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水平
摘 要:作業是學生最基本、最經常的獨立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對已學知識進行鞏固的一種重要手段,也是教師檢查教學效果的有效方法。但是,現在學生的作業中存在諸多不良習慣,如:馬虎了事、拖拖拉拉、作業潦草等。所以,學生良好作業習慣的培養顯得尤其重要。首先談談不良作業習慣存在的主要因素。
關鍵詞:主要因素;作業評價;個體指導
一、存在不良作業的主要因素
1.學生認識不夠,學習興趣不濃
很多學生認為老師上課的內容都懂了,題目都會做,所以做起作業態度不端正,馬虎了事。成績優異的學生以成績好作為“擋箭牌”,成績好,作業就可以隨便做,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學習興趣不濃,作業能湊合就湊合,能磨就磨,作業沒完成或完成得不好大不了多讓老師批評幾句,多罰抄幾遍,一點學習的興趣也沒有。
2.注意力不夠,一心兩用
學生做作業粗心、馬虎是通病,做課堂作業東張西望,說閑話,擺弄筆桿做小動作,心靜不下來,做家庭作業時,邊聽音樂,邊看電視或邊吃東西,注意力不集中,一心兩用。
3.教師布置作業不精,未分層次
很多教師布置作業沒有做到精選制、分層次。總是布置一些機械重復或懲罰性作業,對不同程度的學生不會留不同水平的作業,這些作業不但沒有任何效果,反而打擊了學生做作業的積極性。
4.教師未合理控制作業量
相當部分教師布置作業未合理控制量:作業量少了未能起到對知識鞏固提高的效果,作業量太多學生完成得很累,也打亂了休息時間的計劃和安排,這樣作業完成的效果自然不佳。
孔子曰:“少年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作業習慣呢?接下來,我談談自己在培養學生良好作業習慣方面的一些做法與見解。
二、培養學生良好作業習慣的方法
1.規范書寫
不管是語文或者是數學學科,都要要求學生格式正確,書寫美觀。不同學科要有不同的書寫格式,如果學生不懂得這些格式的基本要求,任意書寫,作業格式五花八門,十分難看,產生錯誤自然就多。教師要用統一的要求規范全體學生的作業,如字的大小、空行、題目的排列,錯題更正的形式,卷面的整潔度等,不合要求的要重做。長期這樣堅持,學生會重視格式,重視書寫,養成規范書寫的好習慣。
2.教會學生讀題、審題的習慣
讀題、審題對學生學習尤其重要。學生在做作業時,老師要教會學生讀題、審題的好習慣,抄好題目不要急于去做,先看一下題目里的數字、運算符號、關鍵字詞有無抄錯,弄清題目的數量關系等,審題后,多檢查,方法正確嗎?計算對了嗎?不但要求速度,更要強調正確率,這樣可以避免很多錯誤。
3.教師、學生同伴要發揮好榜樣示范作用
教師對學生提出了作業的要求,教師本人也要在平時教學工作中認真做好榜樣示范作用,上課的板書要工整清楚,一些細節教師要身體力行,如畫線用直尺,板書盡量少涂改。對于一些優秀作業和進步作業教師在班上循環展示,每個學生都有被同伴欣賞的欲望,讓作業認真與有進步的學生受到全體同學的關注,學習積極性就會大大的提高,每個學生也會盡自己的努力去完成好作業。
4.教師要精心設計作業
教師布置的作業要精心設計,數量,難度適宜,要有典型性、層次性和選擇性,而且覆蓋面要廣。基礎差的學生也要有會做的題目,也能獲得成功的滿足。基礎好的學生要有更深層次的習慣,對不同程度的學生要有不同水平的作業,使每個學生都有所發展、提高。這樣通過精心設計作業,使作業不再是學生的負擔,同時又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5.教師要認真批改作業,重視作業評價
教師對待學生作業的態度,會直接影響學生作業的態度。教師檢查批改作業要及時、認真,不然學生就會存在僥幸心理,一些“作業拖拉、敷衍了事、不完成作業”的壞習慣會愈演愈烈。教師批改作業要認真仔細,不能只打“√”或“×”,要么直接寫個“閱”字或者只寫日期、分數,應強有力的指出學生錯誤的地方,及時給予評價鼓勵,好的作業要在作業本上給予“小紅花”“五角星”“大拇指”等圖案,激發學生認真作業、規范書寫的欲望。
6.家校攜手,常抓不懈
培養學生良好的作業習慣,并不是老師一個人的責任,作為家長,同樣有責任。作為教師要積極向家長宣傳培養學生良好作業習慣的重要意義、具體要求和做法,動員廣大家長一起來做好這項工作,家校聯誼活動等多條途徑,加強與家庭的聯系,加強對學生良好作業習慣培養的指導。學生良好作業習慣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家長和教師長時間的教育和培養。
7.加強個體指導,矯正不良習慣
由于個性心理、家庭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學生的作業存在很多差異。因此,在面向全體學生的同時,必須加強對學生的個體指導,及時幫助一些學生矯正不良的作業行為,防止不良行為形成不良習慣。
總之,良好的作業習慣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艱苦的過程,也是磨煉學生意志、性格、品質的過程。對此,教師只有從嚴、從實、從點滴抓起,采用多種辦法與措施,才能使小學生養成良好的作業習慣。
(作者單位 江西省吉安市遂川縣草林中心小學)
?誗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