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毅華
小額貸款公司自2008年成立以來,在支持“三農”和中小企業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緩解了“三農”和中小企業融資需求的矛盾。根據人民銀行日常工作監測及參與政府金融辦對小額貸款公司業務檢查工作,發現小額貸款公司在貸款制度執行、風險防控落實、貸款主體選擇、征信信息獲取等方面存在一些潛在風險,應引起高度關注。
一、小額貸款公司產生背景分析
小額貸款公司是在民間借貸十分活躍,許多資金在尋求投資的渠道,參與市場借貸活動。針對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國家出臺了一系列引導政策,給民間資金一條進入金融領域的通道的背景下產生的,是緩解社會資金供需脫節的措施之一。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關于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對小額貸款公司性質定義為“小額貸款公司是由自然人、企業法人與其他社會組織投資設立,不吸收公眾存款,經營小額貸款業務的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由于其經營業務的特殊性,行業界較為認同的觀點是,小額貸款公司是非公眾金融機構。因為它是在做金融業務的機構,但是它的資金來源決定了它不是面對社會公眾的,而是對于少數的股東和有限的資金來源的。小額貸款公司用自己的資金或有限的、低杠桿的外源資金進行放貸。
對公眾金融機構,也就是銀行業金融機構,有一套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規、制度辦法實行審慎監管。對非公眾金融機構,實行的是有限監管,監管的紅線是防止向內部或者外部集資,防止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資金,引發社會風險。目前看,監管的紅線執行較好,但在貸款管理制度、風險防范措施、操作規范等風險管控方面,存在一些潛在風險。民間資金進入金融領域轉型期的政策意識、經營意識、風險意識有待提高。
二、存在一些潛在風險的表現
(一)貸款制度執行不到位
《云南省小額貸款公司管理辦法》第三十五條規定“小額貸款公司應當建立嚴格的貸款管理制度,明確貸前調查、貸時審查和貸后檢查業務流程和操作規范,制定強化貸款管理和風險防范的具體措施”。小額貸款公司雖然都制定有貸款管理制度,但在實際操作中,部分小額貸款公司的貸前調查、貸時審查和貸后檢查流于形式,不能真實反映借款人資信情況、生產經營情況、資金使用監督情況。貸時審查資料中連最基本的營業執照、企業會計報表、貸前調查報告、抵(質)押等資料都沒有,貸與不貸,貸多貸少由高管人員說了算,貸款業務流程和操作極為不規范。貸款的發放和使用沒有較好體現效益性、安全性、流動性原則。
(二)風險防控落實不到位
《云南省小額貸款公司管理辦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小額貸款公司應當建立規范的資產分類制度和撥備制度,準確進行資產分類,充分計提呆賬準備金,確保資產損失準備充足率始終保持在100%以上”。雖然大部分都制定有資產分類制度和撥備制度,但在實際操作中,部分小額貸款公司未嚴格進行資產分類,如有的逾期貸款占貸款總額的30%或50%,展期2次未歸還;有的借款人生產經營已經出現嚴重問題甚至借款人出走或出逃,報表顯示仍是正常貸款形態。相應的風險防控措施沒有跟進,如發出貸款催收通知、進入法律訴訟程序、資產保全等。計提呆賬準備金是為了提高抵御風險的能力,真實核算經營效益,按照謹慎會計原則,合理估計貸款可能發生的損失。實際操作中,在計提呆賬準備金方面有的按1%-3%計提,未按五級分類規定計提;有的未計提呆賬準備金,不能確保資產損失準備充足性。
(三)貸款主體選擇風險
