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亞琴
依據大綱要求當前小學作文教學,應從淡化文體訓練、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入手,培養個性化習作。指導學生寫出有個性的習作,在自由表達的基礎上,應指導創新的表達。在習作指導的過程中,不管是選材還是構思,必須注意有創新的指導。習作是最具個性化的自由表達,每次習作都應該是學生有創意表達的結晶。教學中,我注意從三方面來指導。
一、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通過閱讀適合他們的各種書籍。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多讀、多看方能博采眾長,才能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語言,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在閱讀積累中,我讓學生把認為比較好的詞語、段落收集記錄下來后,還定期召開閱讀演講會,讓他們說說自己近日來積累了哪些材料。例如,一個學生習作題目是《課堂之外》,他寫道:“我的課外生活是讀書,讀書使我認識了黃世仁的兇殘,王熙鳳的刁鉆潑辣,讀書開闊了我的視野,豐富了我的精神生活和學習生活。”可見,教師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向學生推薦一些優秀的課外讀物,的確有利于學生積累材料。
二、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走進大自然,親自實踐。我們要引導學生走進大自然,讓他們置身于大自然中去玩賞,在玩賞中觀察,從中獲得感性真知,從而寫出你意想不到的東西。平時,我常引導學生走向大自然,走向社會,向大自然、向社會實踐活動要素材。如:同家長到野外游玩、欣賞公園美景;參加家務勞動;參觀校外商店;在日常生活中,隨時觀察一個人的表情,兩個人的對話等。抓住這些有利時機,及時啟發引導學生觀察,從而增強了學生發現、捕捉生活的能力,把學生鍛煉成為一個小小觀察員,及時記下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習作的材料就能源源不斷。
三、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
教師要使學生在習作中敞開心扉,做到如老舍先生所說的那樣:“寫‘從心里掏出來的真心話。”最重要的就是要解放孩子的心靈,使他們幼小的心靈從種種禁錮中解脫出來,在作文時無所顧忌,真正做到心里怎么想,筆下就怎么寫,無所不言。讓學生寫自己眼中看到的、耳中聽到的、心中想到的,說真話、吐真情,用自己的語言,寫自己想寫的。有這么一個教例:老師讓學生寫一篇《我的爸爸》的作文。在寫作中,學生大多寫爸爸是某一方面的工作能手,這樣寫當然好。但有一個學生卻寫他不喜歡爸爸,他覺得爸爸脾氣粗暴,不是個好爸爸。結果,老師覺得這樣的作文不好,我卻認為這個學生的思維與眾不同,有獨創性,說出了自己內心的真心話,寫出了自己的真感覺。長期以來,我們的教學追求的答案的唯一性,思維的同一性,扼殺了學生的個性發揮與思維發展。翻開一份份作文總有種“千人一面”的感覺,無論是形式上、內容上,甚至遣詞造句都有相似之處。似乎是同一種思想,同一種感情,同一種聲音,比如,寫同學的幾乎是幫助解決難題或下雨天送“我”回家等。其中很少有自己的真感覺。要改變這種情況,就得真正給予學生思想感情上的自由,讓初學寫作的學生敢想敢說,能大膽地把生活的體驗反映在自己的作文中務必從以下幾點入手,進行有的放矢、腳踏實地的教學。這樣學生才能寫出真正有自己個性的習作。
當然,我們鼓勵學生寫出有個性的文章,是要指導學生寫出積極向上、健康活潑、真實自然而又有個性的文章。另外,也要改變傳統的評價方式和標準,不能主觀地用一個固定不變的方式和標準去衡量所有學生的作文。要找到學生作文中最富個性的那一點,予以肯定,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心理體驗。在作文教學中,只有把學生置于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其主觀能動性,通過積極主動的參與,發揮每個學生的個性潛力和語言天賦,提倡大膽作文,鼓勵寫出自己個性化的心靈語言,才能迎來萬紫千紅的作文教學的春天。
(作者單位 江蘇省鎮江市大港中心小學)
?誗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