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瓊尹 張澤平
【摘要】漢語拼音教學一直是小學低段語文教學的重難點,隨著語言規范化程度的提高,拼音的朗讀成為拼音教學的關鍵。如何讓孩子快速學會拼讀音節是拼音教學的關注點。
【關鍵詞】拼音教學 韻母 趣味教學 讀寫結合
【中圖分類號】G623.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12-0052-02
1958年全國人大出臺的《漢語拼音方案》作為音素制的拉丁化拼音方案,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科學記音體系,對推廣使用普通話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小學拼音教學也已有半個多世紀的歷史,漢語拼音教學一直是小學低段語文教學的重難點。漢語拼音教學學時短,要求高。和形象的漢字相比,拼音字母抽象性強,不符合剛入學兒童發達的形象思維,使兒童掌握起來比較困難。但拼音對于小學語文教學效率提升發揮著關鍵性作用,為此眾多教育者提出了不同的拼音教學方法,以求達到高效輕負。筆者也嘗試著采用高效的方法促使孩子掌握好拼音。
一、第一步,音位歸納整合拼音
(一)音位的相關概念
現代漢語認為一個字就是一個語音片段,它還能再切出更小的語音片段。音位就是某一特定語音系統中能夠區別意義的最小語音單位。它和音素的關系是一般與個別,同一音位包含的音素也各有不同。這些音素在該音位不同條件下的表現形式叫作音位變體。音位變體是音位的具體表現形式。
(二)元音音位和元音分類
現代漢語中,輔音和元音是根據音素的發音特點進行分析后劃分出來的類別,聲母和韻母根據漢語音節內部結構和位置分析出來的單位。元音通常出現在韻母的位置,共10個,現代漢語普通話韻母有39個,小學拼音只教24個,省去了一些較為復雜的韻母。
普通話中的10個元音包括7個舌面元音,2個舌尖元音,1個卷舌元音。小學拼音學的6個單韻母就是7個舌面元音中的其中6個元音(/a/、/o/、/r/、/i/、/u/、/y/)。筆者打破傳統的順序,根據這6個單韻母發音部位重新排列。l、ü為一組即舌面前元音。u、o、e為一組即舌面后元音。a為一組即舌面央元音。單韻母重新排列之后,在根據每個元音產生的音位變體將不同的復韻母歸納到這個具體音位下,再讓學生反復連讀。
(三)具體拼音分類
1.舌面前元音
i的音位變體主要有三種:前高不圓唇元音,出現在i、in、ing作韻母的音節;前次高不圓唇元音,主要在ai、ei韻母中做韻尾,也出現在wai、wei音節中;前高不圓唇半元音主要出現在ya、ye、yao、you、yan、yang音節中。
ü的音位變體也有三種:前高圓唇元音,出現在以ü、ün、iong作韻母,前面有聲母的音節中;前次高圓唇元音,出現在üe、üan作韻母,前面有聲母的音節中;雙唇半元音,出現在üe、üan兩韻母零聲母音節中,在小學漢語拼音中已經變化為yue、yuan整體認讀音節。
2.舌面后元音
u的音位變體有四種:后高圓唇元音,出現在u韻母前有聲母的音節中;舌面后次高圓唇元音,主要在ao、ou、iao、iu韻母中作韻尾,同時也出現在ong韻母中作韻尾;雙唇舌面半元音,出現在wa、wo、wai、wei、wan、wen、wang、wu音節中;唇齒舌面半元音,出現在聲母f的后面,且只有一種音節fu。
o的音位有兩種:后中圓唇元音,出現在o、uo作韻母;后半高圓唇元音,出現在ou、iou韻母中,韻母iou省寫為iu的音節中。
e的音位變體比較復雜,現代漢語中元音[E]在小學拼音中也寫作e,但讀音有四種變化。一種是后半高不圓唇元音,出現在e韻母中,也出現在韻尾eng前。一種是舌面央中不圓唇元音,主要出現在-n前,在en、un兩個韻母音節中。另一種是前半高不圓唇元音,出現在韻尾是i的音節前面。最后一種是前中高不圓唇元音,出現在韻頭i、ü的后面,在韻母ie、üe音節中。
3.舌面央元音
a的音位變體有四種:前低不圓唇元音,主要出現在韻尾是i、n的音節中;央低不圓唇元音。在韻母a、ia、ua音節中出現;后低不圓唇元音,主要出現在韻母ang、iang、uang、ao、iao音節中;前半低不圓唇元音,主要出現在i和n之間的音節中。
二、第二步,多渠道的趣味學習
第一步將拼音音節按照音位的具體位置進行分類,但低齡兒童無法理解音位概念,用之于教學需要采取簡單易行的方法。
(一)兒歌
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五個解放”,其中便是“解放兒童的嘴巴”。兒歌是一種鍛煉兒童口頭表達能力的形式。比如在教學單韻母i時,筆者按照i的音位變體來分類編兒歌。i的一種音位變體[i]出現在i、in、ing韻母的音節中。教學就通過一根樹枝導入。并引出in、ing韻母。
師:同學們,圖片中有什么?
