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巴拜克熱·吐爾孫
摘 要:結合實踐,舉例說明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應用游戲和故事,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
關鍵詞:數學學習;游戲教學;故事教學;學生興趣
小學生都是兒童,他們的天性就是愛玩、對任何事物都感到好奇,因此,這種天然屬性決定了教育要從這些特點出發才能收到應有的效果。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要好好研究如何提高教學內容和手段的興趣,只有做到內容有趣、呈現手段有意思,才能讓學生感興趣,才能學得好、教得好。提高教學有趣性所涉及的方面太多,筆者在下文僅以游戲法、故事法為例,來闡述如何讓小學數學的教學更加有趣、讓教學績效更加突出。
一、通過游戲教學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游戲是小學生很喜歡的,對于數學教學來說,可游戲化教學的內容不少,教師要充分開動腦筋,將游戲中蘊含的數學道理呈現出來,讓學生在玩中受到啟發、開啟數學智慧、活躍課堂氣氛。一般來說,教師可以采取以下幾個方法:
1.結合課堂教學內容進行游戲教學,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于小學生來說,數學的很多知識是比較枯燥的,也是比較難懂的,教師有責任運用游戲的方式來化解這種困境,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樂和美,而不是只讓他們感受到厭煩和痛苦。比如,在上概率初步方面的內容時,要講解可能性的概率問題,如果單純地講解這些知識,“可能”“概率”“幾率”等都是小學生聽不懂的內容,他們也不會感興趣。這時候,教師可以考慮用一些道具來讓學生感性地體會到這些知識:準備一個不透明的袋子,里面裝若干個顏色不一的球狀物體,讓學生分組在看不見物體顏色的情況下摸出一個,根據每次摸出物體的顏色推測自己摸出特定顏色的可能性,并且讓學生猜測自己摸出某種顏色的可能性。最后,在多次摸的結果的基礎上,啟發學生知道每次摸出的顏色概率在總體上是分布平均的。通過游戲,結合“猜想——實驗——驗證”的認知過程,就能讓學生很快地熟悉概率的初步知識,并讓他們在這個過程中經歷了數學邏輯推演的教育,不僅讓他們體會到了數學之美、應用之廣,還能讓他們通過動手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2.在課外活動中進行游戲教學,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課外活動中,可以有意識地開設趣味數學活動課,以激發學生興趣。比如,在講解對稱時,可以先講解語文中有一種詩的體裁是“回文詩”,比如,“山連海來海連山”,無論正讀還是倒讀都可以讀得通,而在數學中也有一種回文數和這種文字比較相像,比如,“11×11=121,111×111=12321,1111×1111=1234321…”這種數字就被稱為“對稱數”。通過講解這方面的內容,結合了其他學科的內容,就能很好地引起學生的樂趣,讓他們感受到“數學王國”里也有無窮樂趣,大大激發了學數學的興趣。
二、通過故事教學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都喜歡聽沒聽過的故事,因此,教師可以采取故事教學法,將一些數學史上有趣味而又和教學內容相關的故事,培養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興趣。
1.可以在講解數學知識的時候,講解這個知識的歷史故事
比如,在講解概率基礎的時候,可以參考北京師范大學出版數學教材的知識,講解概率問題的起源:意大利數學家帕喬利最先提出了概率問題,如果在一次賭博中先贏6次為勝,兩個賭徒在一個贏5次,另一個贏2次的情形下,賭博因故中斷,那么總賭金應該如何分配才合理?然后教師再講解概率的知識,學生就會因為感興趣而產生學習的欲望,就能讓教師的教學過程變得事半功倍。
2.在講解知識和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適當借用數學名言
在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中,涉及數學知識的還真不少,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寶貴的數學名言,在講解知識的過程中合理利用,以達到傳道授業解惑的目的。比如,在講解概率時,可以使用我國科學家王菊珍的一句格言“干下去還有50%成功的希望,不干便是100%的失敗。”在學生解題遇到困難時可以使用美國科學家愛迪生的名言“天才等于1%的靈感加99%的血汗。”在鼓勵學生好好學習時,可以使用美國科學家愛因斯坦的名言:“A=X+Y+Z,A代表成功,X代表艱苦的勞動,y代表正確的方法,Z代表少說空話。”
參考文獻:
蘇翠霞.淺談如何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J].教育教學論壇,2011(1).
(作者單位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英吉沙縣克孜勒鄉3村小學)
?誗編輯 代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