由于小額貸款公司的性質和經營規模等因素,決定了小額貸款公司只能在銀行業金融機構競爭環境大背景下的夾縫中尋求發展。小額貸款公司突出的特點是自然人貸款比重較大,一般情況占60%,高的占90%。自然人貸款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生產經營貸款,借款人是有營業執照的經濟實體。但在貸款業務申請辦理時,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不以經濟實體為主體申請辦理貸款,而是以自然人為主體辦理貸款。對于這一特殊現象,小額貸款公司的解釋是,一是為了拓展業務,二是方便簡化貸款手續。這些以自然人為主體的借款人,貸款用途一部分是生產經營,一部分是投資投機,另一部分用途不明。這些借款人有的不符合銀行貸款準入條件,轉而求貸小額貸款公司,有的是小額貸款公司高管人員的關系客戶或關系人。小額貸款公司貸款審查審批時,偏重于個人關系和情感及高管人員掌握的對借款人的資信情況。這些貸款的一部分采用信用貸款方式。由于以上因素,決定了這部分貸款不能進行規范的信貸管理及審查,存在到期不能還本只還利息或本息不能按期歸還的風險。
(四)向關聯方提供貸款
《云南省小額貸款公司管理辦法》第三十一條規定“小額貸款公司發放貸款應當堅持‘小額、分散的原則,同一借款人的貸款余額,不得超過資本凈額的5%,不得向本公司股東、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其關聯方提供貸款。”在實際操作中,部分小額貸款公司存在以“繞圈子”等隱蔽性方式向關聯方提供貸款的情況,這部分貸款使用時間長,利率比其他貸款優惠,沒有能說明貸款真實用途的審查資料。向關聯方提供貸款,一是減少了對“三農”和中小企業的貸款支持資金;二是存在抽逃資金嫌疑,三是此類貸款屬于“關系貸款”,審查流于形式,用途不明,存在操作風險和道德風險。
(五)不重視征信信息獲取
由于小額貸款公司的客戶群普遍缺乏有效抵押物,風險防控就顯得尤為重要。在實際操作中,部分小額貸款公司存在風險防控意識淡薄及誤區,主要表現:一是認為客戶大部分是小貸公司主要股東上下游的關系企業及老客戶,小貸公司對其經營情況、信用情況等較為掌握,認為自己掌握的情況超過信用報告反映的情況;二是小額貸款公司目前尚未接入人民銀行征信系統,信用報告獲取途徑主要是人民銀行、開戶銀行、與小貸公司經營管理者關系較好的銀行。通過間接途徑獲取信用報告存在一定難度需要花費一些時間。由于以上因素,部分小額貸款公司未很好使用人民銀行征信系統,未充分認識到人民銀行征信系統是小額貸款公司風險防控的主要手段之一,能為審查借款人信用狀況、負債情況提供一定依據。實際業務中,部分小額貸款公司的客戶存在多頭貸款、多方負債情況,小額貸款公司不能及時有效掌握,影響貸款審查發放的判斷。今年一季度,有的小額貸款公司就出現部分客戶資金鏈斷裂,不能按時歸還貸款的情況。
三、政策建議
(一)盡快建立健全規范操作辦法和實施細則
小額貸款公司的主管部門應將主要工作重點和精力轉到對小額貸款公司市場定位、業務經營規范、財務會計制度規范、業務風險防范等業務和風險監管方面,盡快建立健全規范操作辦法和實施細則。
(二)加強監管力度,強化規范操作
主管部門、監管部門要加大監督管理力度,指導、督促小額貸款公司認真執行貸款管理制度,嚴格落實貸前調查、貸時審查和貸后檢查業務流程和操作規范。
(三)加強培訓指導,認真落實風險防控措施
主管部門、監管部門要加強對小額貸款公司的業務技能及風險防控知識培訓,提高其風險防范意識,指導和督促其認真落實各項風險防控措施。
(四)加強行業自律管理
在小額貸款公司經營運行中,省市小額貸款公司行業協會要積極發揮政策業務指導、信息溝通交流、扶持政策落實、存在問題困難分析研究尋求解決等行業協會的作用,改變目前小額貸款公司各自為政、“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信息不對稱等狀況。
(五)加強自身素質的提高
在經營發展中,小額貸款公司也要注重自身素質的提高,明確小額貸款公司與普通工商企業是不一樣的,經營的產品是貨幣,是要在更加嚴格的金融法律法規管控下開展業務經營的。要求小額貸款公司經營人員特別是高管人員,認真學習相關金融法律法規和政策,嚴格執行相關業務操作流程及管理辦法,加強自身素質的提高,促進小額貸款公司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