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東
摘 要: 本文對現代文閱讀教學現狀進行了分析,總結了一些提升現代文教學水平的方法。
關鍵詞: 現代文閱讀 教學方法 語文教學
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能夠對現代文閱讀材料進行自主的分析判斷,這就需要學生具備對多種文體文學作品進行鑒賞的能力。教師應該以學生為主體,發揮其閱讀的積極性,在此基礎上進行正確指導,使學生的閱讀能力逐步提高。
1.語文現代文閱讀教學現狀
1.1缺乏系統化教學模式
新形勢下的教學目標需要學生具備對文章進行綜合鑒賞和評價的能力,這需要在系統化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長期培養和鍛煉。目前一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視對學生語文現代文閱讀的基礎指導,而選擇一些不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課外讀物開展教學,導致學生不能接受正規的系統化閱讀教育。這種不講究實際的教學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現代文閱讀的學習水平,導致學生不能正確對文章做出判斷和理解。
1.2教學成果脫離測試目標
語文現代文閱讀教學目標與考試測試目標不一致,使學生的日常閱讀訓練與高考閱讀測試不符,白白做了很多無用功。這是因為教師沒有對高考語文考察趨勢做出正確的分析和判斷,盲目按照以往教案進行教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脫離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也導致這一情況的發生。
2.提高現代文閱讀教學效率的方法
2.1幫助學生明確所讀內容
現代文閱讀內容豐富多樣,因此教師需要為學生把抽象多樣的閱讀內容概括為幾個主要方面,尤其是一些包含作者人生感悟或社會體驗的現代文,現在高考常選這類文章作為閱讀材料。教師在平時教學過程中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的人文修養與審美能力進行鍛煉,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文中的人物形象與思想,并且通過文中所寫對生活、對社會有更深入的認識,從而完全理解閱讀文章的內容。
例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雖然沒有過多地描寫人物的音容笑貌,只是對一位父親的背影進行了細致刻畫,但已把文中父子之間的真摯感情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了解文章的寫作背景。因為文章不僅對家庭的不幸進行了敘述,還從側面將黑暗的舊社會的現實生活表現了出來。如果學生沒有聯系當時的社會背景,簡單認定文章所寫只是父親送子北上求學,就是沒有認識清楚文章的深刻內容。
2.2指導學生明確文章類型
目前高考閱讀考察的類型主要是小說與散文這兩種,但是現代文的文學樣式還包括詩歌、戲劇等多種形式。教師在側重小說與散文的閱讀訓練的同時,也要就其他類型的現代文閱讀對學生進行講解與指導。教師要對學生的文體意識進行強化訓練,指導學生對各類文體形式、結構特點及解答技巧進行針對性學習,使學生能夠快速明確閱讀文章的類型,并找到相關解題技巧,為以后高考打好基礎。
2.3重點指導學生掌握考察要點
2.3.1理解重點語句。這部分訓練要求學生重點把握課文中的某些詞語及句子含義,教師應引導學生透過原文的中心思想理解某些語句的含義。出題人喜歡選擇有隱含意義句子的文章,尤其是有引申、隱含及雙關意思的句子。日常訓練中,教師應注意加強學生理解這類句子的練習,通過理解主旨和中心思想體會語句的含義,在解答過程中注意結合前后文。
例如:葉圣陶的《夜》中有幾處關于“十七、十八”的不同語境,如“十七號、十八號,你去認一認吧”,這里可根據文章的中心思想重點理解句子,句中“十七、十八”指的是革命烈士孫映川夫婦的棺材號碼,也就是說使用的是數字本義;文章中有一個老婦人曾忘其所以地喊過“十七、十八”,在這就是特殊含義,不包含任何內容;還有一處含義不同,必須根據語句才能理解“像人樣的卻成了十七、十八”,根據語義,重點理解句意可知“十七、十八”在此處表達的是被反動派殘害的兩個人。
2.3.2概括全文思想。這部分題目常考查學生對文章中心思想及中心內容的掌握情況,并且大都是大分值類題目。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從文章的寫作思路、文章題目、結構及重要語句方面體會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情感,從而概括文章的主旨。
2.3.3評價文章的表達效果與寫作手法。針對這部分問題,學生首先要掌握文章的修辭手法,結合文章中心及內容,體味手法融合,感受藝術手段在結構上的作用。
2.4引導學生掌握閱讀技巧
第一,指導學生確定文章的主旨大意。學生閱讀時,教師要從文章整體進行正確指導,讓學生能夠準確把握作者的情感特征,進而理解文章表達的含義,體會作者的寫作目的。第二,引導學生理順文章寫作思路。教師要求學生根據文章的結構和情節發展,找到作者的行文思路,從而把握文章的整體脈絡。第三,幫助學生對文章的表達技巧進行分析。學生需要對文章中出現的表現手法進行深入了解,教師從中進行指導,幫助學生更好地體會文中人物的情感。第四,教導學生正確組織答案。教師要在學生作答時,教育學生不要脫離文版,答案盡量在原文中尋找,從而得到符合要求的答案。
3.結語
對于語文現代文閱讀,教師要采取系統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現代文閱讀訓練和指導,使學生的整體水平得到提高,從而在現代文閱讀作答中取得好成績。
參考文獻:
[1]邱云.例析高考現代文閱讀的解題路徑和方法[J].新高考:高二語文,2012(12):59-62.
[2]周志明.語文教學中現代文閱讀教學提升途徑略談[J].文理導航,2014(10):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