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海燕
摘 要:本文從中小企業的特點入手,對中小企業資金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深度剖析,并提出一系列應對措施,對促進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起到了指導性的意義。
關鍵詞:中小企業;資金;特點;問題;對策
現階段,我國的中小企業發展迅速,在我國企業中占有的數量極大,同時在拉動國家經濟增長、為社會創造就業機會以及優化調整產業結構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中小企業面臨的資金貧乏和資金管理方面的問題也是非常嚴重的,值得去研究和分析。
一、中小企業的特點
(一)中小企業生產規模中等或微小,經濟成份多且復雜。 我國中小企業量大面廣,廣泛分布于工業、運輸、服務等各個行業,是一個龐大的企業群體。其種類有民營企業、國有企業等,因中小企業規模小,法人治理結構不健全甚至沒有,產權關系不明確,家族式管管理嚴重。
(二)提供的信息不完善,管理工作不規范。有些中小企業沒有建立財務管理制度,資金隨意使用,財務混亂,提供的報表虛假,人員素質不高。
(三)投資較小,抗風險能力較弱。中小企業因規模小,投入資本金少,產品和服務具有快速生長又具有脆弱性,易受到市場沖擊而面臨很大的風險。
(四)籌資能力弱,資信狀況差。中小企業信用意識不高,可供擔保抵押的資產不多,欠銀行債務拖欠不還,經營風險大,籌集資金有限。
(五)高級人才缺乏。中小企業因無法給出更好的待遇常常錯失優秀人才。家族式經營模式的缺陷暴露顯著。
二、中小企業資金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融資困難,資金成本高,制度上缺乏國家政策的支持。 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問題是融資難、擔保難。中小企業業務量小,經營的不確定性及其高倒閉率,再加上中小企業缺乏資金,欠債太多,融資成本率比較高,資金使用風險大,導致信用等級低下。銀行出于資金使用安全保障與收益考慮,不愿意貸款給中小企業,使中小企業的發展受到極大的約束。
(二)資金管理水平低,資金管理意識低下,使用資金效益差。中小企業資金使用缺少計劃性,造成資金閑置或不足。閑置的資金有些是借入的,不但要還本,還要付息,增加了企業的負擔;資金不足使中小企業可能錯過了最佳的經營期和盈利期,甚至還陷入財務困境。
中小企業管理者對資金的管理意識差,管理者和員工的素質總體都不是太高,對整個財務管理缺少應有的知識和能力,使資金的使用效益低下。比如,因沒有建立嚴格的應收賬款賒銷政策和催收措施,導致應收賬款周轉率低,資金回收非常困難,占用了企業的有限資金,甚至形成死賬,使中小企業雪上加霜。存貨管理控制弱,月末存貨也占用大量的資金。固定資產管理方面若不到位,也會出現,資產的損失浪費。
(三)管理模式單一,企業制度不完善,控制不力。所有權與經營權的高度統一是中小企業單一的管理模式,管理者集權現象普遍嚴重,職責不分。而大中型企業有比較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建立了企業的內控制度,授權審批,職責分離。中小企業的管理層素質技能不高,對中小企業的監控不力,缺乏對資金運用的嚴格控制。公司管理層對各項資金運用環節普遍存在著監控不力等現象,雖然大部分中小企業都制定了財務制度、設置了專職監管人員,但往往違反制度的首先是企業的管理層,使得企業的監管人員形同虛設、無法有效地發揮作用。
(四)提供的會計信息虛假,給企業自身和社會帶來了負面影響。在財務會計方面,中小企業經常制造虛假憑證或財務收支手續,進行轉賬作弊及費用的虛假開支;隨意調節收入、成本,制造虛假盈虧;編制虛假的會計報表等。這些失真的會計信息,實質上是企業經營失敗、管理失策的表現。
三、中小企業資金管理的對策
(一)國家政策上要建立針對中小企業的相關法律法規和貸款金融體系,從政策上提高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的支持力度。由于中小企業經營規模小、抗市場風險的能力弱、合理利用資金的能力差等特點,致使融資困難。所以,在國家政策上,政府要建立相關的融資機制給予中小企業大力的支持。同時還要制定了針對中小企業發展的法律、法規及優惠政策,如我國出臺的《關于鼓勵和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等。
(二)強化中小企業的信用體系,建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中小企業自身應增強信用觀念, 改善其信用狀況并創造良好的信用環境,國家要建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健全信用擔保機構,以服務為宗旨,不以盈利為主要目的,為中小企業的發展創造條件。比如《關于加強中小企業信用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的出臺,標志著中小企業向前發展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三)強化資金管理,進行有效的財務控制。中小企業的資金本身就是有限的,企業經營者、各個部門應提高認識,管好、用好、控制好資金、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作為重點。比如加強對應收賬款的財務管理,及時催收,形成有效的收款管理辦法,使資金保持合理的流動性;合理分配短期資金和長期資金的分配;加強財產內部控制制度;加強對存貨的管理,使存貨盡量少占用資金。
(四)建立科學的經營管理機制,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我國的中小企業有些是家族式民營企業,需要完善企業的法人治理結構,建立起適應市場經濟需要的經營管理模式和經營決策機制,提高企業經營決策的科學性,提高經營者素質,培養和吸引專業管理人員和技術人才,并注重自有資本的積累,確保企業的各項經濟活動和財務收支必須在國家的法律、法規及規章允許的范圍內進行。
(五)制定合理資金計劃,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在經營過程中,中小企業應嚴格考慮資金的需求量,合理的計算,編制資金計劃,厲行采取節約的基本原則,使資金用在刀刃上。一個合理的資金計劃,可使資金的使用達到最優化。同時,中小企業也可以采用計算機技術,運用ERP系統,提高資金管理效率,進行實時監控,提高決策的科學性。
(六)加強財會人員素質的建設,形成真實的會計信息。目前,中小企業由于會計人員素質不高,領導的法制觀念淡薄,導致經常出現會計弄虛作假,信息虛假,使中小企業的社會地位日益下降。中小企業因規模小,大多數沒有健全的財務制度,會計人員流動性快,因此,首先應加強會計人員隊伍的建設,提高會計人員的專業業務技能,并對經濟業務的合法性、合理性作出判斷和監督,可以有效防止會計信息失真。加強企業領導的法律意識,增強法制觀念,才能改善企業管理狀況,搞好財務管理,提高企業的競爭實力。
(七)加強對現金流量分析,推行全面預算管理,加強內部審計,健全內部審計監督制度。嚴格控制現金流入和流出,保證支付能力和和償債能力,樹立“錢到哪里,管理就緊跟那里”的觀念,將現金流量管理貫穿于企業管理的各個環節,高度重視企業的支付風險和資產流動性風險。嚴把現金的出入關口,對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進行嚴格管理。嚴格控制事前、事中資金支出,保證資金的有序流動。預算編制采取逐級編報、逐級審批、滾動管理的辦法,預算一經確定,即成為企業內部組織生產經營活動的法定依據,不得隨意更改。
總之,中小企業在經營過程中,資金的有效管理對中小企業的發展壯大起著重要的作用。形成正確的資金管理觀,規范財務管理體系,健全財務制度,加強自身信用建設,提高會計人員的素質,完善資金的良性運作渠道,是中小企業對促進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1]景步干.中小企業資金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改進措施[J].中州煤炭,2007(02).
[2]董平.中小企業資金管理初探[J].內蒙古電大學刊,2008(09).
[3]周新民.企業資金管理的實踐與策略思考[J].資金管理,2009(12).
[4]劉煒.解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對策[J].財會月刊,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