思想觀念落后,對創業認識不足
雖然吉林省高校創業教育已經開展十幾年的時間,但是從目前的發展來看,高校學生依然存在著對創業的認識不足,思想觀念比較落后的現象。第一、大學生在畢業后首要考慮的一般是到政府機關或者事業單位去就業,創業一般是作為這些單位的“備胎”存在的,越來越多的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涌入了有限的職位中,競爭越來越大。第二、高校學生認為創業僅僅是自己辦公司、當老板,對于創業還處于比較片面的認識,沒有認識到到邊遠地區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為邊遠地區的經濟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貢獻力量也是一種創業。第三、高校學生沒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去創業,并沒有達到創業需要的知識、能力等要求。
(二)創業教育的課程建設存在缺陷
高校在開展一門課程時,不僅需要扎實的理論基礎支撐,而且還要有聯系實際的能力。②一方面,吉林省高校開展創業教育的形式一般是以選修課或者創業培訓班的形式,創業課程的內容對于創業意識的培養、創業知識的運用等方面存在不足。③另一方面,沒有專門的創業教育教材,很多高校創業教育的教材僅僅是對涉及到的學科知識的簡單堆砌,沒有專門的教材體系,嚴重制約著吉林省創業教育的開展。
(三)創業實踐教育發展緩慢
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高校在開展創業實踐教育活動單一,大多是開展各類創業競賽、組織一些創業大賽,而提供給學生社會實踐、企業實習的機會則比較少,學生的知識過于書本化,無法積累創業經驗。其次,創業實踐教育的實施效果不理想,很多創業實踐沒有有效的發展途徑,缺乏充足的資金支持,造成創業實踐教育實施效果不理想。最后,創業活動流于形式,一些高校為了發展創業教育也積極開展了各種形式的創業大賽、創業競賽,但是大多數學生僅僅是參與比賽,并沒有真正的將創業計劃付諸實施
三、吉林省高校創業教育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缺乏創業教育目標體系
造成高校學生創業觀念落后,對創業的認識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即有學生自身的原因,也有高校的原因。學生自身的原因是傳統的就業觀念造成高校學生對于創業的興趣不大。傳統的就業觀念以及社會的大環境來看,創業并不是就業,僅僅是副業存在的,受到這些觀念的影響,學生自身也認識不到創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學生認識不到創業的重要性,也是由于高校在開展創業教育時并不注重創業基本素質的培養,缺乏創業目標體系,高校學生并不具有創業的基本素質,造成高校學生沒有足夠的創業意識,并不具有創業的能力和必備的知識。
(二)尚未形成完善的創業課程體系
造成課程內容安排不合理、教材單一的最根本原因還是在于還沒有形成完善的創業課程體系。吉林省對于創業教育的研究還不夠深入,還不能滿足開展一門課程所需要的理論兼實踐、循序漸進開展課程的要求,使得很多高校在課程內容的設置上缺乏科學性。吉林省高校對于創業教育的認識還不夠深入,沒有將創業教育納入教學計劃,創業教育的內容也脫離了公共基礎課和專業課的內容。
(三)尚未形成完善的創業教育實踐體系
創業實踐是檢驗創業理論知識的唯一途徑,也是對課程建設的延伸和完善。吉林省高校在開展創業教育時,傾向于創業理論教育,忽略了創業實踐教育,導致創業實踐教育發展緩慢。高校的創業教育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必須具備足夠的實踐經驗,吉林省的高校創業教育跟企業的聯系不足,造成創業教育缺乏真實性與有效性。另外,高校為了開展創業教育,組織的創業競賽等活動,因沒有提供完善的賽后幫助機制,造成大學生的創業計劃因沒有明確的方向而擱淺,進一步阻礙了創業實踐教育的發展。
四、吉林省高校創業教育體系的構建
高校開展創業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大學生的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解決就業難的問題。然而由于吉林省高校創業教育理論發展的限制,高校在開展創業教育時存在很多問題,這些問題制約著省內大學生創業的發展,為了使高校創業教育的目的得以實現,必須加強吉林省高校創業教育體系的構建。
(一)完善創業教育目標體系
