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玉斌
【摘要】煤炭作為我國的主要能源之一,對我國的經濟發展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隨著環境保護理念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可持續發展政策才是經濟發展正確的方向。我國的煤炭企業之前往往是采取、粗放型,高耗能,高污染的經濟管理模式,不利于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制約著企業的長遠發展。要想保證煤炭企業循環發展,必須實現煤炭企業經濟管理的規范化,優化產業結構,改變煤炭經營理念,本文對煤炭企業經濟管理模式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對應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煤炭企業 經濟管理模式 問題 規范化 措施
引言
當前我國煤炭企業經濟管理模式比較混亂,沒有形成規范化的管理制度,沒有根據煤炭能源生產的區位優勢,建設相關產業基地,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這也就導致了煤炭運營成本的增加。此外,煤炭企業自身內部的經濟管理機構不健全,煤炭企業并沒有將循環經濟發展的策略作為企業發展的根本。煤炭企業需要完成從粗放型向集約型發展的經濟管理模式轉型,才能確保煤炭企業的長遠發展。
一、煤炭企業經濟管理模式存在的若干問題分析
(一)不完善的管理制度
近年來我國經濟管理制度剛剛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完成轉型過渡,煤炭企業在企業經濟制度的轉型中,沒有對煤炭企業經濟管理制度進行改革和完善,制度的落實工作也沒有做到位。雖然煤炭企業完成了經濟轉型,但其實內部經濟管理方式依然在走老路,這種制度是與當前煤炭企業的發展不適應的,不利于企業經濟的發展。除此之外,對于煤炭企業經濟管理制度規范化的監管工作也不到位,沒有形成與之相對應的完善的監管體系,不利于企業的循環發展。
(二)煤炭行業整體結構混亂
煤炭企業在對煤炭開采過程中,注重的是經濟效益,導致我國煤炭企業的煤炭開采工作處于一種粗放型的地位。此外,煤炭資源的加工形式比較單一,資源利用率很低,這些都是煤炭企業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結構所導致的,沒有形成煤炭開采、加工、利用的完整產業鏈,實現資源的合理化利用。煤炭企業生產運輸成本的增加,直接影響著煤炭企業經濟的循環發展,制約著煤炭企業的發展。
(三)煤炭企業財務制度不完善
財務管理制度在企業經濟管理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企業財務制度的管理工作涉及到企業的各個系統,對整個煤炭企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是,很多煤炭企業對企業財務管理制度沒有充分重視,出現了財務管理混亂的現象,企業對于財務管理的理解很片面,財務管理制度指的不僅僅是會計管理,企業也不會正確應用財務管理,財務管理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地位也不明顯。企業只是把煤炭生產,安全工作,以及煤炭銷售量作為企業的重點關注對象,這就導致了企業內部財務混亂,資金使用不合理,給企業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缺乏對資金的有效監管,甚至出現了企業內部貪污腐敗的現象,造成了內部財務混亂,制約著企業的發展。
(四)生產運輸設備落后,技術水平低下
煤炭企業在進行煤炭開采運輸過程中,機械化水平還比較低,我國的煤層地質條件卻又很復雜,煤炭開采技術也比較落后,導致煤炭開采過程難度大、成本高,直接影響了煤炭企業的經濟發展。在煤炭加工方面,煤炭企業的加工利用率很低,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資源浪費嚴重。同時煤炭作為一次能源主要應用在燃燒發電,化工,建筑等領域,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煤炭資源的加工方式單一,缺少煤炭深加工,精細加工。
二、規范煤炭企業經濟管理模式的有效策略分析
(一)改革傳統的管理模式,嘗試新式管理制度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市場經濟起到了主導作用。煤炭企業的傳統的管理模式應經不能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不適應企業的發展,不能滿足市場經濟的需求。所以煤炭企業應該大刀闊斧的改革企業的經濟管理模式,有煤炭企業經濟管理制度來規范企業行為,實現企業內部管理的穩定。杜絕煤炭企業經濟管理制度的形式化,要切實落實制度的實施工作,引起各個部門負責人的重視,用制度去規范行為,實現煤炭企業經濟管理模式的規范化,促進煤炭企業形成穩定的內部結構,推動煤炭企業的經濟發展。
(二)梳理產業經濟結構,規范產業鏈條
在煤炭企業煤炭能源開采、運輸、加工的過程中,要根據資源所在的區位優勢特點,合理布局煤炭的運輸,加工產業,通過在礦區興建工業園區的方法,把資源整合在一起,使煤炭能源的生產加工運輸實現一體化,形成完整的產業結構,實現煤炭資源的高效利用,同時減少了環境污染,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除此之外,我國還需要引進外國先進的設備,學習先進的煤炭開采,運輸,煤炭加工技術,優化企業配置,提高企業的生產力。通過規范化的經濟管理,形成煤炭企業的規范有序的運作,與相關產業形成穩定的產業鏈條,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三)重視煤炭企業財務制度的完善與人員職能
財務管理工作對于企業內部經濟的管理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應該被企業重視,改變傳統的財務管理思想,企業的發展離不開財務的合理運用,所以對于企業財務人員的應該給予其權力職能,使其參與到企業經營的決策中來。對于企業經濟的使用,企業財務人員通過財務運作能夠規避經濟風險,保護公司資本。同時,相關的財務制度也必須完善,做到有制度可遵循,實現內部財務管理工作的規范化,而且需要做好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監管,做到企業內部財務的公開化,規范化運作,促進企業的發展。
(四)完善經濟管理工作的評估工作
煤炭企業在企業經濟管理工作完成后,需要對企業經濟管理措施進行相關的評估工作,確保企業的經濟管理工作實施的落實工作做到位,能夠促進企業經濟的發展。同時評估也能發現企業經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然后通過不斷的改進,實現煤炭企業經濟管理模式的規范化,促進企業經濟發展。
(五)企業經濟管理人員的優化配置
要實現內部經濟管理的規范化,企業經濟管理人員必須受到過經濟管理的專業教育,并且增加日常的培訓工作,培訓結束后進行統一考核,通過不斷的學習,養成規范的企業經濟管理意識。同時,企業經濟管理人員需要對企業經濟活動起到監管的作用,落實企業內部經濟監管制度,完善的人力資源配置能夠給企業經濟管理提供保障,促進企業內部經濟運作的穩定。
三、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現代煤炭企業需要與時俱進,運行企業規范化的經濟管理模式,完善企業內部的管理制度,優化產業結構,學習先進的技術,引進先進的設備,才能提高企業效益,促進企業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廖錦章.淺談現代企業經濟管理模式的規范化[J].中國商界(下半月),2010,06:261-262.
[2]孫磊,李培哲.基于循環經濟的煤炭企業管理模式研究[J].能源技術與管理,2008,06:119-121.
[3]孫磊.煤炭企業循環經濟管理模式構建研究[J].潔凈煤技術,2008,06:8-10+83.
[4]竇文鈺.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經濟管理模式的思考[J].商,2013,10:15.
[5]陳葆春,楊亞,丁新平,劉偉. 煤炭企業職業衛生狀況及管理模式的調查研究[J].安徽預防醫學雜志,2004,03:131-134.
[6]張德龍,劉道園.煤炭企業經濟管理創新研究[J].煤炭經濟研究,2012,08:69-7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