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巍
摘要: 針對當前語文教學中普遍存在著的重知識、輕能力,重筆頭、輕口頭,忽視口語訓練的現象,重點論述加強口語表達能力訓練,對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質的重要性以及進行口語能力訓練應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語文教學 口語訓練 語文素質
語文教學投入與實際效果的反差,依然是語文教育工作者苦惱的事情,正如劉國正先生在《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中所講的:可以說在教學思想、教材、教師、教法、考試上都存在著問題。本文僅從加強口語能力訓練這一角度,談談個人對提高語文教學水平,促進學生語文能力全面提高的一點看法。
一、問題的提出
語文課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融自然美、情感美、藝術美、語言美于一身,本該是最有趣味、最受學生歡迎的一門課程,現在卻成了不少學生的沉重負擔。據一所小學讓學生對所學課程喜愛度排序結果,承擔母語教學重任的語文課竟名列最后,這是相當可怕的結果。把語文課的工具性簡單化、程式化、刻板化,把生動的語文能力訓練變成了枯燥的純技術訓練,消損了學生興趣,閉塞了聰明,加重了負擔,卻并不能真正提高語文能力,只是對應試有利。但在沒有“應試”壓力的職業學校(包括中職、高職、技校)語文教學中也存在這一問題,則不能不說是跟長期以來在語文教學中普遍存在著的重知識、輕能力,重筆頭、輕口頭,忽視口語訓練有很大的關系。
輕視口語訓練帶來的后果是嚴重的,從理論上講制約了語文教學水平的提高,因為聽、說、讀、寫是語文教學的四項基本形式,它們互相依存、互相制約、互相滲透,忽視口語訓練必然會影響聽、讀、寫,從而影響語文教學的整體效果,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忽視口語訓練還將影響學生語文素質的全面發展,不能適應新時代對人才的需要,因為未來的信息社會對人們在說話方面的要求已越來越高。因此,加強口語能力訓練,已成為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質必須盡快解決的問題。
二、口語能力訓練是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質的突破口
著名學者余秋雨教授曾指出,“語文能力是現代人健全素質的組成部分”,一個人語言文字應用能力的強弱,是他素質高低的重要標志。這一點已被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所認同,也日益為社會、企業所重視。
口語能力是語文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葉圣陶先生對此做過精辟的闡述,他說,“語文”,口頭為“語”,書面為“文”,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有兩方面的本領要學習:一方面,是接受的本領,聽別人說的話,讀別人寫的東西;另一方面,是表達的本領,說給別人聽,寫給別人看。口頭語言的說和聽,書面語言的讀和寫,四種本領都要學好。葉老把聽、說、讀、寫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而且特別強調了“說”,他說:“聽、說、讀、寫四個字中間,“說”最為基本,說的功夫差不多,聽、讀、寫三項就容易辦了。葉老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和學習語文的規律,透徹地說明了聽、說、讀、寫的關系,并斷言:注意說話訓練,正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之一。
首先,加強口語訓練有利于在實踐中提高學生語文能力。口語教學是將語文課本知識與學生生活實踐結合的最好的契合點,是實現課堂內外結合的最佳方式,也是使學生體會課本知識,提高自己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最好方法。實踐中應用得多了,有了收獲,便會帶來更大的學習動力,加快將知識轉化為實際能力,促使學生在實踐中主動去學習提高。
其次,加強口語訓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口語訓練,可以改變過去“一言堂”、“滿堂灌”式的教學方法,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強調了興趣的重要性。在口語教學中由于師生、生生之間會有更多的、直接的語言交流,給學生更多的發表自己觀點的機會,使學生在語言的運用中產生樂趣,進而促進學生對語文知識學習的追求,能夠盡快地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帶動語文水平的全面提高。
再次,加強口語訓練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口語能力的訓練和提高,絕不只是“說”的問題,它能直接促進聽讀寫及思維能力的提高。想說得好,就必須認真“聽”,因為聽是說的前提, “聽”是吸收,“說”是表達,二者相互聯系,互相促進。想要說得好,還要靠“讀”來培養良好語感,借鑒優美語言,積累豐富詞匯,獲得多方面知識,受到思想教育,所以“說”不能離開“讀”。至于寫更是如此,只有說得明白,才能寫得清楚,“說”是“寫”的基礎和先導,“寫”又能促進“說”的發展和完善,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作文就是用筆說話”。另外,“說”對于促進思維的開闊和敏捷更是其它方式不能比擬的,因為思維是語言的內涵,而語言則是思維的直接現實,二者密不可分,多說多練就一定能促使思維能力更好的發展。因此有人說:口頭表達能力最能直接反映一個人的思維品質和實際的語文水平。
綜上所述,加強口語訓練,可以打破以知識、寫作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方式,成為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質和語文教學水平的突破口。
三、口語訓練中應注意的問題
能力是練出來的,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如果離開科學的、嚴格的訓練是難以奏效的。只有堅持正確的訓練指導思想、科學的訓練計劃和靈活多樣的訓練方法,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收到良好的訓練效果。
首先,訓練要有科學的計劃和合適的教學方式。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不是直線上升的,而是循序漸進的,為此應把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納入教學計劃,制定科學的訓練大綱,結合不同教學內容突出訓練的重點。必須改革課堂教學方式,從單純傳授知識轉變為著眼能力培養,從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體,從講授轉變為教練,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把口語訓練貫穿于整個語文教學的全過程。
加強口語能力訓練應從內容入手。要首先解決“有話可說”和“有話想說”的問題,然后才是“怎么說”和“怎么說的好”的問題。要鼓勵學生大量閱讀,開拓視野,增長見識,不斷豐富和充實學生的知識寶庫,這樣口語訓練就有了源源的活水。
其次,口語訓練要注重學生語文整體能力的提高,創設多種訓練機會。以“說”為主,全面提高。處理好“說”與“聽、讀、寫”的關系,在提高學生口語能力的同時,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全面提高,不能以偏概全。
課內外結合,采取靈活多樣的訓練方法,為學生創造鍛煉機會。如課前課后幾分鐘演說、舉辦朗誦會、故事會、讀書報告會、評報講報會、主題班團會、經驗交流會、實習匯報會、專題辯論會、演講比賽、知識搶答賽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調動學生參與訓練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總之,只要我們堅持從學生實際和未來工作需要出發,努力探索口頭表達能力的發展和訓練規律,勇于實踐,勤于總結,就一定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進而促進學生語文素質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