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文定
摘 要: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初中化學教師要不斷完善自身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讓學生構建起完善的化學知識網絡,并且具備一定的實際運用能力,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因此,為學生創造生活化的化學環境,讓學生將課堂知識更好地和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并注重學生解題意識的培養是當前初中化學的教育目標之一。本文就如何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展開探討。
關鍵詞: 初中化學課堂教學 生活化教學 自主探究能力 實驗教學
一、將生活中的實際現象融入到教學中
化學知識和日常生活存在密不可分的關聯,我們平時所接觸到的一些現象都可以從化學的角度解釋。如果在化學教學中,只是向學生傳授一些基礎性的化學知識,而沒有注重其與實際的聯系,就很難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讓學生喪失化學學習興趣,從而無法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但是如果將生活中的實際現象引入教學中,則能很好地引起學生共鳴,吸引學生更多的關注,并在此過程中活躍課堂氛圍。生活實例的引入,使學生將本堂課所學的知識和實際生活問題結合起來。這樣學生所學知識就會得到進一步鞏固,對于知識點有更牢固的記憶,并且會養成積極主動探究知識的思維習慣。
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對于水壺中的水垢,一般用醋就可以輕易地去掉;鐵用品防止時間久了會生出鐵銹,原因是什么?該怎么避免這一問題?家里買的紅糖,經過長時間的放置會發生變酸的問題,白糖放置時間久了顏色會發黃;家庭在養金魚的時候,能不能用直接用自來水?為什么?在建筑施工的時候,會選擇石灰漿進行墻面的粉刷,在放置一段時間之后墻壁顏色會越變越白,而且會冒出水珠,是因為什么?地瓜在放置一段時間后吃起來為什么會比剛挖出來時更甜?等等。類似的生活問題很多,這些其實都可以用化學知識解釋,因此教師應該將它們引入課堂教學。另外,化學教師還應該為學生創造在日常生活中學習化學的時機,例如為學生布置相應的實驗作業,讓學生積極探索自己身邊的化學現象,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得到充分調動,化學教學效率也會得到顯著提升。
二、引導學生用所需知識去解身邊的時事
每天在社會上都會發生形形色色的事情,在這些事物中很多都和化學存在著密切關系。因此,要引導學生關注這些事情,并用所學知識解決這些問題。比如說當前全國各地的空氣嚴重污染、水質污染等,以及化工廠的安全事故,等等。要讓學生了解這些事情,并從化學的角度分析引發原因及避免措施,同時將自己的看法及觀點表達出來,與同學分享,對表現好的學生給予表揚與鼓勵。對回答有誤的學生,老師應在肯定其勇氣的同時給予指正,這樣一來學生便會更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實現與教師之間的良好互動,創新能力也就得到有效培養。
三、注重對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
學校是承擔人才培養任務的機構,尤其是初中學校,這一時期的學習將是學生未來學習與發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在這一階段注重對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學生應該借助教師的引導,參與探究與實踐,從而感受化學知識帶來的興趣,激發學生對更深刻化學知識的探索積極性,久而久之便會實現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具體而言,在初中化學“我們周圍的空氣”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把主動權交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設計學習方案,并切實通過自己的思考與實踐完成對課題的研究,這是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重要手段。
四、重視化學實驗教學,根本是重視化學的應用
實聯系在一起,讓學生對化學這門課程的學習產生更濃厚的興趣,并逐步形成自主學習與探究的意識,這是所有初中化學教師面臨的一個現實性的任務。在筆者看來,在當前的初中化學教學中,采取有效的措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對化學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是十分必要的。生活化的教學模式,恰好能夠滿足這一教學所需,對于學生能力的挖潛及綜合能力的全面提高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李永紅.初中化學教學生活化實施情況調查及實踐[D].東北師范大學,2009.
[2]管化學.初中化學生活化教學模式的實踐[J].中學課程輔導(江蘇教師),2011,03:94.
[3]李育成.論初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創設[J].考試周刊,2014,06: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