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祥
摘 要:職業技術教育是中國實現中國夢,中國社會實現從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信息社會偉大轉型的不二法門。從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信息社會轉型,核心和實質主要是實現生產力大幅度提高的勞動生產方式的轉變。國家教育體制和人才培養若跟不上,新興的效率較高的工業等產業的勞動,就只能雇傭沒有接受過專門職業技術教育的農民邊做邊學,這就是“農民工”。改革開放這幾十年,中國幾億農民工及今天兩億多農民工的現實,一方面表明社會的轉型和進步,另一方面恰恰表明過去職業技術教育的嚴重缺失!再也不能讓今后出現三億、四億農民工了!農民工的大量存在,是中國教育特別是職業技術教育的恥辱!職業技術教育當然不只針對農民及農家子弟,它是一切有志于中國新型工業化信息化早日實現的人施展才華的大舞臺。
關鍵詞:職業技術教育;社會轉型;農民工;戶籍制度;社會共識;社會合力
今天的職業技術教育要怎樣才能達成這個偉大而艱巨的任務呢?
首先,職業技術教育是當今每一個要走向社會的人都必須要完成的基本任務,它不應該是年輕人上不起大學的次級選擇,而是中國要實現社會進步和轉型的必由之路。其實說到底,所有的大、中專教育的首要任務也是完成職業技術教育。我們這里談論的職業技術教育應該是不同于大學的教育,或者說我們談論的主要是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大學培養是“高、精、尖”人才,走的是精英路線,職業技術教育培養的是“短、平、快”人才,走的是大眾路線;主要針對工農子弟,重點是農民和農民工子弟。更重要的是包括大中專教育在內的職業技術教育,要完成今天中國農民從傳統農民到產業工人的轉變,要讓所有的農家子弟都可以通過職業技術教育,轉變為平等的產業工人的一員。從國家制度進步的戰略高度來看,由此也消解了中國今天不平等的戶籍制度這個難題,只要我們的社會保障制度一跟上,社會就實現了整體轉型,工業化信息化城市化,是其結果。而在這其中,職業技術教育是關鍵,舉足輕重,針對性特別強,而且操作也容易。你看,職業技術教育它在當今解決的是中國的“農民工”和戶籍制度。
其次,職業技術教育要與經濟發展緊密結合,只有職業技術教育與經濟發展相互促進、互為因果,才能讓經濟良性發展、社會真正進步。經濟發展是職業技術教育的立足點和出發點,職業技術教育應該是提高社會生產力、經濟發展的發動機;職業技術教育學校是工廠、農場和企業等經濟體的培訓基地,同時,工廠、農場和企業就是職業技術教育的見習、實習基地;教師就是培訓師,要掌握最新、最實用的技術,教師要把師傅帶徒弟的那些方式方法教研教學化,經濟體的工程師,技術、管理骨干就是職業技術教育的教師;良性互動,互利雙贏,學校為經濟體輸送合格技術人才,經濟體就能后勁十足,經濟體為學校提供實用實效技術及見習實習機會,學校就能蒸蒸日上;學生畢業也無就業之憂。另外,教育與地方經濟發展緊密結合,也可以避免精英教育對不發達地區的抽血功能,把人才留住。
當然,職業技術教育一定要練好內功,強管理,重訓練。提升技術更新能力,研究新技術的普及教法,要讓學生充分發揮其才能和長處,實實在在地掌握先進的技術,養成真正的本領;長技術和真本領就是學生的“金飯碗”。職業技術教育的最佳境界就是讓每一個學生都擁有這副“金飯碗”。職校學生的真本領應該主要是誠實、勤勞、科學的素養,發展的眼光,會學習能應變的終身學習能力。技術的掌握是針對性很強的,一定要管理嚴格、操作規范、指導及時、練習到位,最后把好檢測關口。對大多數職教人來說,這就是他們的本職工作。
最后,在我們這個政府主導的社會里,重視職業技術教育,把職業技術教育作為重大戰略發展,要靠政府的大力工作和宣傳,家長們看到實效,逐漸形成新的社會共識。各級政府做好思想宣傳工作,廣大教育工作者肩負使命,就能形成社會合力,實現偉大的轉變和進步。
參考文獻:
[1]鄭也夫.中國教育的癥結與療救.經濟觀察報,2013.
[2]黃全愈.素質教育在美國.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06.
(作者單位 四川省鹽源縣樹河中學)
?誗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