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芳
【摘要】我國政府會計制度的改革在現有的市場和制度下,改革進展緩慢,面臨著很大困難。本文通過分析政府會計改革的必要性,并對面臨的問題加以論述,并提出一些建議和措施。
【關鍵詞】政府會計政府會計改革政府職能轉換
從2000年以來,我國開始啟動新一輪的政府會計改革,旨在建立現代意義上的政府會計,以適應社會發展,完善政府會計制度體系。很多方面都需要討論和研究,比如“引入應計制基礎”“建立基金會計模式”“構造政府預算會計”“建立政府會計準則”“建立政府成本會計”“完善政府財務報告”“建立政府管理會計”等。本文主要從政府會計改革的必要性,以及面臨的困難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一些建議和措施。
一、政府會計改革勢在必行
第一,發展責任政府和服務政府,需要提高財政的透明度和執政的公信度。隨著我國政府職能的轉變,我國政府致力于建立服務政府和責任政府理念。建設服務型政府意味著,政府應服務于人民,人民有權對政府職能履行的情況進行評價,通過人民的評價和反饋,從而降低政府成本,提高政府辦事效率,從而提高政府的執政水平。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與公信力則意味著,政府負有公共受托責任,承擔對國民披露其職能履行情況的義務。為了提高財政透明度,加強政府執政的公信力,充分履行政府的公共受托責任,在優化我國現行的預算會計系統的同時,逐步建立專門的政府會計系統,這就需要進行政府會計方面的改革。
第二,降低政府債務風險,優化政府會計環境。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我國地方政府的債務規模在擴大,原有的政府會計核算方法不能有效的突出和解決該問題,因此需要一套完整的政府會計核算體系和財務報告體系,對政府的債務進行全面的和提供的確認、核算和報告,進而加強政府財務控制能力,有效降低政府的債務風險。
第三,現行政府會計核算方法簡單粗放,在成本核算和績效評估方面存在很大的缺陷。現行的政府會計核算方法主要采用的收付實現制,主要強調的預算和支出之間的配比,并不考慮過分強調成本在整個資金運用過程中的作用。隨著我國政府致力于建立績效政府,不僅需要強調預算和支出,還需要兼顧資金運用的效率。
總之,目前的政府會計核算方法屬于簡單粗放型的核算系,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我們需要建立一套科學系統的綜合核算方法。
二、政府會計改革面臨的問題
政府會計改革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大的阻力,這些阻力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
第一,沒有固有的模式可以提供參考。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并不完善,政府會計改革還處于摸索階段,不能貿然的推動改革的步伐,也不能盲目的全面借鑒和吸收國外的經驗。每個國家的經濟情況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因此采用什么樣的政府會計核算體系也沒有固定的參考標準,那么這就需要我們建立一套適合自己發展的核算體系和方法。
第二,公共管理環境不成熟。目前我國的公共管理尚處于第一結算,即傳統的公共行政階段,又稱“積極公共行政”模式。在此模式下,政府預算是投入預算,預算管理的重點是確保財政資源使用的合規性,政府會計的重點是追蹤預算資金使用的合規性,收付實現制能滿足合規性要求。隨著政府職能的轉換,政府開始轉向服務和責任績效政府,但是,但近年來的“審計風暴”時時提醒我們還沒有完全解決合規性的問題,這意味我國政府會計權責發生制改革要同時滿足合規性和績效導向的雙重目標,沒有成熟的經驗可借鑒,提高了實施難度。
第三,法律法規不健全。借鑒各國改革的經驗,發現,完善的法律法規是進行政府會計改革的必要條件和前提條件。而我國尚處于改革的探索階段,尚未有該方面的完善的法律法規。
第四,缺乏高素質的政府會計從業人員。目前的政府會計核算體系簡單粗放,相比較復雜的企業會計核算方法,政府會計人員的工作比較簡單,難以勝任復雜的會計核算,其接受培訓的機會也不多,再加上信息化水平的日益提高,對會計人才的要求更上一個臺階,因此缺乏高素質的會計核算人才也是制約政府會計改革的一個很關鍵的因素。
三、政府會計改革的建議和措施
第一,西方政府會計的長足發展,可以借鑒。從上世紀后半期起,以世界經濟合作組織(OECD)成員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進行了一系列的政府會計改革。這些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政府透明度,為政府在公共管理、績效評價等方面提供了有用的信息與數據。經過不斷的嘗試、調整與修正,美國州與地方政府采用的基金會計模式、英國政府采用的資源會計模式、澳大利亞與新西蘭政府采用的私人企業會計模式等均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并作為特定環境下的代表性改革模式,影響著所在地區其他國家不同程度地實施類似改革。西方國家改革的基本趨勢是在完善傳統預算會計制度的基礎上,建立和實施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的政府會計準則體系。
第二,在保留并優化預算會計的基礎上,增設政府會計系統。我國政府現行的會計系統是以披露財政預算收支為主的算會計系統。該系統中,財政總預算會計主要偏重于財政總預算收支核算,缺乏反映政府財政資金所形成資產、政府財政所承擔負債等的財務會計信息。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雖能一定程度兼顧財務管理目標反映部分資產負債信息,但核算范圍不全面,且行政單位會計與事業單位會計的核算標準也不統一。在保持現有會計系統大格局不變的前提下,政府會計改革只能通過增加或減少權責發生制在會計系統中的應用比例來實現既定的改革目標。
第三,政府會計改革應借鑒企業會計發展的經驗。企業會計改革的許多成功的地方,無論是會計理論還是會計實踐經驗,都可以為政府會計所借鑒。因為二者在本質上存在許多相通之處。在這一基礎上,政府會計不僅可以吸納企業會計的某些具體理論、原則,而且可以在更大范圍內取其所長。這種相互間的借鑒必將有助于推動財務會計改革的深入開展。
參考文獻
[1]晉曉琴.我國政府會計權責發生制改革面臨的挑戰及對策[J].會計之友,2012(3).
[2]劉光忠.關于推進我國政府會計改革的若干建議[J].會計研究,2010(12).
[3]王湛.政府會計改革應借鑒企業會計發展的經驗[J].內蒙古財經學院學,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