高校在開展創業教育時,首先應明確開展創業教育的首要目標是為了培養大學生創業的基本素質。牢牢把握住這個主要任務,積極完善創業教育目標體系,才能為高校創業教育的開展提供方向。完善創業教育目標體系應該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創業意識、創業品質、創業能力、創業知識。創業意識是指在創業實踐活動中對創業者起動力作用的個性心理傾向,集中表現創業素質中的社會性質,是創業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創業品質是對創業者的創業實踐過程中的心理和行為起調節作用的個性心理特征。創業能力是指創業者在創業實踐活動中體現出來的影響創業活動效率,保障創業實踐順利進行的必備心理條件,是影響和制約創業實踐活動最直接的因素。創業知識創業者在創業實踐中所具有的知識結構和素養,決定著創業者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④這四個方面具有獨立的地位和價值,共同構成完整的創業教育目標體系,缺少任何一個方面,都會影響其他因素的展開。
(二)健全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是在創業教育目標的指導下,通過課程加以落實的。健全創業教育課程體系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1.創業課程體系設置規范化。根據創業學習和實踐的重要程度不同,創業課程的設計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基本素質課程、能力培養課程、實踐教育課程。基本素質課程主要是培養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必須具備的創業意識、創業知識、創業能力、創業品質,讓學生具備創業意識的基礎上,了解基本的創業知識,充分發揮創業能力,最終達到培養學生創業意識的目標。能力培養課程主要是將基本素質課程中學到的創業知識轉化成創業能力。實踐教育課程主要是學生通過參加豐富的創業實踐活動,將創業理論知識與創業實踐有效的結合。⑤
2.健全創業教育教材體系。創業教育教材的選擇對創業教育的開展至關重要。吉林省各個高校在選擇教材時,應針對自身不同的情況,采用適合自身創業教育發展的教材,選擇不僅吸收優秀的國外創業教育的先進理論,而且結合社會成功人士經驗的教材,對這些教材進行規劃,合理應用,最終形成適合吉林省高校創業教育發展兼具自身特色的教材體系。
(三)構建創業教育實踐體系
高校創業教育分為兩個方面: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課堂教學通過課堂將理論知識和基本方法教授給學生,以達到培養創業基本素質的目的,而實踐教學則是教學生如何在實踐中運用專業知識和基本方法。為了達到創業教育與實踐活動的有效統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構建創業教育實踐體系。
1.創建模擬創業公司。通過學生在眾多行業中尋找商機,制定創業計劃,組件創業公司,進行創業管理等過程模擬公司運營的全過程,讓學生了解創建創業公司的實際情況,積累創業經驗。通過自己創建模擬創業公司,學生真實地感受公司運營活動,將課堂教學中學到的知識用到實踐教學,加深理論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2.創建創業教育實踐基地。創業教育不僅需要課堂知識的傳授,還需要課外配套設施的配合。創業教育實踐基地為學生創業提供一個實踐的平臺,是其不可缺少的手段。高校創業教育實踐基地需要政府機關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在建設過程中,給予高校政策、資金等方面的支持,實現高校培養大學生創業和企業吸收培養的大學生的共贏,達到促進創業教育發展的目的。
注 釋
①盧偉峰.《淺談吉林省高校創業教育的新形勢》.載于《高校講壇》,2013年第3期。
②段華洽,金俊杰.《我國高校創業教育體系研究》.載于《群文天下》,2012年第10期下。
③劉國鳳,盧婧.《吉林省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問題分析及對策》.載于《職業技術教育》,2013年第23期。
④趙志軍等.《吉林省創業教育體系構建與實施研究》.吉林省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⑤段華治,金俊杰.《我國高校創業教育體系構建研究》.載于《群文天下》,2012年第10期下。
參考文獻
[1]盧偉峰.淺談吉林省高校創業教育的新形勢[J].高校講壇,2013(3).
[2]段華洽,金俊杰.我國高校創業教育體系研究[J].群文天下,2012(10).
[3]劉國鳳,盧婧.吉林省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問題分析及對策[J].職業技術教育2013(23).
[4]趙志軍等.吉林省創業教育體系構建與實施研究,吉林省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