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文成 冀亞榮
【摘要】農業類上市公司作為農業龍頭企業,對于農業產業化發展意義重大。在影響農業類上市公司綜合競爭力的因素中,財務競爭力逐漸成為最核心因素。本文將通過其近幾年公開財務數據,利用因子分析法,分析新疆各農業類上市公司的財務競爭力狀況,指出其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而為推動新疆農業類上市公司的發展以及促進整個新疆農業產業化提供指導和支持。
【關鍵詞】農業類上市公司 財務競爭力 因子分析
新疆農業類上市公司作為新疆的農業龍頭企業,在新疆農業產業化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上市公司綜合競爭力構成中,財務競爭力逐漸成為最重要的因素。本文希望通過新疆農業類上市公司財務競爭力的實證研究,指出新疆農業類上市公司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并針對其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尋找一些提高公司綜合競爭力的方法。
一、財務競爭力研究綜述
國內關于企業財務競爭力的研究比較多,馮巧根(2001)提出了“競爭財務”的概論,他認為:“21世紀的競爭實質上就是企業財務管理的競爭[1]。”朱開悉(2002)年提出了“企業財務核心能力”的概念,指出:“企業財務核心能力就是指企業可持續盈利成長能力,可持續盈利成長能力的基礎是盈利,目的是成長,關鍵是可持續[2]。”王艷輝、郭曉明(2005)認為財務競爭力是企業財務系統進行財務戰略的選擇結果。財務戰略一旦選定,就意味著與企業的財務競爭能力連接起來[3]。郝成林、賴錕鵬(2009)通過分析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的根源,站在財務競爭力和價值鏈的角度,為財務體系的建立提出了思路[4]。
我國關于農業類上市公司競爭力的研究比較多。如楊留位(2008)利用企業財務數據,通過分析盈利能力、償債能力、資產管理能力和發展能力這幾個方面,利用因子分析法對我國農業類上市公司的競爭力作了一個綜合排名,并從盈利能力、償債能力、資產管理能力、發展能力和綜合排名的一個數量關系上分析了這些指標與綜合指標之間的數量關系[5];姜昭(2011)從生存能力和發展能力兩個方面構建了競爭力指標體系,文章同樣分析了這些指標內容的關聯關系,并從指標體系內部給出了發展建議[6]。
二、競爭力評價方法及樣本選取
通過借鑒目前國內外關于上市公司特別是農業類上市公司財務競爭力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本文通過構建關于競爭力的財務指標體系,從而利用計量方法分析出公司的綜合競爭力,而各指標與綜合競爭力之間存在著較強的聯系,各財務指標與公司實際經營活動也有緊密的聯系。因而本文擬通過對各項指標及其關聯關系的研究分析公司經營過程中在人、財、物等方面的經營現狀。本文計劃構建以:企業規模、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盈利能力、發展能力五個一級指標和總資產、股東權益、營業收入等16個二級指標構成的指標體系,作為研究企業財務活動乃至企業總體經營活動的指標體系。
本文在對新疆農業類上市公司競爭力進行分析時將選取因子分析方法。本研究的樣本為新疆農業類上市公司,通過前期資料調查我們發現目前新疆共有9家農業類上市公司,而本文擬對公司5年的財務數據進行分析,從時間的跨度上來說,只有冠農股份、天康股份、新農開發、新賽股份、香梨股份、中糧屯河和新中基7家農業類上市公司的財務數據在時間跨度超過5年,因此本文擬將這7家農業類上市公司作為主要研究對象。
另外在16個指標中,資產負債率和流動比率屬于適度指標,采用公式:X'ij=-|xij-k|(其中k為各指標的平均值)對數據進行正向化處理。將處理完畢的數據導入到SPSS16中。
三、新疆農業類上市公司競爭力實證分析
本文主要利用SPSS軟件進行數據處理,主要分析過程如下:
一是對原始數據進行處理后,首先對數據是否適合進行因子分析進行檢驗。巴特利特球形檢驗值為:234.832,對應的概率P(Sig=0.000)<0.05,表示適合作因子分析。同時KMO檢驗值為:0.732,介于0.8到0.9之間,也證明適合于作因子分析。
二是按照一般累計方差貢獻率應在80%以上的提取原則,本文提取了4個因子,由表2可見,累計方差貢獻率為93.754%,說明這4個因了能夠解釋16個原始變量的大部分變異。為進一步明確所提取各個因子的意義,本文選取方差最大法對因子載荷矩陣進行旋轉。旋轉結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以看出,4個公因子中,第一個公因子在變量:資產負債率、總資產周轉率、銷售凈利潤、總資產凈利率、總資產增長率上的因子載荷系數最大,分別為0.851、0.927、0.812、0.622、0.880。這說明因子1能夠表達這5個指標的發展水平,稱之為盈利能力因子(F4)。第二個因了在變量:總資產、股東權益、營業收入、應收賬款周轉率上的因子載荷系數最大,分別為0.933、0.983、0.910、-0.563,這說明因了2能夠表達這4個指標的發展水平,稱之為企業規模因子(F2)。第三個公因子在變量:流動比率、現金流動負債比、現金流量凈額債務比、存貨周轉率上的因子載荷系數最大,分別為-0.882、0.953、0.960、0.684。這說明因子3能夠表達這4個指標的發展水平,稱之為償債能力因子(F3)。第四個公因子在變量:權益凈利率、營業收入增長率、凈利潤增長率上的因子載荷系數最大,分別為0.918、0.603、0.948。這說明因子4能夠表達這3個指標的發展水平,稱之為發展能力因子(F4)。
四、結果分析
本文以新疆7家農業類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利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這7家農業類市公司的財務競爭力。通過分析我發現:
首先新疆農業類上市公司財務競爭力水平差距較大。通過綜合計算,發現財務競爭力最弱的香梨股份綜合得分僅為0.01,而財務競爭力最強的中糧屯河卻為9.49。新疆農業類上市公司發展差距較大,發展很不平衡,對于新疆農業的整體帶動性不強。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要加大對這些發展相對滯后公司的扶持力度,通過一系列優惠措施加速其發展。
其次財務競爭力排名前三的中糧屯河、新中基和新農開發企業規模因子較大,但是盈利能力因子均為負數。這說明其強大的財務競爭力主要來自于企業龐大的資產,而其盈利水平上卻沒有明顯的優勢。造成這種現象往往由于其經營管理水平較差,資產的價值沒有充分發揮出來。針對這種情況,公司層面要改善經營管理水平,提高資產的利用效率,增加資產的收益能力,而不能僅僅依靠企業規模的擴大。
參考文獻
[1]馮巧根.競爭財務論[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2000.
[2]朱開悉.論企業財務核心能力及其增強途徑[J].2002(2):71-74.
[3]王艷輝,郭曉明.企業財務競爭力與企業財務核心競爭力[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5(8):131-133.
[4]郝成林.賴鯤鵬.金融危機下企業財務戰略與財務競爭力研究[J].科學決策,2009(4):50-57
[5]楊留位.我國農業上市公司財務競爭力綜合評價實證研究[J].科技與管理,2008(9):36-39.
[6]姜昭.農業上市公司競爭力評價的實證研究[J].經濟經緯,2011(2):123-127.
作者簡介:彭文成(1987-),男,湖北宜昌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決策優化;冀亞榮(1988-),女,陜西洛南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管理理論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