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香
摘 要:素質教育是當今學校教育中提到最多的詞。根據素質教育的需求,奮斗在一線的教師,必須打破舊的教學方式,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而諸多能力之中,思維能力又居核心地位。
關鍵詞:導入;重難點;學具
數學課堂上老師更應該著重注意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下面是我結合多年教學經驗得到的一點體會:
一、導入生動,抓住學生的思維能力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生動的導入能及時抓住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的想象不至于漫無邊際,而是沿著前人架起的科學大道前進。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善于根據教學內容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同時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例如,在講“圓與圓的位置關系”時,我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圓,手里又拿了一個紅色的圓,在黑板上,邊移動邊敘述,這引起了所有學生的關注,激起了學生探求新知的熱情。
二、重難點分析透徹,調動學生的思維能力
“學而不思則罔。”要讓學生學有所得,課堂教學時要力戒上課平鋪直敘,平均使用力量,這樣即使再有吸引力的內容結果也是一個調子,學生就會感到乏味,打不起精神。因此,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抓住教學內容的重難點進行透徹分析,恰到好處的分析能更有效地調動學生的思維能力。
例如,教學“公園有多寬”,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時,為突出重點,我設計了一些表格,讓學生通過完成表格,觀察代數式值的變化,從而發現一元二次方程解的范圍。再進一步取x值,使其的取值范圍縮小。逐步逼近,最終得到x的近似值。在學生掌握之后,立即采取鞏固訓練,并讓學生總結求一元二次方程近似解的方法及步驟。
三、自制學具,深化學生的思維能力
利用學具開展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條件,也對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具的使用過程是教師的再創造過程,是教師挖掘學具所蘊含的教育觀、思想和教學方式方法的過程。為此,我們把學具作為課堂教學的一個突破口。因此我們在教學時,應告訴學生應準備的材料,這樣老師表演之后,學生馬上就能親自演示。這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激活學生思維能力,有著巨大的作用。
例如,在教學“認識三角形”時,讓學生每人準備了五根長分別為20 mm,30 mm,40 mm,50 mm,60 mm的木棒,然后讓學生在課桌上各自把手中的任意三根木棒按一定的順序擺成一個三角形,讓學生互相觀察擺成三角形所用的木棒的長度,并小組討論怎樣的三根木棒可以圍成三角形。通過動手操作,激發了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深化了學生的思維能力,達到了預期學習目的。這恰恰印證了心理學家的話:“智慧出在手指尖上”。
總之,在教學時,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可以使學生的知識水平顯著提高。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方法還有很多,需要我們在教學中不斷地積累來完善我們的教學工作。
(者單位 太原市小店區劉家堡鄉一中)
?誗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