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開萍
【摘要】因材施教由于其能夠充分挖掘出學生的能力以及特長,所以受到越來越多老師的青睞,高校聲樂老師也不例外。聲樂教學不同于普通的教學,其更為注重個體之間的差異,所以以因材施教原則進行教學是非常必要的。文章主要說明了在高校聲樂教學中因材施教理念有效應用的途徑。
【關鍵詞】因材施教;學生;聲樂教學
以因材施教原則為基礎開展高校聲樂教學不僅是一種尊重學生個體的表現,而且也可以加強學生們的聲樂水平以及素養,有效提升學生各方面的實力。另外高校聲樂老師運用因材施教法開展教學,需要了解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以及所有學生的特點,然后再針對這些差異以及特點,使用與之相應的教學手段,進而促使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更加的親密、和諧。由此可見利用因材施教原則開展高校聲樂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因材施教
(一)針對學生不同的基礎,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
學生在走入高校之前,由于學生來自不同地區,接受的教育也不同,所以學生的演唱基礎都是不同的,若是高校聲樂教學仍舊使用某一固定的標準以及模式來對學生進行培養、教育,對于學生來說,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所以使用因材施教原則開展聲樂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
根據學生基礎能力層次的不同,可以將學生分為兩類,基礎能力好的學生以及差的學生,對于前者,高校聲樂教學老師一定要認同他們的優勢,同時也需要認識到這種優勢只是學生前期的積累,若學生只是依靠這種優勢,而不去對優勢進行完善以及鞏固,“坐吃山空”是遲早的事。所以老師應當不斷地鼓勵以及鞭策這類學生,嚴格要求這類學生,同時利用各種機會,如發聲訓練、期末考試以及練習曲訓練對這類學生進行更為嚴格的考核、要求,同時利用各種舞臺表演機會,提升這類學生的演出經驗以及實力,同時老師應當鼓勵這類學生多加參與水平層次較高的聲樂比賽,如中央臺舉辦的各類歌唱比賽,像青年歌手大賽等等,利用比賽對學生進行不斷的磨練,拓寬學生的眼界。對于基礎能力較為薄弱的學生,這類學生在進入到大學之后,彼此之間的差異會更加的明顯,所以這類學生難免會出現自卑心理。所以針對于基礎能力較為薄弱的學生,高校聲樂教學首先需對其進行心理輔導,同時給予學生充分的信任以及關愛,使學生不再逃避問題,使學生意識到,盡管自身存有劣勢,但是只要努力,只要改變,就一定能夠取得勝利,激發出學生積極向上、迎頭趕上的決心以及信心。在聲樂教學的過程中,聲樂老師可以多安排基礎差的學生在一些輕松的場合演唱,這樣由于演唱的氛圍較為輕松,唱法比較輕松,可以有效地緩解學生的不良情緒,進而充分地發揮出自身的能力,甚至是超常發揮,這樣學生就能夠直接感受到自己的進步,進而有了提高的信心。
(二)針對學生的性別不同,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
高校聲樂老師應針對學生不同的性別,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男生和女生在生理上有很大的不同,像女生沒有喉結或者是喉結位置不突出,而男生的喉結位置較為突出,這樣在歌唱發聲過程中喉結位置的變化這一問題就顯得極為突出了。男生的喉結位置能夠用眼觀測到,但女生的就需要用觸覺來感受,所以聲樂老師就應當提示女學生用觸覺來感受喉結移動,用手來判斷喉結的位置是否正確。另外女老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應當面對學生指出自己的喉結位置,給予學生直觀的感受,這樣學生就能夠正確處理喉結位置。
二、靈活運用各種教學辦法,因材施教
(一)靈活運用教學語言
教學語言可以分為兩種,也就是為了敘述某種情況同時表達更為直觀的科學的語言,以及帶有誘導性與形容性的語言。帶有誘導性與形容性的語言是高校聲樂教學過程中最為常用的一種語言,這種語言可以幫助老師在解決某一問題時,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使用不同表達方法的語言,因材施教。比如說,“氣息下沉”這是很多聲樂老師會說的一句話,但針對于這句話不同學生的個人理解是不同的,部分學生可以理解并做到“氣息下沉”,但仍有一部分學生不能真正理解。這時老師應做踩腳的動作,同時讓學生模仿這一動作,這樣學生就能夠體會到并真正理解氣息下沉。動作加上形象的語言就能夠使學生真正明白同時掌握歌唱的方法。就此在教學的過程中聲樂老師一定要多加使用引導性的、形容性的語言,帶給學生更為直觀、形象的感受,這樣就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共鳴位置、氣息以及支點等較為抽象的理論。
(二)靈活運用示范以及講解
示范可以分為正面示范以及反面示范、學生示范以及教師示范這兩種類別。學生若是不能準確辨別聲音,聲樂老師則需要使用正面示范以及反面示范的方式,讓學生對正面示范進行模仿,同時對比正面示范以及反面示范的不同點、相似點,然后聲樂老師才能夠提出解決措施。在這一過程中聲樂老師應當對學生的聽辨能力進行著重的培養,要求學生可以判斷發聲的正誤,這樣才能夠實現真正的教學目的。
講解與示范相互結合這是現在高校聲樂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像學生大多存在發聲拖拉這一問題,針對該問題聲樂老師首先需要用較為典型的錯誤案例,為學生做反面示范,使學生意識到錯誤,再使學生想象鞭炮的聲音是怎樣的,然后給予學生正確的示范,利用這種更為直觀、形象的講解,使學生真正明白發音的正確方法。
三、結語
總體而言,對于高校聲樂教學而言,堅持使用因材施教原則開展教學活動是非常重要的。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進步,高校聲樂教學除了要考慮聲樂教學的規律之外,同時也需要對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做謀算,這樣才可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參考文獻
[1]孫會琴,石秀杰,杜洪茹,陳志軍.地方高校分級分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探索[J].中國電力教育,2013,(2).
[2]孔鯤鵬.論高校教學中信息化自主學習環境創設的必要性[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7,(25).
[3]張丹,許項發,王文奎.試論“因材施教”在現代高校教育中的實現途徑[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