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梅紅
摘 要:在初三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差生,以生為本,以學定教,選擇適合他們的提優補差方法。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課堂上進行分層授課,要加強合作學習的指導,提高數學困生的雙基訓練,促進數學學困生的轉化。
關鍵詞:初三數學;提優補差;方法
在初三數學教學過程中,一些成績上不來的學困生亟需得到教師的關愛,希望在教師的幫助下能夠不斷提高數學成績。但是學困生的基礎不一,對學困生的提優補差難度也比較大。作為初三數學教師,要善于根據每一個學生的基本能力,選擇不同的提優補差方法進行教學,迅速提高這些學生的數學能力。
一、以生為本,以學定教,選擇適合學生的提優補差方法
1.關注每一個學困生的數學能力
學生在初三已經面臨中考,因此數學能力差也會決定著學困生日后的升學命運。加強學困生的數學能力,讓他們能夠提高數學成績,對學生的終身發展意義深遠。數學教師要關注每一位學困生的數學能力,從平時的教學、測驗等不同的途徑了解差生哪些知識點還沒有掌握住,還有什么地方能力比較欠缺。
2.以學定教,選擇適合學困生的提優補差方法
當教師對差生的數學能力有了一個精確的了解之后,教師要根據每一個學生的不同能力制定不同的提優補差方法。學困生由于數學基礎薄弱,造成學習數學越來越困難。而到了初三,他們對于數學很有可能會存在自暴自棄的思想,及至不愿意學習數學。
教師要充分調動他們的數學學習積極性,要強化這部分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教師要用“愛”去關注,用“心”去教育,讓學生能夠親其師,然后才會信其道。
二、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課堂上進行分層授課
1.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
初三數學教學不但要關注數學能力強的學生,讓他們在數學領域中有更優秀的發展,也要關注學困生,讓這類學生能夠在同一節數學課中獲取相應的知識量。因此教師在備課階段,不但要針對優秀學生制定個案,充分挖掘他們的潛能,而且要重點針對學困生制作學案,在設計習題的時候,不但需要有難度大的數學題,還需要為學困生專門設計其能夠解決的題目。教師要關注每一個學困生,對他們產生的學習困難的原因進行逐一分析,不但要多在課堂上給他們發言的機會,而且要在課堂環節的設計上降低學生的學習目標,讓學生能夠逐步趕上教學進度,逐步掌握欠缺的數學知識。
2.課堂上分層授課,提高學困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
在課堂上,教師要采取分層授課的形式,對學困生提出不同的教學目標。對于同一道習題,教師可以讓學困生完成基礎的數學問題,而讓優等生完成較有難度的數學問題,這樣在優等生的逐步促進下,強化學困生對數學學習的求知欲。教師要培養學困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將知識點集中化,在課堂上精心設置懸念,分層設置問題。
三、加強合作,促進數學學困生的轉化
1.構建合作小組,提升小組合作學習效率
通過合作小組的形式讓學困生進行數學學習,是提升學困生學習數學最有效的途徑。教師在開學初就要對全班學生進行摸底測試,根據同組異質的原則構建合作小組。同時教師要選擇數學學習能力強、對同學生熱心、組織能力強的學生作為合作學習的小組長,讓優秀的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幫助學困生。同時,教師要強化課堂上以及課下的合作學習,讓學困生在這個過程中多從同學的思維活動中汲取營養,讓學困生能夠不斷得到基礎知識的鞏固。另外,教師要提高小組合作效率,在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時候,要加強指導。
2.在小組合作中不斷強化學困生的數學能力,激勵其上進
在小組合作中,教師要精選合作教學內容,讓學生在探討問題的時候都能獲得一定程度的提升。教師要培養學困生傾聽別人發言的習慣,不但要聽清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而且要聽清同組同學的發言,要鼓勵學困生多發言,多參與討論,積極思考,不斷強化自身的數學能力。同時教師要教育班內其他學生不要歧視這些學生,要多給他們關愛,讓他們積極參與到小組合作中,并加強組內評價,強化團隊精神,對組內的分工合作通過相應的評價讓每一個學生對自己的能力提升有個初步的認知,激勵差生上進。
四、提高數學困生的雙基訓練
初三數學差生對于基礎知識的掌握并不是很好,數學基本能力也亟待加強。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提高數學學困生的雙基訓練。數學基礎知識是理解、掌握數學知識的關鍵,學生要想靈活運用公式、法則、定理進行解題,首先就要解決基礎知識的掌握問題。教師不但要在課堂上強化學困生的雙基訓練,另外,教師還可以開辟第二課堂,通過網絡在線輔導等形式加強學困生基礎知識的訓練。如教師可以通過QQ在課下實時對學生進行釋疑解惑,還可以運用數學網站的形式讓學生對數學知識加深理解和掌握,并逐步形成數學能力。
總之,在初三數學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要以生為本,因材施教,針對學困生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數學能力的程度選擇不同的提優補差方法。教師在關注優等生的同時,要更多地關注學困生,注重學生對雙基的掌握情況,有目的、有計劃、分階段對學困生進行提優補差,提升他們的數學能力。
(作者單位 江蘇省句容市邊城中學)
?誗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