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詠梅
摘 要:上復習課時,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運用所歸納的知識去解決新的問題,在新問題解決的過程中進行科學方法的訓練。這就要求復習時,要重視教學目標的確立、知識回憶、知識整理、知識鏈接、有效練習。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遷移再加工,將原來死知識加工成規律性好、條理性強的活知識。
關鍵詞:復習課;知識回憶;有效鏈接
復習課是學生掌握知識不可缺少的一個步驟,是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就初中數學而言,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對各知識點做到了然于心,在有限的時間里,集中精力做好復習工作。
復習課是以鞏固梳理已學的知識,使之形成知識網絡、提高基本技能、增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主要任務的。但復習課往往使老師感到難講、學生感到乏味。學生認為是自己學過的知識,學得沒勁,老師上得累,學生學得膩。效果往往不理想,而上好復習課對學生鞏固學過的知識,為后面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至關重要。在新理念下,我們應該調整復習方法,提高復習效果。我認為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梳理學過的知識,把復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主動參與、自主探究,效果會好得多。
復習課怎么上?這是很多數學教師要探索的問題,如何上好一堂復習課這也是很多教師需要解決的問題,經過實驗研究目前我們采用如下復習課結構。
一、教學目標的確立
上課開始,教師直接出示復習課復習目標。出示的復習目標應注意如下兩點:1.目標要全面。所謂“全面”,就是指按照數學新課標上的要求有針對性地在知識技能、數學思考、問題解決、情感態度等四方面提出復習要求。2.目標要準確,即針對性要強。一是目標中知識技能、數學思考、問題解決、情感態度各方面的要求要準確。四個方面之間不能混淆。
二、知識回憶
回憶,就是要求學生將學過的舊知識不斷提取而再現的過程,這是學生獨立聯想的有利時機,應盡最大可能讓他們獨立完成。如果是低年級,可讓他們先看書本再回憶并說出來;中高年級也可讓學生提前一天預習,這樣課上會節省一些時間。當然,回憶的過程也離不開教師的啟發輔助。我們常采用如下策略:
1.獨立的默寫。2.同桌相互說。3.啟發的結果。
回憶過程中一般只要求學生寫出或講出“是什么”,不追問“為什么”或“怎么樣”,以便一氣呵成地將所有舊知識“拉出來”,提高回憶的效率。因此,學生在回憶時,教師不要過多的“插手”或“插嘴”,而是讓學生七嘴八舌地說、龍飛鳳舞地寫,這時只有一個目的:把有關舊知識回憶出來。
回憶既是提取舊知識的過程,同時也是進一步強化記憶的過程,還是互相啟發獲得聯想結果的過程。
如果學生的回憶不完整,這時可讓其他學生或由教師補充,也可暫時放一放,之后在“整理”中完善。
三、知識整理
知識整理,就是將舊知識點按一定標準分類。因此,知識整理是復習中的重點。知識整理要完成兩項任務:一是將知識點連接起來(求同),二是把各知識點分化開來(求異)。這些工作教師在備課時應充分準備好,否則上課時會造成混亂。知識整理往往同板書聯系起來,使視聽融為一體,增強復習效果。根據復習內容異同,通常采用:
1.邊整理邊寫板書。即整理與板書同步運行。2.先整理再寫板書。即師生先一起將舊知識的異同點輸出,然后出示板書。3.先寫板書后整理。
這在低年級比較適用。運用時也可在掛出板書的同時,邊看板書邊整理。整理過程,實質上是將知識條理化系統化的思考過程,其間應用的思考方法主要是“分類”,即根據一定的標準將知識分化。我們的分類,是將已學過的知識分類,而不是將學生還沒有學過的知識分類。其實,分類標準本來就是人為的,更何況對有些分類目前專家們也是爭論不休。
四、知識鏈接
知識鏈接是復習課的鮮明特質。因為新授課的主要目的是將知識點分化,把握單個知識的本質屬性,一般很少也不可能同后繼知識發生關聯。復習課中,正好就是將所學知識前后貫通鏈接起來,這句是所謂的知識點泛化。
知識鏈接不同于知識之間的簡單聯結,而是知識本質上的融合。因此,知識鏈接不僅要在異中求同,而且也要在同中求異,這是知識結構轉化為人知結構的重要環節。這就是前面談到的,回憶階段只求“是什么”,而這里“鏈接”時還要追求“為什么”問題。
知識鏈接時,既可讓學生提出疑問,也可由教師出示問題讓學生思考回答,還可采用板書填空的形式,這要看具體運作情況而定。
知識鏈接的目的也不僅僅是求同與求異,更重要的是為了靈活地運用知識解決數學問題,進而拓展學生的思維。
五、有效練習
復習課中的練習與新授課或練習課中的練習都有明顯不同。新授課中的練習主要是為了鞏固剛學過的新知識,因此其練習成分是基本習題占70%左右,側重于知識方面;練習課中的練習則是為了技能向能力轉化,側重于數學能力的形成;而復習課上的練習,則側重于知識結構轉化為認知結構,因此應出示綜合性較強的習題讓學生練習。值得一提的是,復習課上的練習應集中在一起(劃定一段時間),不宜分散進行。這樣既能集中學生注意力,又能節省復習時間。
初中數學復習課是把平時相對孤立地進行教學的知識串起來,其中特別重要的是把規律性知識,如概念、性質、算理、算法等進行歸類整理,溝通相關知識間的內在聯系,使之條理化、系統化,并將這部分知識納入學生已有的知識系統中去,使學生在頭腦里逐步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知識體系,并把它保持在記憶中。以上是我的一些看法,希望能給老師們提供一些幫助。
(作者單位 內蒙古興安盟烏蘭浩特市五中)
?誗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