生:一根樹枝。(編兒歌:一根樹枝,i i i)
師:(點擊課件,出示整片樹林)這是什么呀?
生:樹林。(一篇樹林,in in in)
師:(點擊課件),樹林里住著一種兇猛的動物,它就是?
生:老鷹。(老鷹飛呀,ing ing ing)。
師生共同合作編兒歌掌握這些韻母。筆者又出示“qing、jin、ti、xing”等音節,讓學生利用這些音節講話練習。有學生這樣說:今天天氣晴朗,丁丁興奮地拎著足球去踢球。采取這樣的途徑,讓學生充分掌握i的一個音位變體。
(二)圖片
低齡兒童的形象記憶思維發達,利用圖片的刺激把字母和直觀圖片結合,使學生更容易接受。例如bo、po、mo、fo四個音節的韻母的音位一致。筆者在教學中出示了幾幅情景圖,小明和爸爸在爬山,他們在山坡po上聽到了廣播bo,廣播里說寺院里的大佛fo是文物,游客不要摸mo。同時把b、p、m、f這四個聲母一起放入教學中。采用比較法記住b、p這兩個易混淆的聲母。
(三)游戲
低齡兒童活潑好動,注意力集中性差和不易穩定,因此把游戲和競賽運用進課堂能夠激發孩子的積極性。游戲的方式有多種。
1.聽音摘拼音
教師先把本節課所學的拼音音節掛在黑板上,學生聽老師報音節并摘音節,優勝者就是本節課的“智慧星”。
2.找朋友
指定一名學生手拿一張韻母卡片,其余學生拿聲母卡片,該生找朋友,能拼成音節的全班齊讀。不能拼成音節的則由拿聲母卡片的學生說:“對不起,我們不能組成朋友。”
三、第三步,讀寫結合的鞏固階段
在學生具有一定拼音基礎之后,需要得到讀寫機會使所學知識得到鞏固。拼音方面的書寫也應受重視,學生只有書寫正確,才能正確運用拼音。拼音字母的書寫要嚴格按照教材中的筆畫書寫,而且還要經過訓練。
課堂上應給學生創造一些讀寫機會,比如小組拼音寫字比賽,結束之后小組互相糾錯,并幫助改正,揪出錯的小組得分,被糾錯的小組倒扣分。一節課結束評比優勝組。同時在課外還應給學生創造拼音讀寫機會。學生在生活中看到的物品用拼音記下來,每周進行匯總練習,達到鞏固的目的。
四、結語
小學語文拼音教學是一個基礎的內容,它直接影響到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教師們需要不斷鉆研,運用合理的方式,一定能使學生輕松愉快地學好拼音。
附:舌面元音音位圖
參考文獻:
[1]邵靜敏.現代漢語通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7.
[2]留燴椿.關于小學語文拼音教學的思考[J].教學之死,2013,5.
[3]曾皓林.淺析小學語文拼音教學創新途徑[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