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
摘 要:《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信息載體。無論是從語文的工具性還是人文性角度講,都必須重視語文課外閱讀。當今世界,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面對精彩紛呈的影像信息,書顯得更加乏味,越來越多的孩子從小對讀書不感興趣。根據現實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為了培養小學生閱讀興趣,努力探索培養小學生閱讀興趣的方法和途徑。
關鍵詞:閱讀興趣 故事 比賽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4(c)-0047-01
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在每一個猶太人家里,當小孩稍微懂事時,母親就會翻開《圣經》,滴一點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小孩子去舔《圣經》上的蜂蜜。這種儀式的用意不言而喻:從小讓孩子認為書是甜的。從此不斷地給孩子講上面故事,書始終放在床頭。讓孩子從小感覺到看書和吃飯一樣重要,從小就培養起孩子的閱讀習慣。
閱讀是一種終身教育的好方法。熱愛閱讀可以讓孩子豐富知識、陶冶情操、造就品格,使孩子終身受益。同時閱讀教學又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課程標準把“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作為低年級閱讀教學目標的第一條,可見激發閱讀興趣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當今世界,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面對精彩紛呈的影像信息,書顯得更加乏味,越來越多的孩子從小對讀書不感興趣。根據現實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為了培養小學生閱讀興趣,努力探索培養小學生閱讀興趣的方法和途徑。
故事人人愛聽,尤其是小學生,一聽老師要講故事,都會挺直身子,豎起耳朵,兩眼閃爍著興奮的目光,嘴角露出甜甜的微笑,聽得津津有味。對小學生來說,因為年齡小,正處于生長發育期,易產生對事物的直接興趣,因此他們最喜愛聽故事,他們常常會沉醉在故事情節中。今年接了一年級,低年級學生識字量有限,朗讀能力更是處在起始階段,針對這種情況,在學生入學的初期從講故事入手,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從《安徒生童話》《恐龍世界》《皮皮魯系列叢書》《小故事大道理》《小屁孩日記》《笑貓日記》《長襪子皮皮》……一本本的讀給孩子聽,把讀故事當作每一天學習的“早點”,當作每一次進步的獎勵。漸漸的孩子們開始不滿足于每天的一個故事,他們開始央求媽媽給他們買和老師一樣的書,從聽老師讀、求媽媽讀到自己等不及開始自己嘗試著讀,他們的進步每天都在延伸。很多家長想反應“孩子吃飯了還在看書,要媽媽叫好幾遍才肯放下書吃飯”,“媽媽你知道長襪子皮皮最后怎么了嗎”,“《笑貓日記》里有只警犬叫公爵的搜救犬”……孩子每天總是這樣把看到的、想到的說給媽媽、爸爸聽。聽到這些,由衷的為孩子們的點滴進步感到高興。知道他們被書本上的“蜂蜜”吸引了。小學生有了閱讀興趣,自然就如花香引來蜜蜂一樣,努力尋求閱讀機會,從閱讀中獲得信息,得到閱讀滿足,產生愉悅的情感體驗。得到的知識和愉快的體驗又會增加閱讀的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因此,教師要盡量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機會,讓他們置身于一種探索問題的情境中,以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愿望,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新知識。發動班里的學生拿出自己已經讀過的書在班里舉行比賽看誰讀過的書多,并評選出“小書迷、小書蟲、讀書大王”把他們的照片貼在墻上,讀書多的“讀書大王”排在最前面,并在書簽上寫好已讀過的書名,每讀完一本就增加一個書簽,一個月評選一次“讀書大王”,這大大激發了學生的斗志。他們開始在課下比賽誰又讀完了哪本書,今天讀了幾頁,誰會是下月的“讀書大王”。通過瀏覽別人的書簽還知道誰有哪本書,喜歡的還可以向他借閱,互通有無,同時讀書多的同學在班里也起到了榜樣引領的作用。接下來就可以針對讀書多的同學給他們推薦希望全班同學閱讀的書籍。這種做法增強學生心理上的愉悅感,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
每一個故事都是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催化劑,只要善于抓住孩子的心理特點,就喚起他們主動閱讀的興趣。從聽故事、讀故事到說故事,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激發小學生閱讀的興趣,他們才會將老師的“要我讀”轉化為“我要讀”。
孩子們的興趣培養起來了,還需要精心的呵護,所以,取得家長的理解和支持非常重要。通過家長會、QQ、郵箱、飛信等多種形式和家長交流,展示孩子們閱讀成果,分析閱讀量的增加給孩子們的學習帶來的成效,讓家長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讓家長知道應該讓學生盡量多地去了解教科書以外的知識,這除了實踐、考察等方法外,最簡單最能付諸實現的就是大量地閱讀。然后再教給家長引導孩子閱讀的方法,如,多帶孩子去圖書館這樣有氛圍的地方,不管家長愿不愿看都選擇一本書“津津有味”的看,并請家長幫助孩子選擇圖書;每天做完家庭作業家長都不要看電視、玩手機,放下其他事情和孩子共度一本書,堅持下去;當孩子取得進步時把書當作最高獎勵;和孩子的好朋友家長共同約定一起看書,讓孩子有競爭意識。堅持這樣做的家庭中,孩子的閱讀興趣就變得更加濃厚,同時孩子的閱讀水平也逐步提高了。每一次的閱讀都有收獲,每一次對孩子認識的肯定都讓他們歡喜雀躍,仿佛從書中汲取的除了“營養”還有無窮的自信。很多孩子在家長的幫助下閱讀水平不斷提高,總是拳不離手,曲不離口,這些變化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同時,大量的閱讀也滋養了他們的寫話,很多學生能輕松的移植看到的詞語、故事情節到自己的寫話中,文字開始靈動起來。禁不住沾沾自喜,點滴工作終于看到了那“破土而出”的閱讀萌芽。
為了讓學生在書的海洋中暢游,讓他們在知識的滋潤下成長,要高度重視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點亮學生閱讀的“心燈”,讓學生好讀書、讀好書,不斷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汲取豐富的精神食糧,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
[1] 義務教育語文新課程標準:前言[M].
[2]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M].
[3]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