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有人認為,評課標準不能一概而論,評價標準本身就是多元的:面對不同的學生,應該有不同標準;面對不同的教師,應該有不同標準;不同的專家、聽課者,因為對教育有不同的看法,也會有不同的標準。評價一堂好課的標準,真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那么,一堂好課的標準究竟是什么?筆者不想對這個問題下一個什么結論,只想談談我心目中的“好課”。一堂好課,除了有教學的基本環節:激情引課、新授知識、自主探究、小組合作、評價展示交流反饋等,盡量做到有引人入勝的開頭,有高潮迭起的中場,還有畫龍點睛的結尾或者在課堂教學的某一方面有所創新,還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師個人素養要高
好課與教師個人素養是分不開的,一個教師能以寬容、溫和的形象或風采登上講臺,學生就會覺得老師可親、可愛和可靠;如果能以高雅、寧靜、溫馨、和藹的形象或風采登上講臺,學生就會樂于靠近教師,主動與教師交流和溝通。“言教不如身教之易于感人”,就包含這個道理。教師的風采和形象會不知不覺地影響學生的,不但會使學生模仿、尊敬,而且會留在學生永恒的記憶里,成為學生的表率。
在這次全國信息技術兩節優秀展示課中,湖南曹毅和銀川周霞老師都有很高的個人素養,曹老師普通話標準,語速適中,語調有節奏,抑揚頓挫。周老師態度親和,始終面帶微笑,知識面廣博,她通曉古今中外知識,一般講到密碼泄露問題,只會說密碼丟了會泄露個人信息,講的比較蒼白無力,但周老師卻能舉出密碼丟失會造成丟性命的事例,這個教育會讓學生印象深刻。
二、教學過程要層層遞進
信息技術教學不是漂亮素材的展覽,也不是技巧與方法的堆砌,而是實實在在使學生得到有效學習,知識發生內化,所以,在教學中不僅要教學生知其然,還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曹老師的課堂教學就是這樣做的,他在教授對圖像修正偏色內容時,一般老師在講解到調整色彩平衡這一內容時,直接按照菜單的操作步驟告訴或演示一下色彩平衡面板中隨意移動滑塊,沒有量度、沒有標準、沒有依據,但曹老師卻能使用一種叫“色環圖”的偏色好幫手作為調整色彩的依據,根據這個“色環圖”,就可以知道紅色的互補色是青色,藍色的互補色是黃色,因此,偏紅的色彩可通過調整青色滑塊,偏藍可調整黃色滑塊,并且更為可貴的是還將“色環圖”的形成推演展示出來,不僅如此,只要在教學中提到或使用的概念原理也要推演給學生知道,做到層層遞進,過渡自然,循循善誘,深入淺出。
三、能夠激發學生的精彩
課堂不是教師表演的舞臺,而是師生之間交往、互動的場景。一個優秀的教師應善于把學生推向前臺展示精彩。如果一節課上,學生沒有機會展示自己的精彩,基本上可以認定這節課是失敗的。教師要轉變角色,在炫耀個人才藝時不能忽視學生是主體,教師不能只在乎自己的精彩,而是要激發學生的精彩,激發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真正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學生個性發展的服務者。激發學生精彩可以通過采用贊揚的話激勵學生,如曹老師課堂上經常說“好的,很棒!”“很好,老師很喜歡。”做得非常棒,老師期待你的作品”等;還可通過角色扮演激發學生積極動腦、動手、動口,如“請這個女老板針對給定的數據進行分析并談談創業想法?”讓學生成為課堂主體,激活學生思維,使學生在課堂上更多地充分展示自我風采!
四、體現課程思想和價值
課堂不是對學生進行訓練的場所,而是引導學生發展的空間,一堂課要真實、有效、有意義,有體現課程思想和價值,讓我們的技術課也具有文化、藝術、價值等才是真的好課。曹老師的這節展示課又做到了這一點,他在要求學生對圖像作品進行色彩加工要達到有一定的藝術性,如,學生在操作時,他發現學生只是隨意選擇色塊來調整色調,就馬上提醒學生,選擇什么色調是要有想法的,要思考用什么樣顏色來表達什么樣的思想感情,一般的白色象征純潔、神圣、善良;暗黃色象征懷舊、頹廢;綠色象征安全、生機勃勃;紅色象征熱情、積極、危險等,曹老師將學習技術與藝術的關系處理得很恰當,沒有只偏重技巧的學習,他讓學生關注和思考技術運用的目的和意義所在,讓學生回答創作作品的特點、想法和目的,使學生明白技術是為藝術服務的,是表達情感服務的。又如,浙江葉敏紅老師用Excel對網上創業數據分析,側重分析和應用,體現技術的應用性和價值性,而不僅教授學生學習Excel的技能與技巧為主。再如,周霞老師將學習密碼技術技術與密碼學文化相結合,充實技術學習內涵。
總之,課堂不是教師行為模式化運作的結果,而是教師教育智慧充分發展的結晶。只要能夠讓學生實現有效有意義學習的課就是好課。
|編輯 代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