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仕榮
摘 要:在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和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國高中物理教育在課程改革、教材編寫、教育教學方法各個方面得到了極大提升。本文針對高中物理學習存在的難點,從幫助消除或避免的劣勢出發,采用揚長避短的教學策略談如何進行高中物理教學。
關鍵詞:高中物理 學習難點 揚長避短 發散思維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4(c)-0067-01
1 高中物理學習的難點
根據高中物理教學的特點,物理學習的難點可以歸納為三個方面:一是概念的抽象性;二是解題方法的靈活性;三是數學式和物理本質的差別與聯系。
物理概念大多比較抽象,表述比較嚴格。物理概念是物理學習的核心,也是解決物理問題的前提。相對于其他科目的概念,物理概念時比較抽象的,需要配合實驗,運用正確的思維方法建立恰當的物理模型,才能較好地建立物理概念。例如,慣性概念、瞬時速度的概念、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概念等等。物理概念具有的內涵和外延容易發生混淆,在這種情況下建立起來的物理概念有很大的誤導性。例如,力是維持運動的直覺觀念,就是受到學生直覺形成的前物理概念的影響而產生的。因此,理解物理概念的過程中,對學生抽象思維的要求比較高。
物理問題的解決依賴于思維的靈活性。在高中物理習題教學中,學生中常出現“能聽懂,但不會做題目”的現象,往往對于同種類型的題目,教師講解的時候學生覺得每個步驟都明白,但自己做類似題目時卻不會分析。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就在物理問題解決的過程中思維的靈活性不足,而這種思維品質正好是解決物理難題所必須的。
數學形式與物理本質是存在差異的。數學方法的應用對物理學的發展作用巨大,數學是研究物理學不可缺少的工具,但是在物理問題中,數學公式卻不能完整地表達出物理本質和物理意義,如國沒有深入理解數學表述的物理概念和規律,就有可能出現亂套公式,不注意實際物理情景,不考慮前提條件的情況。例如,振動圖像和波動圖像,雖然形狀相同,但是后者是實物形成的質點組合,前者是在坐標系中用圖線表述的時間與位移的關系。一些學生難以理解兩者物理含義以及本質區別。在學習過程中,有些學生不注意認識數學形式受具體物理條件的制約,而忙于做大量的計算性難題,就易造成亂套公式,不能解決物理問題的情況。
2 應該幫助消除或避免的劣勢
(1)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目前,大部分學生對物理興趣不高的最關鍵的原因在于感到物理困難。幫助學生克服對物理的畏難情緒是解決學習物理興趣不大的關鍵。
(2)加強對學生情緒的關注。特別是在考試或測驗后,關注有可能因為考試成績不佳感到挫敗的學生,幫助其找到問題的所在,并幫助其樹立信心,使其感到自己在能力上沒有問題,只是需要更好的方法和心態。努力消除學生的負面情緒對物理學習的影響。幫助其樹立信心和更加積極地態度。
(3)幫助學生樹立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對學生持有合適的期望,使教師以及學生自己對成績的期望值維持在適中的程度,以激發學習動機。注意教學的難易程度和方法,以提高學生的興趣和動機水平。
3 采取揚長避短的物理教學策略
(1)發揮學生形象思維的優勢。
隨著社會的發展,學生在形象思維方面較優。充分發揮學生在形象思維方面的優勢可以通過增加形象的例子、采用多媒體教學、多做演示實驗來達到目的。在教學中舉出形象、生動的例子,或是讓學生觀看圖片或視頻,以豐富的視覺、觸覺等呈現在學生面前,就能夠貯存豐富的表象,而表象是形象思維的細胞。這樣,就能夠較好地達到發揮學生形象思維方面優勢的目的。例如,在講授超重和失重時,可以請學生回憶自己坐電梯的經歷,再播放一段相關的趣味性強的視頻,就能夠達到比較好的目的。再如,講授導熱性能時,可以同時對一杯水和一塊鐵加熱,請學生實際感受一下水溫和鐵片的溫度,那么水是熱的不良導體、金屬是熱的良導體的概念就能夠比較深刻地印刻在學生的頭腦中了。
(2)強化發散思維的訓練。
培養學生物理思維品質是發展物理能力的突破,因此,要把提升學生的物理思維品質作為教學過程中關注的核心內容之一,提升物理思維的深刻性、靈活性、批判性、獨創性應該是教師在教學的各個環節都應充分考慮的。發散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一種形式,它有利于克服學生思維呆板、思路狹窄的缺點。一題多解、一題多問、一題多思、一題多變是訓練發散思維的辦法之一。在講授習題時,不能為解決問題而解決問題,需要引導學生抓住題目的核心和本質,引導學生學會解決問題的變式;試圖從多個角度分析物理問題;試圖給出多種解決和分析辦法等等。這些都是強化學生發散思維的重要途徑。
(3)增強學生學物理的信心。
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物理教師還應當與家長、學生密切配合,多給予學生鼓勵,幫助學生建立消除性別刻板印象,走出預先設定的“學不好物理”的誤區。幫助設定合理的期望值,以促進學習物理的動機水平。目前,大部分學生對自己在物理科上的表現的期望值比較低,對自己的實際水平和自己的優勢估計也不足。教師應該仔細分析學生的特點和優勢,用事實說服學生相信自己的能力,并幫助學生找準自己的位置,設置合理的期望值。只有適合自己的目標和期望,才能有效地促進學習物理的動機水平。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優勢,提升自我效能感,增強學物理的興趣。
(4)引導學生進行歸因訓練,提高動機水平。
幫助學生克服畏難情緒,改變消極的歸因方式,通過適當的習題和測驗難度來提高學生學習高中物理的自我效能感,并幫助學生認真分析自己的優勢和劣勢,都有助于轉變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較低期望以及動機水平。
參考文獻
[1] 侯雪娥.淺談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多媒體教學[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1(14):113.
[2] 王鳳黎.新課改下高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索[J].高中數理化,2011(16):45-46.
[3] 崔偉健.淺談“一題多解”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物理:高中版,2013,31(11):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