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立杰
摘 要:組織課堂教學是一項復雜而多樣的工作,那么教師在教學中怎樣組織教學才能使課堂教學實現高效呢?從教案設計、課堂引入、巧妙組織課堂教學以及精彩的結語等方面闡述了化學老師應該如何結合學科特點組織高效課堂。
關鍵詞:教案設計;課堂引入;結語
我們常常用古人所說的“鳳頭、豬肚、豹尾”六字來談寫作,意思是開頭要精彩亮麗,中間要充實豐富,結尾要響亮有力。一節好課也是如此:開頭,引人入勝;中間,波瀾起伏,結尾,余音不絕。這應該成為每一位教師在組織安排課堂教學時共同追求的境界。
課堂教學沒有統一模式,也不能生搬硬套,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那么我們在教學中怎樣組織教學才能使課堂教學實現高效呢?我相信只要堅持不懈地不斷探索,不斷總結個人教學經驗,就能形成屬于自己的獨特教學風格,從而掌握教書這一門藝術。
一、統籌安排,注意整體性
課的開頭,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精彩的課堂好比優美的文章,開頭寫好了,就能吸引讀者。比如用諺語“沒有金剛鉆,別攬瓷器活”巧妙引入人教版“金剛石、石墨、C60”一課,精美的課堂導語,使學生對這堂課一見鐘情,有先聲奪人之效,像一塊磁鐵一樣牢牢抓住學生的心魄,喚起他們的求知欲望,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思維,全身心投入到課堂中來。
課的中間,我們根據教學內容不時設疑激疑,力爭提出激起學生思維浪花的問題,務必使學生處于興奮狀態,主動地學習。如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探究實驗:實驗原理是什么?難道只能用紅磷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嗎?能否用木炭來代替?如果能用,應該怎么做?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們開始了一系列探究實驗。學生設計了許多富有創造性的實驗方案,如用木炭代替紅磷,但集氣瓶中放NaOH溶液代替水;有用凸透鏡聚光加熱的,有用針管代替集氣瓶的,白磷代替紅磷的等等。這樣的問題引起了學生的熱烈討論,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課堂結尾方式多樣,有情境創設型(學生在要下課時注意力分散,此種方法可調動學生注意力)、懸念誘發型(設計一些能激發學生求知欲望的問題,驅使學生主動探索)、方法指導型(總結課堂學習的方法)、游戲娛樂型(課尾,學生比較疲倦,用這樣的方式收尾,能使學生重振精神)、資源欣賞型(引發課外資料,學生收集資料)等方式。我們教師應根據不同的課堂采取不同的結尾:如鐵生銹的條件討論完了,給學生留個問題:根據銅銹的主要成分是銅綠[Cu2(OH)2CO3],探究銅生銹的條件。學生課后討論十分熱烈(懸念誘發型)。
二、周密安排,環環相扣
一堂課,先講什么,后講什么,中間如何活動,課前都要有個周密的安排,一環扣一環,既不能把一個形式用到底,也不能雜亂無章。比如一節化學新授課可分為四個階段:
1.復習舊知,展示目標(3~5分鐘)
主要是靈活安排與新授教學內容有關的基本訓練題(形式不限,可小考試,可提問,可演講),導入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2.自主學習,合作探究(10~15分鐘)
主要是學生根據學習目標閱讀課本,動手操作,觀察分析,集中全力解決關鍵問題。
3.點撥升華,實踐創新(15分鐘)
圍繞新授內容,教師適當點撥知識點內容,引領學生解決問題,以鞏固新授知識,形成技能。
4.知識歸納,達標反饋(5分鐘)
學生小結本課知識點,然后測試本課內容,讓學生獨立完成,檢驗學習效果。
這樣安排層次非常清楚,不失為一種好的課堂組織形式。
綜上所述,課堂教學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組織課堂教學是一項復雜而多樣的工作,作為老師,要努力加強自身修養,塑造良好的教師形象,做到“為人師表”的同時,還要積極組織課堂,采用靈活巧妙的方式來傳授知識,培養學生能力。從教案設計、課堂引入、精妙組織課堂教學以及精彩的結語等方面努力,使課堂呈現生動活潑的局面。這樣的課堂才是新課改下比較成功的高效課堂,這樣的教師才能擔當起時代的責任,引導學生走向成功!
參考文獻:
李炳亭.高效課堂22條.山東文藝出版社.第1版,2009-05-01.
(作者單位 遼寧省鞍山市岫巖滿族自治縣第一初級中學)
?誗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