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思
【摘要】如今高校手風琴教學中存在一些不規范的狀況,影響了教學目標的實現和教學質量的提高。文章對高校手風琴規范化教學建設提出了幾點思考。
【關鍵詞】高校;手風琴教學;規范化教學;教學目標;教學質量
高等院校音樂教育目標主要是培養合格的中小學校音樂師資,在手風琴教學中應以培養學生手風琴演奏的基本技能和技巧為重點,這些技能和技巧同時也是中小學音樂教師必備的基本功之一。在現今高校手風琴教學中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不規范、因循守舊的教學方法是我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作為普通高校的音樂專業教師,我們需要采用正確的教授方法來培育學生,演奏音樂作品。教師要做到規范化教學,必須要同時具備兩種能力,理論講授能力和作品示范演奏能力。只有做到規范化教學,才能提高手風琴教學的教學質量,培育出的學生才能規范地演奏,未來工作中有條不紊。
一、培養學生正確的演奏姿態
沒有正確的演奏姿態,就不能良好地演奏出音樂作品,培養學生正確的演奏姿態是規范化教學的重要內容。我們從坐姿和站姿兩方面來對學生的演奏姿態進行糾正。
(一)坐姿
1.兩腿叉開式坐姿
該種坐姿要求學生不要琴身緊緊頂住下顎或者將琴掛在腰腹上。背帶的長度應當以琴身不能左右搖晃為準,右肩的背帶比左肩背帶略長二三公分。兩腿叉開式的坐姿要求演奏者坐姿要端正,不能左右傾斜,坐姿端正不同于死板僵硬,應適當放松保持一定的彈性。臀部占座椅面積的一半左右,右腳在前,左腳在后,左小腿與大腿垂直,兩腿稍微叉開,角度要適當,不能過大也不能太小。將高音鍵盤的下角輕輕抵住右腿內側,這樣可以使琴身更好地固定住,不易晃動,重量主要放于左腿之上。這種姿勢是手風琴演奏者最普遍使用的姿勢之一。
2.兩腿并攏式坐姿
該種坐姿統一要求臀部應占座椅面積的二分之一左右,坐姿要端正,眼睛平視,目視前方。演奏者兩腿并攏,左腿大腿與小腿自然垂直,右腳在左腳之前。將琴箱置于兩腿之上,重量放于兩腿上,琴身貼于胸口,琴的高音鍵緊貼右胸口。在該種演奏姿勢下,肩帶的長度要比兩腿叉開式的肩帶緊一些,以便固定琴身。該種演奏姿勢比較不易控制琴箱,在實際演奏中很少被演奏者使用。
(二)站姿
站式演奏姿勢與坐姿要求基本相同,演奏時身體不要挺胸。演奏者雙腿自然叉開,與肩同寬,雙腳一前一后,身體微微向前傾,重量落于雙腿或雙腿交替負擔。要注意把左邊的肩帶調整得比坐姿稍短一些,以便控制琴身,防止琴身向右側偏移。
(三)演奏手形
正確的手形是正確演奏姿態的重要標志之一。良好的演奏手形可以為各類下鍵和指法轉換提供較為方便的環境,為正確的觸鍵動作打下良好的基礎,應為教師教學的重要內容。在右手放鍵與觸鍵上,要注意右臂不要上架也不要向里靠,手指自然彎曲放于琴鍵上,觸鍵力度要適當、平均。手指要具有獨立性,要讓手掌的第三關節處于積極觸鍵狀態。對于左手的要求,要注意大拇指不要觸鍵,要保持自然狀態。因為左右的放置影響到風箱和音色的控制,因此左手的手腕、手掌、手指不能一起運動,以免妨礙風箱運行。
正確的演奏姿態是初學者必須掌握的基本功,若在演奏姿態上產生問題,在演奏者形成習慣之后將很難改正,對其演奏效果造成不小的負面影響。手風琴演奏是一種表演藝術,端莊大氣的演奏姿態能給觀眾帶來聽覺和視覺上的雙重享受。從高校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上來講,規范化教學都必須堅持讓學生形成良好的演奏習慣。任何一種演奏習慣都是有意和無意重復作用的結果,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對于學生的演奏姿態要從嚴把握,多次重復練習,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形成正確演奏的習慣。
二、注重論理教學
藝術手風琴教學的重點目標是教授學生基礎知識,掌握基本演奏技巧和基本伴奏技能。手風琴基礎知識包括手風琴的基本構造、左手鍵鈕的排列規律、演奏的基礎知識、正確的觸鍵方法以及風箱的運作方式等等。要加強教學的規范化,教師在日常指導學生進行訓練和重復練習的時候,一定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學生進行大量技能、技巧訓練之中,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記憶,鞏固理論知識。在學生進行基本技能、技巧訓練的時候,教師要從嚴掌控,強調基本功練習的規范化。
手風琴伴奏也是一門相對獨立的學科,有其獨特的內容、規律和邏輯,包含著手風琴的演奏技巧和音樂理論知識,同時手風琴伴奏又是一項專業技能。如果學生僅會運用手風琴演奏樂曲,不會運用手風琴為演唱進行伴奏,其專業能力將會受到很大的限制。演奏技巧需要不斷練習,在學生進行不斷練習的同時,教師一定不能忽略音樂理論知識的傳授。可以說理論知識是演奏的根源,根源不充足則枝葉也難以旺盛,會顯得空洞缺乏內涵。教師在教學內容上應全面介紹和講授各種伴奏手法,同時要不斷滲透和聲、織體等基本理論內容。
總之,在手風琴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教授學生手風琴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其音樂分析能力和音樂表現能力,更重要的是還能讓學生在理論的指導下進行學習,讓學生明白是什么、怎么學。
三、合理的教學方法
規范化教學是對傳統手風琴教學模式的一種變革,傳統手風琴教學中的教學方法有些不盡如人意,要對其進行揚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規范化教學需要教師找到適用于本專業特色的教學方法。高校的手風琴專業招收學生的音樂基礎大相徑庭,有的學生音樂基礎和音樂天賦很好,而有的學生則沒有音樂基礎或者音樂基礎較為薄弱。因此,筆者認為,高校手風琴專業教學方法應為同一教學與因教施材相結合。手風琴教學應按照同一的教學大綱和教學要求有計劃地進行,同時要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因教施材,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需求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對于音樂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教師應督促其多進行基本功的練習,對其布置的作業不宜過難,對該部分學生的教學應遵從循序漸進的原則。對于音樂基礎和天賦良好的學生,在其掌握了基本演奏技能和技巧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對其進行更為專業化的訓練,挖掘學生的潛能,提升專業素養。
四、結束語
本著現在教育理念和現代教育的技術,高校手風琴教學應當進行一系列變革,不斷推動手風琴教學向規范化發展,提高手風琴教學的教學質量。文章從手風琴的演奏姿態、理論教學和教學方法三方面提出了對規范化教學的建議,希望能對手風琴教學的規范化建設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金偉.論高師手風琴教學[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2008,(5)
[2]郭鵬.藝術教育手風琴教學現狀與思考[J].時代教育,2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