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力資源所有者以權益投資的方式向企業投入了人力資源,但是在投入人力資源的同時并沒有取得企業所有人員的身份,沒有獲得相對應的權利。從常規角度來講,人力資源所有者的權益投資性質并沒有得到合理的確認。從實踐角度來說,人力資產完全和無主資產是相同的,并且從整體上揭示出了人力資源以權益投資的方式成為了企業資產,并從總體上確認了人力資源所有人員和企業關系所有者和企業的關系。
【關鍵詞】人力資源 權益投資 工資性質
人力資源所有者以權益投資的方式向企業投入了人力資源,并且在投入人力資源的過程中沒有取得企業所有人員的身份,獲取不到相關的權利。從理念角度進行分析,人力資源所有者權益投資性質并沒有得到認可。這對于人力資源的權益投資性有很大的關系,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對影響企業的效果有很大的關系。
一、人力資源資產的資產特征
雖然說人力資產在形式上和其他資產有一定的區別,但是其仍然具有資產的典型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對提升人力資源的整體效果和整體思考有積極影響。
人力資產的特殊性是其所存在的形式之一,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獨特性。人力資源資產總附著于自然人身,不能離開自認人身單獨存在。而對于一般資產來說,并不具備這一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自然人身的人力資源并不屬于企業的資產當中。當人力資源成為企業的資產后,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具備和其相關形態資產相同的特征。從一般角度來說,人力資源本身所表現出來的是一種被長期所使用的性質,所以說可以將資產理解為長期資產。但是,人力資源在企業中的周轉形式來說,人力資源的典型動態是流動性的資產,這一判斷的依據是人力資源資產的循環周轉特點。
企業流動資產最典型的特點是流動性資產循環的周轉期等于一個正常生產經營周期,或者是在一個會計年度內,流動資產并且能完成一次變現。流動資產的循環周轉過程,其中涵蓋了兩個階段,一個是由貨幣轉變成為非貨幣的流動資產,而另外一個則是通過非貨幣的流動資產轉變成為貨幣。在這一過程中是流動資產消耗的一個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包含了流動資產因為經營活動被耗費,流動資產因為經營活動被再次準備和補償,從根本上實現了企業流動資產再生產的過程。
企業人力資產和一般傳統角度上的流動資產具有完全相同的耗費補償的過程。企業人力資產的取得,是以人力資源原始歸屬權持有人員和企業之間關于轉讓人力資源使用權的轉讓企業成為標志。并且,在企業取得人力資源使用權之后形成了人力資源資產后,人力資源開始在企業中循環周轉。和一般流動資產相比較而言,人力資源存在著耗費以及補償兩個過程,在企業經營過程中,基于企業經營活動目標對人力資產進行使用,這對于人力資產的耗費有很大的影響。并且,人力資產的補償是通過企業支付工資給人力資源原始歸屬權持有人員來完成的。人力資源是通過所有人員針對工資消費完成人力資產的補償,從根本上形成具有周期性的人力資產,這在一定程度上是人力資產完整再生產的一個過程。
二、人力資源資產的代價
企業在人力資源問題上,應該從取得人力資源代價以及人力資產使用過程中的代價說明。從理論角度來講,企業為了能取得人力資產而支持的代價具體如何支付,取決于人力資產的經濟性質,但是經濟性質則取決于企業以何種形式取得這些資產。首先,通過接受權益投資的形式獲取人力資源。在這一形式中,并不需要企業支付一般意義的買價。在這一過程中,并不需要企業支付一般的意義的買價,從理論角度來講企業彩通這種方式應該在運用人力資源資產獲得相關的收益之后,應該將收益分配給以權益投資方式進行人力資源投資的主體。其次,企業應該通過承擔債務的形式獲得人力資源。并且,在通過以負債的形式取得人力資產之后,企業應該承擔歸還人力資產的義務。最后,企業通過購買的形式取得人力資源,在這一方式的特征是人力資源的完成權益被完全性的撞期,并且如果企業接受權益投資或者是承擔債務的形式取得人力資源,在一定程度上能取得人力資產的使用權。
除了以上所付出的人力資源的取得的代價,還需要支付人力資產使用過程的使用性指出。企業支付的人力資產使用性指出應該通過企業資源所有者的工作。工資在形式上能表現為人力資源所有人的收入,企業支付以資產減少為特征的人力資源使用代價,通過這個所造成的假象就是工資是企業購買人力資源的買價,或者可以稱其為人力資源所有人員的收入。簡而言之,就是人力資源所有者只能從企業當中獲得工作,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工資并不是人力資源所有人員出售人力資源的所得賣家,只被稱之為企業的生產費用,在一定程度上強調了企業并沒有真正的支付人力資源的賣家,被稱之為人力資源的取得成本。
三、結語
和其他投資人員相比較而言,人力資源投資人處于一個公平的地位。其他資源投資人的投資在企業中同樣存在再生產的過程,同樣所取得的過程和被消耗和倍補償的過程。簡單來說,其他資源投資人既具有企業因為取得其他投入資源而產生的取得代價收入,也有因為使用而產生的費用。但是,人力資源投資人也只能享受人力資源工作。從以上內容的敘述來看,工作并沒有被納入到人力資源的出售投入當中,是企業的折中的一筆費用,在一定程度上是通過人力資源的投資人員并沒有獲得人力資源的出售收入。從以上內容的敘述來說,企業可以通過三種方式獲得人力投資,即接受投資形式、承擔債務形式和購買形式兩種。在一定程度上對接受投資形式具有很大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張際萍.人力資源會計方法的思考與實證分析[D].西南交通大學,2013.(04).
[2]徐國君,劉祖明.人力資源會計研究述評[J].財會通訊,2014.(05).
作者簡介:孟曉麗(1980-),女,漢族,山西太原人,職位是人力資源經濟師,研究方向:人力資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