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晨
【文章摘要】
文章結合作者的教學實踐經驗,總結了建筑材料課程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建筑材料課程改革的幾點想法,體現高職教育的特點。
【關鍵詞】
建筑材料課程;高職教育;教學改革
0 前言
建筑材料課程是高職土建類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是學習后續專業課程的基礎,也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典型課程。它的意義在于使學生理解建筑材料的理論知識并掌握試驗檢測材料的基本動手技能,以便更好的在今后的工作中合理并正確的使用建筑材料,做好相關的材料工作。作者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深感高職建筑材料課程的教學改革迫在眉睫,需要進行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的改革。本文結合作者的教學經驗和體會,對于建筑材料課程教學改革進行了以下幾方面的認識和體會。
1 建筑材料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1學生質量參差不齊
近年來,高職院校招生遭遇瓶頸,生源急劇下滑,分數線不高,導致學生質量不高。其基礎知識不扎實且個體差異較大,學校的學習氛圍不濃厚,很多學生無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接受和理解知識的能力有所欠缺,這也給建筑材料的課程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1.2教學方式單一化
方式仍沿用傳統的照本宣科、“填鴨式”教學法,學生被動的接受老師所授的知識。不經過自己的思考、消化,仍然死記硬背。而建筑材料領域中涉及很多概念,有些概念教師在課堂上用語言、板書難以描繪。大多數理論知識只有在具備工程實際條件的情況下才會被學生更好、更快地理解。但現在的建筑材料課程教學缺乏以上這方面的條件,依然沿用課堂教學方式,難以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從而使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的口號流于空談。
1.3考核內容單一化
對學生的考核多按傳統的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為主的單一卷面考試方法,學生輕實踐重理論的現象比較嚴重。而往往實踐課只作為輔助的教學手段,并沒有真正融入到考核分數中去,導致實踐課程走過場,學生敷衍了事等現象的出現,并沒有突出高職教育的特點。
2 對于建筑材料課程改革的幾點想法
2.1教學方式的改革
多媒體和網絡教學法。利用圖片、視頻、微課等方式突出多媒體的特點,形象、生動的展現客觀事物,改變板書帶來的單一模式。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增加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互動性,例如可以讓學生分組收集、市場調研展示自己所了解的建筑材料,通過分組討論、集體參與等實現合作學習,并在合作中提高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真正使個性化學習成為現實。
工程案例教學法。把工程的實際環節引入到課堂內容中來,以實際工程案例來講解材料的特性、使用方法及效果、使用中存在的問題,這不僅是教學的客觀需要,同時也可以避免課堂教學內容的單調、乏味。例如,講到水泥體積安定性不良的問題,可舉例一個工程因為使用了后經檢驗體積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導致工程事故的發生,可見水泥體積安定性對于工程質量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旦發現水泥體積安定性不良,即作為廢品處理,不可再使用。
實踐檢驗教學法。一個知識點的理論知識講完,可以穿插材料的試驗部分進行。老師邊講解邊演示,學生邊學習邊練習,達到“講練”同步走,實踐過程發現問題再回到課堂解決問題,使得學生的理解更加深刻。并且操作中,需要同組同學合作完成,共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鍛煉動手能力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們合作的能力。“眼腦手”同時進行,是學生樂于接受的一種教學方法。
2.2教學內容的改革
教材的選擇。教材應選用高職高專規劃教材,并突出高職教育的特色,以適應新型材料、新型工藝、新型技術的市場需要,跟上建筑材料發展的腳步。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根據本校學生的特點和教學情況,自編建筑材料教材,適應本校本專業學生使用。
教材的講解。在講授的過程中,堅持突出重點的講授,特別是對難點問題增加講授課時,加深學生的印象和理解程度。突出課程內容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突出重點內容,在重點內容講解透徹的同時,簡單介紹其他一般內容。
同步就業需求。針對今后學生大多數從事施工員、材料員等建筑行業人員,教學過程中針對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的材料質量檢測與試驗員、材料員的崗位需求,將建筑工程中常用建筑材料的選用、保管和檢測作為本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以施工現場主要建筑材料檢測為主線,針對建筑材料檢測項目為具體工作任務進行教學內容的整合,突出實際工作中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可以讓學生在操作中解決這些問題。
2.3考核方式的改革
改變以往單一考核的模式,改成以筆試為主,操作為輔的考試模式,重點考察學生掌握理論的情況和應用知識操作的能力。把試驗操作成績及試驗報告成績加入期末考試成績中去,使學生重視試驗考核,變學生被動為主動,激發學習興趣。針對高職學生基礎較薄弱,自覺性不高的特點,把平時的出勤、小組匯報、作業、提問等作為期末成績的參考。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也要結合最新的建筑材料發展內容,逐步調整更新考核內容。同時,建立考核結果分析,總結教學經驗教訓,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經過多年的建筑材料教學,深知改革不僅是教學方法和內容的改革,更加需要教師加強自身的修養及專業素質培養,提高本專業知識不斷更新的能力。以人為本,針對高職學生的特點,教師應該有耐心和愛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注重學生多方面能力和素質培養,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另外,學生學好建筑材料這門課也是為后續的專業課程學習及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也應該不斷優化教學內容,不斷汲取最新的建筑材料知識,最終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讓所學有所用,實現高職教育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 鐘靜 李燕燕 張鵬.高職建筑材料課程教學改革. 教育與職業理論版2009( 3).
[2] 羅麗玲.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高職建筑材料課程教學改革探討. 廣西教育·C版.2012( 11).