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鳳
【摘要】傳統的幼兒美術教育在教育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上都存在一定的弊端,嚴重束縛了幼兒創造力、想象力的發展。根據《指南》關于幼兒美術教育方面的規定,采取激發幼兒對美術活動的情感和興趣、為幼兒創造充分的條件、尊重幼兒、藝術教育要走向幼兒生活等對策,能夠抓住幼兒美術較教育的本質,培養兒童的欣賞能力和審美素質,幫助他們用美的視角來看世界。
【關鍵詞】幼兒 《指南》 美術教育
【中圖分類號】G61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12-0190-01
西班牙著名畫家畢加索曾說:“我能用很短的時間畫的就像一位大師,卻要用一生去學習畫得像一個兒童。”幼兒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認識外部世界,而傳統幼兒美術教育把幼兒變得像成人那樣畫畫。《指南》指出:“幼兒美術教育的關鍵在于為幼兒創造充分條件,豐富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1]幼兒教師應該認真學習《指南》,轉變觀念,給幼兒自由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意愿的機會,讓幼兒真正體會到快樂,讓兒童畫成為真正的兒童畫。
一、傳統美術教育的弊端
傳統的幼兒美術教育觀念落,教育方法簡單枯燥,在活動中,幼兒只是純粹地模仿,被動地跟著老師的思路走,離開了樣本就無法下筆,造成沒有個性的毫無創造性的作品。
1.教育目標方面
在美術教育的目標方面,主要存在的誤區是把美術教育看做傳授技藝的教育,把幼兒完成一幅作品或完成一個拼圖就算達到了教學目標,過于注重孩子的技能培養。另一方面是把幼兒美術教育活動看成是德育的手段,沒有形成獨立的美術教育目標體系。
2.教學內容方面
在幼兒美術教育中,教學中存在明顯的模仿傾向,無論是形態各異的動物形象,還是動作各異的人物形象。
3.教學方法方面
在幼兒美術教育的教學方法上,大多采用范畫教學,教幼兒繪畫的技能是評價幼兒繪畫作品的標準,一般采用范畫演示或個別指導的方法教學,灌輸教育仍然占主要地位。美術教育中,教師總是陳列出圖畫或圖形讓幼兒模仿,不斷地糾正幼兒的繪畫行為,導致幼兒自我的創造和想象消失,磨滅了孩子的創造意識和創造能力。
二、《指南》背景下幼兒美術教育的開展
“幼兒美術教育活動是開發幼兒創造能力的重要活動形式之一,幼兒教師不應該將兒童美術教育簡單的理解為教孩子‘學畫畫,應根據幼兒實際年齡和心理特點,恰當應用,創造出一種生動活潑,輕松愉快的氣氛和情景,放開孩子的想象力,為孩子提供合適的動手操作的機會,真正做到寓教于樂。”[2]
(一)激發幼兒對美術活動的情感和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培養是幼兒美術教育的前提,對幼兒來說,沒有興趣的學習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木。由于幼兒的興趣具有偶然性、不穩定性等特點,他們自發的興趣多屬于淺層興趣,往往帶有情緒色彩,容易停留在“好玩”“我喜歡”的水平上,這種興趣容易轉移,也易于波動,因此,教師要用各種策略使他們成為積極主動的參與者。
1.在美術教學中培養幼兒的興趣
在幼兒美術教育活動中,要使幼兒對美術活動感興趣,激發起幼兒參與美術的熱情,調動幼兒參與美術活動的積極性,使美術教育活動成為具有吸引力的活動。
第一,選擇適宜的教學內容,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應在反應幼兒的現有水平的基礎上,具有相應的提高,使幼兒能夠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既要做到來源于幼兒的現實生活,又要使幼兒真正的感興趣,不斷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既要考慮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也要聯系幼兒美術教育的獨創性。
第二,選擇適合幼兒特點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是教學目標達成的重要條件。
2.保持幼兒濃厚的興趣,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允許失敗
美術教育活動是發展幼兒創造能力的重要活動,能夠提高幼兒的創新意識,和開拓精神,沒有創造就只循規蹈矩、止步不前。幼兒美術教育的開展要做到發展幼兒的求異思維,同時,幼兒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的培養也是美術教育活動的重要目標。要肯定幼兒的努力,鼓勵幼兒探索活動,并允許失敗。
(二)為幼兒創造充分的條件
《指南》指出:“幼兒藝術領域的學習關鍵在于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3]
1.創造環境
為幼兒繪畫創造寬松的環境,幼兒有機會隨意涂鴉,減少阻止幼兒在一些紙上“亂畫”的行為。其實孩子涂鴉只是將腦中的形象通過畫筆展現出來,有了這些腦中的形象才能創造出豐富的孩子世界,而父母如果過多的去阻止孩子的這種本能行為,久而久之會讓孩子的創造及想象力下降。父母和幼兒教師應該給孩子提供更多的創造環境,以環境刺激孩子的創造及想象能力,提供相應的工具給幼兒自己發揮那些在大人眼中看似天馬行空的繪畫。
2.親近自然,感受生活
為幼兒創造近距離接觸自然的機會,從幼兒時期就應該注意,讓幼兒經常參加社會活動,開辦春游、看表演、參觀等,讓孩子在生活的感受中積累一種腦中的形像沉積,積累知識,為兒童的豐富想象力建立一種廣泛的平臺。如果孩子缺少這種生活及自然環境的交流,只能抵制其想象力,特別是對一些城市的孩子而言,生活在鋼筋水泥的城市中,與自然幾乎無交流,這樣就會導致他們的想象思路狹窄。
3.鼓勵用自己的方式表現和創造美
(三)尊重幼兒
1.尊重幼兒個體差異
《指南》中明確指出:“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幼兒的發展是一個持續、漸進的過程,同時也表現出一定的階段性特征。每個幼兒在沿著相似進程發展的過程中,各自的發展速度和到達某一水平的時間不完全相同。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兒發展進程中的個別差異,支持和引導他們從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發展,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兒”。[4]
2.尊重幼兒的個性化活動取向
對幼兒的興趣和特有感受要加以尊重,并對他們欣賞作品時的行為給予理解。讓孩子在活動中用大膽、自由的方式表達對美好事物的感受,體驗自由表達與創造的樂趣。
(四)藝術教育要走向幼兒生活
1.引導幼兒感受美
在幼兒美術教育中要重視現代教育媒體的運用,將孩子們沒有辦法出去親眼目睹的景觀通過多媒體加以呈現,與孩子們一起分享美的感受,讓孩子猶如身臨其境。
2.鼓勵幼兒自我觀察
培養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觀察的習慣,為鼓勵他們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藝術活動積累經驗與素材。如,觀察不同樹種的形態、色彩等。幼兒美術的想象力大部分都是來源于生活,這樣可以讓幼兒將一些生活中的形象的東西具體化,通過美術這一活動表現出來,例如將生活中的汽車的速度、自然現象(風雨雷電等)、說話的聲音等,通過創造想象的圖形在畫紙中表現出來,不斷地打破各種束縛,徹底解放幼兒的想象力。
參考文獻:
[1]李季湄﹑馮曉霞.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解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張建波.試論幼兒美術教育活動中幼兒創造性的培養[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2009-7.
[3]朱明秀.幼兒美術教育中創造力的境況[N].讀與寫雜志,2009-8.
[4]鄭益樂.創新能力從幼兒抓起——談幼兒美術教育活動中的創新能力培養[N].中國民族教育,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