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采念
摘 要:小學數學是基礎教育階段的重點學科,對培養小學生思維能力、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有著特殊作用。在當今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的時代背景下,數學教師不僅承擔著教會學生數學知識、發展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任務,同時也需要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使學生在獲得理論知識的同時,思想品質、道德素養等方面也有所提高。就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展開探討,以供廣大同仁借鑒參考。
關鍵詞:解讀教材;轉變模式;規范言行
一、解讀新教材,挖掘德育內容
新一輪課程改革對原有教材作出大量改編,在對新教材深入解讀的過程中,不難窺見思想品德教育的影子,表現國家建設、社會發展、民族文化的圖文材料、練習題俯拾即是,為數學教師開展德育工作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對小學生而言,這些素材往往容易被忽視,數學教師應在教學課本知識的同時,不失時機地對書中的德育內容加以適當擴展,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強化愛國精神,樹立為社會建設服務、為祖國發展作貢獻的人生觀、價值觀。實踐表明,恰恰是數學教學中的只言片語,對學生的教育作用更是不容小覷。
二、轉變教學模式,滲透德育工作
傳統“滿堂灌”式教學模式下,教師不停講、學生不停記,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效率低下。新型數學課堂教學要求教師主動轉變自身角色,以學生為主體,創新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采取小組合作的教學形式,與學生建立形成一種全新的師生關系,通過小組合作,實現多邊互動,這樣不但解決了數學問題,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認真負責的學習態度,從而達到德育滲透的效果。
三、規范言行舉止,身體力行德育
為人師表,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的影響是深刻而長遠的,尤其小學生模仿能力較強,心智發育尚不健全,缺乏一定的是非辨別能力和判斷力,因而極易受到負面因素的不良影響。作為小學生成長與發展之路上的啟蒙導師,教師承擔著對其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責任。規范言行舉止,對于學生學習生活中出現的問題,應以寬容、關懷的態度對待,并引導其分析利弊、予以改正。以強大的個人魅力去影響學生,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品格。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思想品德教育時,還應注意不得喧賓奪主、顧此失彼,切忌將數學課上成德育課,始終明確數學教學是課堂教學的根本任務,德育的滲透是次要的、輔助性的、潤物細無聲式的,充分結合數學教學特點,讓德育之花綻放于數學教學的方方面面,能夠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參考文獻:
張娜.德育化無形心靈潤無聲: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9(28).
(作者單位 重慶市璧山縣金劍小學)
?誗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