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冬梅
提及“優生”,常令教師津津樂道,涉及“學困生”,則令教師深惡痛絕,它好比一顆毒瘤,無不抹殺著廣大教師的勞動成果?;仡欁约旱慕虒W實踐,深知造成學困生的主要原因是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方法不正確,不肯用功等。然而衡量一個班級教學水平關鍵是學困生轉化率的高低,學困生轉化率高,教學質量就會越高,由此可見,提高學困生的學習成績是提高教學質量“重中之重”,是每個教師絞盡腦汁急需解決的問題,我在教學實踐中,認為提高學困生成績,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立足課堂,多提問題
學困生的共性是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總害怕老師提出問題,而課堂提問卻是老師摸清學生底子,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學困生究竟哪些方面差,教師必須通過提問做到心中有數。為了培養學困生學習興趣,課堂上我把一部分時間留給學困生,對他們多提多問,針對他們的疑難問題“對癥下藥”。例如:我班的王玉誠同學,剛上學時從不講話,無論你怎樣開導他,就是不張嘴。和家長溝通,家長怎么說,他什么都不懂,在大山里長大。這可把老師難壞了,這怎么能上學呀?這樣吧,下課問話不說,就利用上課時間提問,把簡單的問題留給他,不說就聽別人說,時間長了,總聽別人說,自己也就想說了?,F在不但說了,而且還搶著說了。多次實踐證明,這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不但極大調動了學困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徹底消除了他們的膽怯心理,使得課堂效果明顯提高。
二、精批細改,克服惰性
作業是當日所學知識的檢查和鞏固,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陣地,學困生往往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對這類學生的作業要提出高標準,嚴要求。例如:我班陸昱竹同學就是一個典型的事例,剛入學時,老師只要讓她讀生字,她就放聲大哭,回家作業也不寫,要不上課就喊肚子疼。和家長溝通也不行,怎么辦?只好對她采取了強化教學。別人寫一遍,你寫兩遍。讓你讀,你哭,給你家長打電話接你回家。我告訴她上學的孩子都已經長大了,你哭說明你還沒有長大,回家吧,啥時懂事了,啥時來上學。就這樣,她開始寫作業了。我采用當面批改的方式,向他們提出作業中的優點和存在的問題,對優點及時表揚鼓勵;對存在的問題則心平氣和、耐心細致地進行開發、引導、講解,直到真正弄懂為止,這樣使得學生慢慢接近你,做作業的惰性也逐漸消失。本學期陸昱竹的進步更快了,上課不但認真聽講了,還能積極舉手發言了,遇到不會的問題還能主動找老師問。一天過來告訴我說,媽媽對我的學習可滿意了。
三、家校溝通,形成合力
學校教育離不開家庭的支持和配合,良好的家庭教育更重于學校教育??墒怯胁糠旨议L不抓孩子的學習,這些學困生就有機可乘,所以,學校、社會、家庭三結合尤為重要。我班宋宇恒同學一段時間經常不帶作業,一問不是忘寫就是落家。通過和家長聯系才知道,原來父母工作忙,雇個保姆接他,他就騙保姆沒留作業或寫完了。家長知道后及時改掉壞毛病,這樣架起學校與家庭的橋梁,真正做到學生在校由老師管,在家由家長管。
四、情趣鼓勵,愛心奉獻
愛心是實施“成功教育”的前提,教師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那樣熱愛學生,課內是嚴師慈母,課外是良師益友。教師愛心奉獻,縮短了師生感情的距離,便于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有針對性的實施教育。若學生在學習上有點進步,應抓住學生身上的這一閃光點,給予表揚、鼓勵,讓他們和老師、同學接近。昔日那種對學困生一味指責,看學困生是滿眼皆黑,“橫挑鼻子豎挑眼”的辦法,嚴重的刺傷了學生的自尊心,使其不求上進,會產生厭學心理。因此“情趣激勵,愛心奉獻”是最佳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