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業飛

一
隨著科技不斷進步,現在多媒體設備已經成為每個教室的標配。利用多媒體可以更好地激發與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媒體的運用,為物理學科的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得一些較難操作的實驗、較難理解的概念能通過多媒體進行展示,優化了課堂教學效果。但是,常規教學也有其特點和優點,有著多媒體教學不可替代的作用。下面筆者就多媒體在物理教學中的運用談談自己的做法與見解。
(一)展示一些可視度不高的演示實驗。
物理教學中的一些演示實驗,受實驗條件的限制,實驗可見度低,教室后面的同學往往不容易觀察清楚,此時就可利用多媒體課件模擬,或在視頻展示臺上操作完成。如在完成光的折射圖1小實驗時,把碗移到人眼看不到硬幣的位置,這個時候,如果不用多媒體教學,那么我們只能讓個別學生上臺來看一下,然后告訴大家,現在看不到硬幣了,然后向碗里加了水以后能看到了,沒有說服力。而用了多媒體后,就可以直接把攝像頭放在人眼的位置,將實驗的全過程在屏幕上呈現,課堂教學效果相當好。再如探究磁體周圍磁場的實驗,實驗中用鐵屑的形狀反映磁感線的形狀,多數教師也是把該實驗用實物投影的方式呈現在飛屏幕上給學生看的,增強了演示實驗的效果。
(二)模擬完成不了的實驗、物理現象。
科學家在特定條件下完成的一些特殊實驗,教師不可能再次在課堂上演示,只能借助圖片、文字表述,讓學生通過想象在頭腦中再現,如原子彈的爆炸、“神舟五號”飛天等場面。但是若用多媒體,則可再現其壯觀場面,讓學生獲得感官上的刺激,仿佛身臨其境,從而激發愛科學、愛祖國的熱情。再如在教學“什么是電流”時,我們是把電流比作水流,但學生對二者可能仍然沒有直觀認識。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將圖2水流和電流的類比圖中的水流和電流做成動畫,讓水在水管中,電荷在導線中流動起來,這樣學生看起來會感覺很逼真,對于電流概念的形成幫助很大。類似的例子還有介紹核裂變和核聚變的時候,學生如果只是看圖很難理解什么是鏈式反應,借助動畫理解則簡單得多。
(三)測量類實驗,多媒體可以將儀器儀表放大,模擬表頭讀數。
學習物理離不開實驗。許多實驗,學生不但要親自做,還需教師講解,自己反復觀察思考,才能獲得知識,留下深刻印象。例如,電流表、電壓表的讀數,由于實物展示不方便,我把它們做成相應的動畫加以放大,這樣可以很方便地面對全體學生講解,所有學生都看得非常清楚。
(四)模擬錯誤的實驗,由此可能會產生不良后果。
實驗都有其操作規范,錯誤的操作會導致不良后果,輕則達不到教學目的,或損壞儀器,重則危及人身安全。用多媒體模擬違規操作,將可能產生的后果展示給學生,讓學生看到錯誤操作的嚴重后果,不僅可以規范學生的實驗操作,還可以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例如用多媒體演示體溫計測量沸水的溫度、電流表正負極接反、電流表與電壓表交換位置、儀器量程選擇錯誤、用超過彈簧秤量程的力拉彈簧秤、有金屬外殼的用電器未接地等錯誤操作及造成的后果,遠比教師口頭反復強調“要注意規范操作”效果好得多。
(五)多媒體技術的使用使課堂容量大大增加。
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計算機輔助教學可以大大增加課堂容量,增大信息密度,提高教學效率,豐富學生學習內容。教師就能在課堂教學中節省一些板書、畫圖和擦黑板的時間,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毫無疑問,多媒體技術的運用為物理教學帶來了便利,為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供了新的空間。但如果使用不當,則不但不能達到應有的效果,甚至可能會起到副作用。教師必須明確這樣一個觀點——多媒體再好,也只是課堂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它不能解決一切問題,更不可能越俎代庖。我們應該認識到:引起教學質量變化的不是多媒體本身,而是科學、合理、巧妙地使用多媒體。多媒體演示不可完全代替教師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學生參與實驗過程,對他們掌握規范的實驗操作方法、接受科學思維及深層次分析能力的培養和鍛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是多媒體模擬實驗所不可替代的。我們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時,不能把答案過早地呈現給學生,不可忽視學生的思維發展過程。也就是說,不能讓多媒體輔助手段“喧賓奪主”,而要盡量讓它發揮“輔助”作用,真正為優化課堂教學服務。
二
對于如何合理地將多媒體妙用于物理教學之中我有以下幾點和大家分享。
(一)能做的實驗盡量不要用仿真實驗室。
有些教師怕麻煩特別喜歡用仿真實驗室,也就是用FLASH做成的模擬實驗過程,其實有的實驗不難做,可視效果也不差。比如凸透鏡成像實驗、探究I和U、R關系的實驗,用動畫演示,那些數據都是事先預設的,你要I和U成正比就成正比,實驗沒有絲毫誤差,其實,那樣的實驗學生看多了就明白了,那是老師設定好的,沒有可信度,這違背了物理以實驗為基礎這一基本原則。
(二)多媒體教學對課堂只是輔助教學,不能“喧賓奪主”。
通常我在制作多媒體課件的時候如果不是特別需要,則不會在課件中插入聲音,因為這樣會分散學生注意力,偶爾加入一下是可以調節課堂氣氛的,但用多了對課堂就形成了干擾,適得其反。
(三)課堂容量適當。
多媒體教學為我們帶來了便利,教師可以輕松地從網上下載很多資料圖片放在課件上,然后上課時就像放電影一樣一張又一張地閃過去,這樣的課堂看起來信息量很大,但對于學生來說,過度的信息轟炸往往不能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相反學生反而不知道哪里是重點。記得有位教育專家統計過,一個教學課件的投影片最好不要超過八張,看來非常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