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臘梅等
摘要明確了課程實踐與教學實習是雜草學課程教學中一個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的農業生產實踐性學習活動,認為其主要目的是讓大學生做到理論與實踐、知識與技能、自身和社會的融會貫通,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強調實施雜草學課程實踐與教學實習要在教師指導下,以學生為主體,通過農業實踐活動提高農學專業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綜合能力。
關鍵詞雜草學;課程實踐與教學實習;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S-0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517-6611(2014)21-07279-02
The Role of Weeds Disciplines Curriculum Practice and Teaching Practice in Cultivating Agricultural Professional Talents
WU Lamei et al (Hunan University of Human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oudi, Hunan 417000)
Abstract Curriculums practice and teaching practice are important practice teaching in weeds discipline, they ar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practice which guided by teachers. The main purpose is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literacy of the students through understanding and diges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knowledge and skills, itself and society. With the help of the teachers, the studentoriented education will improve students'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comprehensive abilities.
Key words Weeds discipline; Curriculum practice and teaching practice; Talent training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要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全面發展,社會的轉型也進一步加速,高校,特別是地方高校的人才培養使命也變得更加突出和迫切。2014年我國高校畢業生總數達到727萬人,比被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季”的2013年再增加28萬人,創下歷史新高[1]。我國高校課本知識與社會實際脫節是大學生就業難的重要因素,農學專業的本科生培養也存在這種現象。在現代化農業生產中,當代社會不僅要求大學生具有扎實的農業理論知識,更需要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雜草學是農學專業本科生的一門基礎專業課,與農藥學、農業生態學、植物保護學等學科密切相關,但長期以來未受到足夠的重視。而雜草學課程實踐與教學實習是農學專業本科人才培養過程中一個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其目的主要是增進對本專業知識的理解,獲得本專業基本的研究方法,促使學生理論聯系實際,接觸并了解社會。因此,提高雜草學在農學專業本科生培養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1雜草學課程實踐與教學實習的現狀
雜草學是東北農業大學的校級精品課程,為農學院、應用技術學院相關專業的必修課,是是資源與環境學院、理學院相關專業的選修課,是實驗教學和實習教學的主要組成部分。而在大多數的農業院校中,雜草學僅作為專業選修課或限選課,課時為24~30學時,其中理論教學課時為18~20學時,課程實踐與教學實習的課時量不足,學生參與實踐和實習的時間少。此外,雜草學與農藥學、農業生態學等學科密切相關,要掌握它們之間的關系,并應用于農業生產上,需要在課程實踐與教學實習中進行探索,這也需要有足夠的教學時間。近年來,我國在雜草化學防除研究領域有了長足的發展,加上外來植物入侵、轉基因作物環境安全等均涉及雜草科學問題,使雜草學的關注度得到顯著提升[2]。隨著本學科的不斷發展,轉基因抗除草劑作物田的雜草防治及抗藥性等問題需要在雜草學課程實踐與教學實習過程中逐步體現,才能滿足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
2雜草學課程實踐與教學實習的意義
2.1有利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大學一直被喻為“象牙塔”,有脫離現實社會之嫌,這是社會現代化進程中客觀存在的現象,在理想與現實之間,一直在尋找高校人才培養上相對穩定的一個制衡點,課程實踐與教學實習是其中一個方面。雜草學課程教學中,不同作物田的雜草化學防除、外來雜草種類識別與治理、抗性雜草治理、除草劑室內生測與田間試驗等課程內容光靠在課堂上講授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在課程實踐與教學實習過程中,才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只有在理論學習之余更多地參與到生產實踐中去,才能認識到農業生產中的現實問題,才能真正思考和實施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非是一句空話,一是結合具體的生產任務和需要解決而且又能解決的實際課題,通過課程實踐與教學實習來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農業生產中實際問題的能力;二是選擇一些農業活動中已完成的工作,作為驗證性、總結性的課題,在課程實踐與教學實習中培養學生對農業生產的適應能力和對植保專業技術驗證、歸納、應用能力。
2.2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并不是先天具備的才能,它是通過后天訓練而獲得,即需要培養、需要學習與養成的。課程實踐與實習教學對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與理論課程的學習不同,課程實踐與教學實習的教學內容都是綜合性的,要求學生把理論知識進行歸納與總結,并綜合運用于某個具體實際問題中。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必須手腦并用,充當主動探索者,把自己置于自主解決問題的情景中,獲得錘煉自己能力的機會,他們的“主人翁”精神比在理論授課的氛圍中更容易被激發出來,創新思維也更易于被激發出來,因而有利于培養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和創新能力。
2.3是大學生自學校步入社會的階梯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一切認識都來源于實踐,實踐對認識起決定性作用,認識對實踐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認識對實踐的反作用主要表現在認識和理論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可以對實踐進行指導。雜草學的課程實踐與教學實習活動使農學專業學生從校園環境進入社會生產環境,為學生畢業后走上工作崗位提供一個準備階段。在這個階段,學生能夠把大學課堂上的理論知識與生產實踐進行銜接,并且能夠更深入地理解書本知識,將理論知識轉化成自己的能力,并付諸實踐。另一方面,在實踐與實習中,學生將學會自身與社會的融合,使他們充分了解并認識自己,發現自身不足,為畢業后步入社會提供良好的心理素養。
3雜草學課程實踐與教學實習的準則
雜草學的課程實踐與教學實習不同于課堂授課,也不同于社會實踐,因此在安排學生進行課程實踐與教學實習時應該有一定的準則。
3.1教師的輔導性學生在活動實施過程中難免會出現種種難以預測的情況,如用預定方法難于取得有價值的資料、除草劑田間試驗時出現藥害、小組成員合作不愉快等問題,這時就需要指導教師指點迷津,對學生進行適時、適度的知識、技能指導和心理輔導。幫助學生及時發現并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在活動中達到理論與實踐、知識與技能、自身和社會的融會貫通。
3.2學生的主體性在課程實踐與教學實習活動中,學生是主體,要充分發揮他們自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他們獨立完成室內生測、田間藥效試驗、農田雜草分類與調查等實踐與實習任務,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分析和操作的能力。
3.3學生的學習性課程實踐與教學實習是雜草學課程組成的一部分,仍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為最終目的。通過活動使學生將雜草學理論知識與生產實踐相結合,使他們學會相關的農業生產技能,提高社交的本領,以及培養他們團隊合作的能力。
3.4學生的實踐性雜草學的課程實踐與教學實習是一種以實踐為主的學習活動,學生是參與主體。教師應該讓學生全身心地參與到活動中來,放手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親自動腦分析并總結結果,親身經歷整個活動過程。
4結語
雜草學的課程實踐與教學實習是銜接農學專業學生從學校到社會的一個重要臺階,通過教學實踐活動,既能鞏固學生的專業技能,培養學生的獨立工作與思考能力以及團隊協作的精神,又能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畢業后能迅速融入并適應社會,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才能。
參考文獻
[1] 蕾嘉.2014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總數將達到727萬人[EB/OL].(2013-12-09)http://news.cntv.cn/2013/12/09/ARTI1386531400940271.shtml.
[2] 強勝.我國雜草學研究現狀及其發展策略[J].植物保護,2010,36(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