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一定要看到,農業還是“四化同步”的短腿,農村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農業基礎穩固,農村和諧穩定,農民安居樂業,整個大局就有保障,各項工作都會比較主動。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
科技進步、科技創新的關鍵取決于高層次人才的數量和質量。高層次人才要通過基礎科學研究來培養,實踐證明,通過大兵團作戰、大規模生產的方式不是培養高層次科技人才的正確途徑。人才培養不能只到博士生為止,應從博士后延續到成為中高級研究人員直至終生。人的進取和提高是沒有限度的,甚至獲得諾貝爾獎也不是極限。
——獲得201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專家張存浩
努力發現新現象,不斷追求勿懈怠。發現不只是靠眼力,主要是靠腦子,感性的問題,要靠理論思維來回答。
——獲得201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專家程開甲
人是第一戰斗力!我多次到美國出差,無論舊金山、洛杉磯還是紐約、華盛頓,從事高科技工作的大多是中國人。中國人不笨啊!關鍵要有趕超國際先進技術的雄心壯志,并很好地組織起來,創造好一些的工作環境。
——著名雷達工程專家王小謨
領導找我做這一屆春晚的總導演,其實就給春晚定了一個調子了,這個調子就是2014年春晚的“八字方針”——真誠、溫暖、振奮、好玩,春晚的最高標準就是博人民一樂。
——馬年春晚總導演馮小剛
沒有光就沒有文明,太陽光和激光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重要部分,超市條形碼掃描儀、眼科手術和跨洋通訊都與此有關。
——聯合國大會宣布2015年為國際光年,諾貝爾獎得主、加州理工學院研究人員艾哈邁德·澤韋爾如此評價
把一生一世的事兒寫在紙上,真是太高興了。
——黑龍江省綏化市老人姜淑梅從60歲開始跟女兒學習認字,76歲出版處女作《亂時候,窮時候》,被譽為中國平民歷史的書寫者
我窮得干凈,別人的東西我絕對不能要。
——60歲的重慶南川區居民羅云淑撿到11萬元現金,為了能讓失主及時找到錢,她在寒風中原地守候近1小時,直到等來失主,圍觀者說她傻,她如此回應
世界不是平的,在人類需求階梯上,PC(個人電腦)排不到前5位。
——正是基于“電腦拯救不了世界”的觀念,比爾·蓋茨將自己的財富以及大部分時間投入到慈善事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