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海舟
摘 要:英語新課標明確規定: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發展的基礎上。因此,評價不是完成某種任務,而是一種持續的過程。
關鍵詞:發展評價;教學評價;理念
一、發展性評價理念
人們學習與求知的過程不能僅被看成是一種自然的呈始終身速向前的學習過程,當客觀上遭遇一種擠壓而主觀上又得不到相應的推助時,學習便會處于一種頹勢,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這種頹勢便是我們教學過程中的“死穴”,特別是學習成績中、下的學生,這種頹勢會階段性地在學習過程中反復出現,它也就是我們看到的“好的不一定一直好下去,差的可能會越來越差”的情形,而發展性評價正是化解這種擠壓,對學生形成主觀推助的最有效的“點穴”療法。
發展性評價把評價活動和過程當作是給被評價者提供一個自我展示的平臺和機會,鼓勵中、下學生勇于克服困難,肯定他們在通過努力后所獲得的成功,也就是當某種良好的行為出現后,得到及時的認可,就會產生某種心理的滿足,形成愉悅的心境,而促使他們在原有基礎上不斷進步,并可繼續向更高層次作出積極的努力。
二、英語課堂教學評價“三重奏”
1.“低”即教學一定要兼顧“低起點”的學生
通過對每個學生的心理素質、學習能力、學習態度等進行詳細的剖析,分類設定學習目標,并利用發展性評價原則去促進“低起點”學生的發展。
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要注意分層要求,在照顧大多數學生學習水平的同時,還要特別依據中、下學生的學習目標和實際能力,為他們分層設計問題和任務,使他們有完成任務的可能。分層教學符合學生認識發展規律。在這種分層目標設定教學中,大多數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獨立地感受理解和思考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這種分層能盡快縮小起始年級的中、下學生的落后面。把教學起點放在學生努力一下就可以達到學習的位置,并使他們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
2.“小”即“小步子”
根據學生實際,確定能達到的實際目標;教學的步子要小,把教學的內容從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原則合理講解并評價;然后根據反饋信息對教學內容進行分層整理并漸進安排;對產生的疑難作詳講,使難度減至最低。
教學程序:單詞識記→語法理解→課文學習→練習提高
教學方法:
(1)單詞
集中識詞,每教新課前,先默寫,教完一個單元,全班進行單詞競賽。
(2)語法
反復循環,通過先講后練,邊練邊講,以小組討論活動形式進行。
(3)課文
以合作討論形式實施整體教學??煞譃樽x句→找短語→譯中文→整理筆記等幾個環節進行。
(4)練習
先由學生自己做,然后小組討論。不準寫任何答案在書上,隨時隨堂小測或做搶答題,這一做法主要是為中、下生設置的,檢查是否真正理解,也可換個做法是“小題大做”,如:可改句→合句→改成同義句→改為否定句→改為疑問句等。該步驟多采用討論搶答形式去完成。
這種評價注重過程,關注學生的發展,重視形成性評價的作用,這樣來促進學生的發展。此外,它還強調收集并保存學生發展過程中的所有關鍵資料的呈現和分析,幫助我們形成對學生發展變化正確而全面的認識,并在此基礎上針對學生的優勢和不足,給予學生激勵或具體的、有針對性的改進建議。
3.“多”即“多活動”
以小組活動探究討論和評價的形式進行英語學習,使學生在實踐中學習,自覺培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學習觀念得到更新,學習能力得到提升,精神面貌煥然一新。筆者在教學實際中的一些做法:
(1)“勝者為王”默寫單詞競賽活動——組間評價
這是在講授新課前,全班一齊看著卡片默寫新課的單詞,看哪個組寫得最多(四人合計總分)進行競賽,它是一種集中性識詞(即張思中先生所說的“適當集中”),也是有意識記的強化訓練,學生可在學習識記中發現規律,從而使機械識記變為規律識記。
(2)“自究自責”試題點評
這是指做完一份題,老師校對答案,各組員認真展開討論,組內隊員互相研討進行學生自我評價。然后讓學生用抽簽形式作答,把自己的理解、知識的要點告訴大家,說出為什么要選A,或者有什么結構、短語搭配和語言點等等。再者,小組討論,可以還擊其他隊員的發問,整個課堂爭論、辯論,同學們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他們使學生的身心個性得到充分的舒展和釋放,更重要的是,學習活動出色結果產生的滿足感或是學生活動過程中的喜悅,使學生能持續地學下去。
可見,這種發展性學生評價倡導評價方法的多元化。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考查,不僅關注學業成績,而且關注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質、學習興趣與積極情感體驗等方面的發展;尊重個體差異,注重對個體發展獨特性的認可,給予積極評價,發揮學生多方面潛能,幫助學生悅納自己、擁有自信。
以上的“三重奏”策略具體表述為:低起點、小步子、多活動。其原則是實事求是、循序漸進、正效性評價、主動學習。其教學效果是以學生的點滴“成功”以及相關評價為引導,為學生的學習創設一個合乎學生心理要求與發展實際的、支持性的、促進性的學習條件和環境,以及有利于學生獲得積極的自我評價和在原有基礎上不斷獲得成功的機會,有效減輕學生學習負擔。這種評價,學生最感興趣、最容易接受,也最能撥動孩子的心。
參考文獻:
[1]R.J.斯騰伯格成功智力.吳國宏,譯.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1.
[2]周衛秀.走向發展性課程評價.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3]廣州市教育局教學研究室.發展性教學評價的原理與方法.廣州,2003.
(作者單位 廣州市美華中學)
?誗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