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黎明
【摘要】淺述企業的質量管理需在過程中控制的重要性,在生產加工流程中應全程進行質量的控制,怎樣能更好的來提高產品質量。
【關鍵詞】質量 過程 控制
產品質量是企業的生存命脈,抓好產品質量對于企業來講是相當重要的,應如何來把好產品的質量關,我認為要想有效的提高產品質量,必須在過程中加強控制。
很多企業的質量部門對自身的工作流程缺乏認知。當產品出現質量問題時,只會發出一系列的質問。找質檢人員怎么沒有把好質量關?怎么會生產出的產品不符合標準?還有相當的質量管理人員認為質量部只是為應付檢查。但是依據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的實施,使工作流程化、條理化,崗位職責明確化,隨之使企業的質量問題得以解決,產品質量也逐步地提高。實際上我們只要按ISO9001質量控制標準體系,通過建立完整的以顧客為中心,產品質量為第一,利益為第二的管理理念,規范生產過程,嚴格質量控關,可更好的提高產品的質量,也會使我們的企業利益最大化。[1]
在質量過程控制中,經過培訓,一線員工尤其是外包隊伍員工對產品質量意識有助提高。只有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動員企業全體人員都積極參加管理,才能確保產品質量。隨著管理科學的發展,人在管理中的作用大大加強了,對人的素質要求也大大提高了。重視人的作用,不斷提高全員的素質,提高人對工作的積極性和責任感,已經成為質量管理過程控制的重要內容就是要提高人員的素質,保證質量管理的有效性,具有公平性和長效性的激勵機制是必不可少的,固此,公司為提高產品質量制定了獎勵辦法,通過培訓學習,持續改進來提高人員素質。
隨著生產任務的加大,也大量引進外包資源,加強對質量問題的培訓學習,人員的質量意識有待提高。小部分群體忽視質量的行為帶來的質量隱患是巨大的,外包隊伍素質整體不高的局面使得外包工程普遍存在質量低的問題。這些員工的質量意識薄弱主要是除了因為作業人員素質低、質量培訓沒有滲透到位還有重要的原因是缺乏有效激勵。
在單位建立激勵機制方面普遍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將憑著一時沖動來獎勵員工當作是激勵,這樣的獎勵雖然也可以被稱為激勵,但這種方式憑的是人的主觀意愿和興致,不但存在片面性是一種短期行為,這樣的激勵方式產生負面效果的可能性非常大。
二是激勵具有局限性或過十普遍。某些企業注重對管理者的激勵,有些企業采用“大鍋飯式”的激勵方法。不是根據不同類型的員工不同的需要進行不同的激勵制度安排。這兩種激勵形式,前者忽視了普通員工的激勵需求,后者抹殺了全員的工作積極性助長了濫竽充數的作風。[2]
三是激勵方式上的誤區主要表現為:一是簡單地將激勵等同獎勵,在設計激勵機制時,往往片面地只考慮正面的獎勵措施,忽視或者不考慮約束與懲罰,即缺乏約束機制;二是激勵缺乏針對性,將同樣的激勵適用任何人;二是認為只要建立激勵制度就能夠達到激勵效果,缺乏相應的激勵配套措施,尤其是缺乏激勵基礎的激勵評估體系,隨之公司完善了獎懲辦法。在加工的過程中,大部分產品如焊口在制造出來以后,僅從外觀無法判定它的質量,又無法一一進行破壞性試驗鑒定它的承壓能力,雖然可以采取無損檢測進行一些測試,但是受工件本身特點和技術局限,就算是檢測合格的產品也不能保證其沒有缺陷更無法保證它的承壓性能。[3]所以像這類產品,僅依靠傳統的質量控制,通過檢驗產品的最終質量參數,對檢驗結果進行統計分析,進一步判斷是否符合產品設計和工藝設計要求是不準確地,帶有被動性。在加工過程中,對質量的控制過分依賴質檢員和檢驗部門的現象還是普遍存在,技術人員和操作人員與質檢人員對過程的控制和確認成為弱項,不能及時發現和分析工程質量管理的薄弱環節和新環境條件下質量控制點,就不能對過程進行監控,無法保證質量管理過程全面得到控制。并需要材料、新工藝的運用和外部環境要求,提前研究質量管控點,做到質量管理超前預控,忽視了過程的控制和確認,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返工,給工程質量、安全和經濟都帶來很大的損失,為此公司調動全員參與對質量在過程中控制的積極性,邊生產邊對質量控制。
過程控制是質量控制的重要環節,是保證產品質量的關鍵,公司切實做好質量管理過程控制是一項系統工作,是生產加工管理中關鍵的一個幻覺,因此,施工過程中要從各個環節、各個方面落實質量責任,確保生產加工的產品質量的過程控制,其重點要全員參與,無論高層領導還是普通辦公職員或一線工人,都要參與活動質量控制的過程中。總之,質量要在過程中加強控制,產品質量能有效的控制。
參考文獻
[1]劉立戶.全面質量管理教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6,36.
[2]于玉林,項文衛主編.審計管理學,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9.7,69.
[3]曹金洪.審計風險控制與防范管理.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6.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